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舰船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舰载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技术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中包括传递对准的概念、传递对准的方式、信息的传递方式、滤波器的设计等.在滤波器的设计问题上,对时间同步性、载体的形变和杆臂效应、滤波方法的选取、外界干扰的抑制、主运载体的机动性及可实现性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5.
6.
7.
高精度且逼真的飞行轨迹是传递对准仿真各环节有效实施的前提。目前仿真采用的飞行轨迹或缺乏逼真性,或精度不高,很难满足传递对准仿真的要求。通过对战机飞行原理及传递对准仿真用轨迹特征分析,建立飞行轨迹生成模型,设计出高精度轨迹产生算法,实现了VC++环境下的飞行轨迹生成软件。通过对算法分析及实例仿真,验证了软件能够灵活产生各种供传递对准使用的飞行轨迹,且数据产生速度快、精度高,符合传递对准仿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9.
卡尔曼滤波器广泛应用于传递对准中,在实际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传递对准过程所采用的量测序列中会出现野值,量测序列中的野值会影响到滤波器的估计效果,使得滤波精度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一种加权矩阵的方法对量测信息中的野值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弱野值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机动伴随防空武器系统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难以准确建立适应多变工况的挠曲变形模型,无法保证主子惯导传递对准的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无数据依赖智能技术,将传递对准数学模型中的挠曲变形模型由神经网络代替,神经网络的连接权系数扩充为传递对准模型的部分未知变量,使用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对模型所有变量进行实时估计,从而获得主、子惯导之间的失准角,基于主惯导姿态信息进而完成行进中的高精度传递对准。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很短时间内估计出失准角,完成导弹惯导的高精度初始姿态装订。 相似文献
11.
在SINS(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组合传递对准时,航向角的可观测性较弱,经过卡尔曼滤波后,航向角误差虽有所改善,但仍呈发散趋势,针对GPS/SINS组合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动基座传递对准方案,依靠GPS测量信息进行速度匹配,完成动基座传递对准.该方案采用粒子滤波方法解决对准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对准精度(1σ)可以达到东向失准角误差为5角分,北向失准角误差为2角分,方位失准角误差为6角分.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降低车体振动对惯性器件输出的影响,运用小波域阈值滤波对信号进行预滤波,介绍一种初始对准非线性误差模型,并运用H∞滤波完成初始对准。针对坦克发动的情况,分别在固定怠速和不同怠速的情况下进行大量重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坦克发动下初始对准,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精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载惯性制导系统空中对准是机载战术导弹发射前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对准精度直接影响导弹系统的制导精度。利用最优平滑技术对弹载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效果进行评估,是分析导弹系统的战术性能和惯导系统自身器件性能的有效方法。Rauch-Tung-Striebel(1965)提出了固定区间平滑算法,Meditch(1967)提出了固定点平滑算法;Bierman(1983)、Watamabe(1989)等许多学者对RTS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法,这些方法在保证平滑算法中数值的稳定性和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了明显改善。针对固定区间平滑算法所适应的对象,分析了这类平滑算法的特点,提出了RTS固定区间平滑算法的改进方法;结合弹载惯性制导系统传递对准效果评估,进一步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18.
庞之洋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4,(4)
本文在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的轴系校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推进轴系在热态运行状态下的优化合理校中问题,提出了CODOG推进轴系优化校中的计算方法,讨论了轴系设计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挠性陀螺平台罗经系统初始精校准的具体要求,采用控制理论中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出初始精校准状态的参数值,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