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师一八七团,十六连连长钟波可算是个名人,尤其是居住在一八七团的哈萨克族职工,没有人不认识他,大家常念叨:"有事找钟波,他可是哈萨克族职工的好兄弟。"钟波是2003年通过兵地大中专毕业生交流来到一八七团的,几年里,钟波向  相似文献   

2.
3月26日,笔者在农五师八十一团六连见到了刘有福夫妇,谈起他们"下岗"的事夫妇俩不但不伤心,反而笑着对笔者说:"这个‘岗’我们下的很开心。"刘有福是八十一团的老职工,妻子苏梅英是家属,一直没有工作,因前几年养羊亏损,无力偿还贷款,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3.
正促进团场职工增收历来是九师一六一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六一团大力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全团一线职工广开思路,2013年实现职均增收1.5万元。畜牧养殖:大户带小户一六一团十连职工匡新民是该连养牛第一人,他的育肥牛舍,每年都会迎来各连的养殖大户前来参观、取经。十连连长马伟告诉笔者:"匡新民十分注重科学饲养,按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粕、玉米等饲料制成混合饲料,牛吃后长膘快、肉质鲜嫩,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4.
基层心声     
《兵团建设》2012,(19):8+10+12+14+16+18+20+22+24+26
正农一师十团五连职工陈玉忠:以前,自己不懂什么技术,每年依靠种植红枣的收入都不高。自从团里每年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后,我每次都参加,现在不仅种植起来得心应手了,收入也比以前翻番了!(黄小兰)农三师五十三团六连党支部书记宋保江:前些年,职工买买提·艾力一家每年的收入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后来,团里出台了优惠政策,他的儿子和儿媳妇都进入图木舒克市棉纺厂工作了  相似文献   

5.
"口号声震天,步伐整齐划一,动作稳健灵活……我们是团场民兵,担负着屯垦戍边的重大使命。"2月8日,回想起军训时的精气神,农四师72团(前身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三团,被誉为红军团)7连职工刘爱民还是很激动。今年40岁的刘爱民,是72团民兵应急连民兵。他多次赴伊宁市参加维稳执勤,2010年还荣获72团"优秀民兵"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师七团六连职工杜明伟站在连队办公室里,面对着枣园承包合同,心里无法平静,久久写不下自己的名字。他抬起头对笔者说:"我的运气太差,悔不该当初承包这样一份烂地。"几年前,杜明伟还在团场加工厂里开夹包车,每年仅靠冬季装运棉包挣钱。微薄的收入让他有些不甘心。2011年,他利用团场调整产业结构,鼓励职工种植果园  相似文献   

7.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近年来,该团职工发展私营经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一些富有经营头脑的职工不再满足单靠种植棉花致富的"独轮车",而是采用了像李兴训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夫妻洗车场     
正新年伊始,屋外寒气逼人。2月12日,笔者来到五师八十一团锅炉大院的"夫妻洗车场"。"夫妻洗车场"的主人是八十一团职工罗江平和刘明兰夫妇。罗江平是团场物业公司的一名材料保管员,年收入2万余元,刘明兰在八十一团良繁站承包了40亩棉花地。家中有一个女儿在外地上大学,一年收入除去学费和生活开销所剩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党员,对于连队的工作和身边的人,我能帮则帮,能带则带,这样觉得挺踏实……"这是农七师128团8连职工张玉堂的肺腑之言。帮扶户的"靠山"张玉堂是农七师128团8连的职工,由于会经营、懂管理,种植近150亩棉花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成了连队的  相似文献   

10.
致富信息     
棉花高产有诀窍2005年,农五师八十一团“十大行业标兵”六连职工罗杰,种植了88亩高压滴灌棉花地,籽棉平均单产达418公斤,纯收入5万多元。罗杰认为,高压滴灌棉花从一开始就要进行精细的管理,放苗、封土、定苗、打顶、锄草都要及时,重点要掌握好水肥运筹、化控和治虫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1.
陈崎 《兵团建设》2012,(14):19-20
正"我和妻子每年都参加团里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但学会了大田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既提高了素质,也增加了收入。"农九师一六三团三连职工开中建高兴地对笔者说。多年来,一六三团始终坚持"科教兴团"的方针,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科  相似文献   

