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开创了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红色理财专家、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郑义斋兼任,成为二战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  相似文献   

2.
在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的通信发展史上,无线电通信始终是保障指挥与协同的主要手段,同时,有线电通信也在保障指挥与协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高度重视和指导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建设规模可观1932年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经过两个多月艰苦转战,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南。12月,翻越冰雪覆盖的大巴山,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了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全盛时期,东起城口,西…  相似文献   

3.
段斐 《中国军转民》2023,(20):114-1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苏区,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们强信念、冲在前、做表率,为川陕苏区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挖掘川陕苏区干部和将士锤炼党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4月10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执导的《血战万源》,在老革命根据地万源市动机开拍,10集电视连续剧《血战万源》,将再现红四方面军及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反“六路围攻”的英雄业绩。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出现了革命的妇女武装.妇女缘何走上革命的道路,并成为拱卫革命的力量之一,这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但妇女武装的成立和存在却不能单纯归因于党的妇女解放政策和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执行,它与妇女自身对翻身与解放的热切要求,对改善自身不利处境和向往追求革命的迫切要求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在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通过梳理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支巾帼劲旅——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这支妇女武装成立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丰富我们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妇女政策及妇女运动等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位于川北的红四方面军在北至陕西南部、南至涪江的广大区域内发起嘉陵江战役。此役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川陕会剿”计划,在成都平原西侧开辟出新的革命根据地,更重要的是红四方面军成功实现了向西的战略转移,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实现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树增 《国防》2016,(7):67-72
四川,一个由极度丰饶和极度贫困组合为一体的奇特的内陆省份,是军阀和地主相互勾结压榨贫苦百姓最残酷的地域,因此也是中国国土上发生动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32年正是四川军阀开始大混战的年代,军阀的部队聚集富庶的成都盆地,川北贫瘠的连绵大山因此无人防守,于是抗议苛捐杂税的暴动连续发生.民众手持大刀长矛拥入县城,搜捕团总,在衙门的公堂上张贴"官逼民反"的标语,这种类似打土豪的举动一旦发生便一呼百应——这一切都是红军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因此,经过数次战斗,红四方面军很快就建立起包括23个县、500万人口在内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苏维埃也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8.
四川旺苍县地区曾是上世纪30年代川陕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上,占有红四方面军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军政领导机构曾集中于此,成为川陕苏维埃的首府。这里的人力、物力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重要战斗和召开的著名军事会议,永远彪炳史册。旺苍县革命史上的许多特点,使其不仅在川陕苏区中别具一格,即使在中国工农红军史上也占有光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臂腕,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当年红四方面军也在这里战斗过。战争年代,在这  相似文献   

10.
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要西渡嘉陵江?近年来,随着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的深入和一些新材料的发现,很多同志认为: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是为了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策应中央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我认为这一种看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从1934年10月起,  相似文献   

11.
<正>川陕边主要指川北和陕南边界区域,是红四方面军创设川陕苏区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作战策略形成并充分运用的范式场地。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隔绝,红四方面军与中共中央的联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迟延性”。面对困囿,红四方面军根据特殊的地理政治条件,分析敌我双方的策略,配合高明的并不断调适的游击战术,  相似文献   

12.
曾中生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他早年投身革命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参与领导指挥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作战,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并参与领导创建川陕苏区,对红四方面军的成长壮大,对鄂豫皖和川陕苏区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军事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红军建设的基本原则、方针与方法,红军作战的战役战术原则,动员群众参战的原则、方法与瓦解敌军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和“会剿”,歼灭了国民党军三十六万余人,相创继建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十年中,这支部队转战于鄂、豫、皖、陕、川、康、甘等省,到1933年秋发展到八万余人,占当时全军人数四分之一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恩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军事工作和苏区工作的领导人,从这支部队初创时期起,就  相似文献   

14.
红军北上抗日的石刻标语范厚坤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的石刻标语在今四川省广元地区,较集中地保存了当年川陕苏区红军镌刻并留下的许多有关“抗日反帝”内容的石刻标语。有许多石刻现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如初。这些宣传标语反映了川陕苏区党政军民对抗日的积极宣传,从中也...  相似文献   

15.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懋功的达维会师。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提出继续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8月,会师的红军编为左、右两路军分头北上。9月  相似文献   

16.
开江县地处川东大巴山南麓,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18个县之一。几年来县人武部组织基层人武部和民兵大力开展“千点”扶贫,建立扶贫联系点62个,建立扶贫小组1961个,承包2983户贫困户。现在已有2349户摆脱了贫困。  相似文献   

17.
西行进取 ——红四方面军迈步长征行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皖边界地区武装起义诞生的工农武装发展而来。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全军3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是一支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她在成立后不过半年多的时间里即取得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和潢(川)光(山)战役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  相似文献   

18.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当年2.2万多名英雄儿女参加了红军,1.6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等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战斗了两年多。这就是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省南江县。如今,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有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好书记,他在带领全县63万人民加快脱贫致富的同时,用真情谱写了“爱武、管武、兴武”的动人篇章。他就是南江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青理东。  相似文献   

19.
达州市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地,是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活动的主要区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年来,中共达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按照“继承传统、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提高“两应”能力建设为牵引,以深化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为途径,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整合军地资源、创新工作模式、落实相关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动员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2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全国斗争形势的需要,命令红四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及总部西渡黄河,以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抗日战争建立巩固的西北后方。11月10日,过河部队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