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的“杀伤”范围极广,它可使距离爆心投影点几千公里的电气设备、电子装备和系统的工作失灵甚至破坏。为了研究它对单片机的各种效应,利用GTEM室产生的模拟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单片机系统在核电磁脉冲作用下,会出现“死机”、重启动、控制状态的改变、通讯错误和外部RAM内容改变以及数据采集误差增大等现象。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引信所处雷电电磁环境的分析 ,研究了无线电引信雷电电磁脉冲效应的实验室评估方法。对处于工作状态的某型无线电引信进行了电场和磁场辐照实验 ,总结了雷电电磁脉冲对该引信性能的作用机理。提出雷电电磁脉冲对处于工作状态的该型无线电引信的性能参数无影响 ,且不会造成早炸 ,但可能会对其近炸功能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3.
导弹阵地静电电磁环境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静电的定义及产生方式、危害及形成条件2个方面,简述了静电;结合导弹阵地的实际电磁环境,从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等3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开展导弹阵地静电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意义;研究了导弹阵地静电源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理;结合导弹阵地的静电研究结论,从抑制静电累积、采取EMC措施等4个方面对导弹阵地的静电防护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围绕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战略背景,阐述电磁博弈发展趋势,剖析装备在作战运用中面临的电磁威胁,梳理电磁环境适应性与抗干扰、电磁环境效应的相互关系。从环境构建、试验设计以及试验评估三个方面分析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亟须转变现有思维观念、开展“三性(功能/性能、抗干扰性能、电磁环境效应)关联”试验考核的观点。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试验工具研发、标准编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出提升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能力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使军队的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高技术战争中敌对双方在电磁战场上进行电子战的需要,一些电磁武器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作战效能。目前,国外军队已研制成功的电磁武器主要有电磁枪、电磁炮和电磁脉冲弹等。这些武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正向着加强对敌方电子设备的摧毁,特别是破坏敌方 C~3I 系统的核心——计算机软、硬系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空核电磁脉冲辐射能量大、破坏性强,且导航接收系统电磁敏感,内部电路易受强电磁脉冲干扰,开展了核电磁脉冲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的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基于垂直极化有界波模拟器,搭建了核电磁脉冲模拟系统产生核电磁脉冲辐射场,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在核电磁脉冲辐照下的电磁效应;通过试验和仿真综合表明,导航接收机的接收天...  相似文献   

7.
强电磁脉冲通过电子设备表面耦合进入内部将产生显著的破坏作用,而等离子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介质,具有屏蔽强电磁脉冲的能力,因此基于等离子体的强电磁脉冲防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ST软件仿真分析了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工作空间的电场分布。进行了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效应辐照研究,得到了其对MF-51-1型单片机的干扰和破坏阈值分别在10 kV/m和18 kV/m左右。实验研究了单层等离子体阵列对核电磁脉冲的防护性能,能量衰减均在10 dB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具有强电磁脉冲防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典型双指数电磁脉冲的波形和频谱特性,讨论了导弹的电磁脆弱性和强电磁脉冲对导弹的耦合途径,重点分析电场从弹翼方向耦合的特殊情形。对孔缝耦合的毁伤问题进行理论建模,最后对制导系统的干扰进行定性分析。结论对探讨高强度电磁脉冲对导弹的毁伤机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设备级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现有主要电磁脉冲效应仿真方法,认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过程复杂、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出将系统辨识和神经网络等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研究,探索基于实验数据统计的设备级电磁脉冲能量耦合建模与敏感度预测新方法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磁信息泄漏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电磁信息泄漏的机理,介绍了电磁信息泄漏的发展历史和趋势,阐述了电磁信息泄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针对P89C668单片机实现的DES密码系统,采用差分电磁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密码破译实验,获得了DES第16轮48 bit子密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