12.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  相似文献   

13.
周晓葵 《兵团建设》2009,(24):21-21
杨钦东是农七师126团2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他从河南省来到126团2连。刚来时,由于没有资金承包土地。他就给其他职工打工、代管地,农忙的时候拾棉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两年,我进工厂当工人,种植实现机械化,收入每年都在增加。"5月22日,农一师一团二十六连职工托乎尼亚孜·买提尼亚孜说。去年,托乎尼亚孜·买提尼亚孜在团场的帮助下,种植棉花收入近万元,这是他前5年收入的总和。农一师、阿拉尔市有少数民族2.6  相似文献   

15.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2月14日,农五师八十一团16名高校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该团政工办负责人告诉笔者:"2012年,八十一团以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在全团职工子女当中招聘了一批高校毕业生,他们将以文化管理员的身份充实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这只是该团在"十二五"之初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工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八十一团通过实施"春风行动"、公益性岗位、一连一生等途径,增加就业岗位。饶慧鹏就是受益者之一。2006年,饶慧鹏毕业于石河子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由于当年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6.
农三师四十六团四连连续8年单产籽棉在300公斤以上,劳均收入超万元,连队多次荣获兵团、师两级"棉花高产连"称号。连长张光晏在四连干了38年,用智慧和汗水在四十六团的发展史上绘上了浓浓的一笔。张光晏1965年来到四十六团四连,他开过荒,种过地,当过会计,担任党支部书记、连长16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走到哪干到哪,年近60岁的人了,依然与职工群众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01年,四连棉花感染了严重的枯萎病,大部分减产,他积极倡导职工发展畜牧业,使职工灾年不减收,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2002年,他回家探亲期间,时值春耕春播,四连没一户职工承包土地,团党委大会小会都开了,工作也做了不少,土地就是落实  相似文献   

17.
10月28日,五师八十一团园艺一连职工周燕的果园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果园四周停满了来购买苹果的车,空地上圈养的200多只野山鸡色彩斑斓,果树下散养的70多只土鸡、50多只鸭子都已准备出售。周燕原本是八十一团加工厂的职工,工作季节性比较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里闲着,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燕了解到了立  相似文献   

18.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喀拉铁克山脚下,有一片被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后人开垦的土地——金银川。敢想、敢为、敢干的一团人让一片沃野纵横在沙漠边缘,让一座现代化城镇崛起在绿洲腹地!试点改革领航南疆的冬天,室外滴水成冰,室内暖气融融,职工冬季技能培训班在社区的多功能教室如火如荼的进行。四连职工程伟高兴地说:"工作20多年了,年年冬季培训,连队文化站没有暖气,冻的人压根儿没心思学习,现在多好,连社合一了,在  相似文献   

19.
致富窗     
《兵团建设》2011,(6):26
扫雪月进万余元去年冬天,农十师187团1连职工吕培超变冬闲为冬忙,紧抓冬季下雪这一商机,承包路段扫雪,每月收入达万元以上。他被该团干部职工誉为"读懂冬季,紧抓商机"创收致富能手之一。2009年冬季,吕培超承包了连队至团部的3.6公里道路积雪清扫工作。由于连降大雪,他的小四轮拖拉机马力不足,每当清理道路积雪时,常常出现故障。无奈,他只得放弃。2010年秋天,他花费6万余元,购买了一台"海山"牌554型拖拉机,加上远程抛雪推雪铲,可让他长足了底气。下雪之前,他前往北屯联系  相似文献   

20.
金秋时节,七师一二九团到处都是一片秋收的忙碌景象。机关干部们也纷纷住连入户,帮助职工秋收,为职工进行技术指导、答疑解惑,忙得不亦乐乎。"我承包了15亩葡萄,今年亩产达500公斤,这样的产量离不开机关住连干部的帮扶和指点。"说这话的是园艺连职工包爱英。2010年,包爱英从团加工厂转岗来园艺连承包葡萄,她错误地认为挂果越多,葡萄产量越高,因此没有剪枝疏果。结果却在果品验级上吃了大亏,由于自己种植的葡萄优级果率远远落后于其他承包户,没有客商愿意购买,包爱英不知道在地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