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由国际调解人起草的中东和平计划已经递交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他还敦促巴以双方“立即停止暴力并重返和平之路”。布什在由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合宣读的声明中说:“该‘路线图’是实现两个国家——安全的以色列和自立、和平、民主的巴勒斯坦——共存这一前景的起点。”布什说:“它是逐步在中东实现永久和平与安全的框架。” 经过几个月的耽搁,旨在恢复中东和平  相似文献   

2.
9月10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因9日在国内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提前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回国。9月11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作出驱逐阿拉法特的决定,蕴含着引发更多暴力冲突的巨大风险。沙龙此举将严重阻碍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对此国际社会深表忧虑,并呼吁其放弃这一“愚蠢的决定”。 以色列现任总理沙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曾有两句著名的评价:历史学家说,战火频繁的中东战场只造就了一个名将,那就是沙龙,而时事评论家则说,只要沙龙存在,中东就永无安宁之日。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5月12日从以色列抵达开罗,继续其中东之行。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美国和中东诸国之间。搁浅的中东和平之舟能否重启,令世人瞩目。 在鲍威尔离开华盏顿之前,中东形势出现了两个重要动向。上月底巴勒斯坦组成新政府之后,中东问题4方委员会正式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本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又宣布,美国拟在今后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东和平问题的两个决议242号决议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中东问题的242号决议,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以色列武装部队撤出所占领的领土;结束一切好战言论或交战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各国主权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19日,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秘书长萨乌尔·切雷夫宣布以色列政府将不会参加即将举行的、旨在推动中东无核进程的会议。切雷夫这一宣言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它重申了以色列长久以来的立场,即只有在持久地区和平得以实现的前提下,中东地区才能实现无核化。在这一和平目标实现之前,耶路撒冷将不会为消除核武器采取实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6月21日至23日,21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云集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紧急首脑会议,商讨中东和平新近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这是近几个月以来,由于以色列大选而引起政府更迭后,中东这一热点地区的一次重要会议。 A.内塔尼亚胡获胜出人意料 在5月29日举行的以色列大选中,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以0.9个百分点、近3万张选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被誉为“和平先生”的现任总理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 现年46岁的内塔尼亚胡出生于以色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7年他应召入伍在以色列精锐部队中服役,在5年后  相似文献   

7.
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在此之前,巴以已签署了相互承认的协议。国际舆论认为这是巴以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巴以冲突复杂的历史背景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在中东地区的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  相似文献   

8.
最近两天来,阿富汗的炮火硝烟还未散尽,中东地区风云又起。自12月1日和2日相继在以色列发生4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色列3日开始出动飞机坦克,对巴勒斯坦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12月5日凌晨7点30分左右和12月9日早晨,耶路撒冷西区与老城交界处和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又再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中东上空刚有拨云见日之势,现在又被战争的乌云笼罩。  相似文献   

9.
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对埃及的访问,为他这次为期8天的中东之行画上了句号。此前,他相继访问了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科威特、巴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为遏制伊朗造势施压是布什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颇耐人寻味的是,与此同时,土耳其总统居尔也出访埃及,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一并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呼吁用和平和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争端。从同为美国盟友的中东两大国的联合说辞,可见布什的此次中东之行曲高和寡、尽显颓势。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火未熄,黎以冲突又起。当前,世界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地区紧张动荡。全球正在进行的武装冲突数量低于冷战后的平均值,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冲突动因复杂多样,由民族分离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引发的战乱居多;地理分布以亚非两洲为主,并相对集中于中东—高加索—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破4月6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防暴警察站在燃烧的轮胎旁。碎地带”。国与国的冲突:民族矛盾黎以冲突。今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突袭以色列,并俘虏了两名以色列士兵作为人质。第二天以色列空军轰炸贝鲁特国际机场,同时从海上对…  相似文献   

11.
1月15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终于就举世关注的希伯伦问题达成了协议,随后巴自治政府和以政府内阁批准了这一协议。这样,巴以关于希伯伦问题的长达4个月之久的马拉松谈判宣告结束,一度笼罩在中东上空的阴云消失散去,和平的曙光初见倪端。 希伯伦是障碍巴以关系的焦点之一 希伯伦,是约旦河西岸的一个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人口仅12万人的巴勒斯坦小城。它距圣城耶路撒冷40公里。别看它城市小,但却是中东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城市。城中有著  相似文献   

12.
许准 《军事历史》2006,(9):14-19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中东地区这样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曾是古代文明摇篮的中东,充满了刀光剑影。本是热爱和平的中东人民,充斥着敌视仇怨。古老的中东大地尸堆成山,血流成河。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是如何结怨的?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谁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原先的家园在哪里?他们后来又是怎样沦为难民的?巴勒斯坦——这正是引起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东地区自战后以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一直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问题的主轴是阿以矛盾,实质是巴勒斯坦问题。 海湾战争给阿以矛盾的和解带来了历史机遇。于是就有了1991年的马德里和会。后经挪威的斡旋,巴解和以色列进行了17次直接秘密会谈,终于在1993年8月20日达成一项协议——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实现巴勒斯坦人自治。紧接着9月13日,双方又在华盛顿签署相互承认的和解协议。巴以矛盾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和解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和解使中东和平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土耳其与以色列都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但由于在巴勒斯坦、库尔德和东地中海油气开发等地区问题上具有不同看法,两国关系波折不断。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地区大国开始积极寻求接触,给土以关系的改善也带来了新的契机。2022年12月27日与2023年1月11日,以色列与土耳其大使分别向对方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完全实现了正常化;2023年2月16日,两国又重新恢复了长期中断的直飞航班,成为双边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舒嘉颖 《环球军事》2005,(13):60-61
2004年10月7日晚,一个自称“世界伊斯兰团”的组织在埃及西奈半岛的塔巴制造了3起针对以色列人的爆炸事件,引起世人极度不安。这中东和平象征来之不易。1979年,由于埃及总统萨达特对耶路撒冷进行旋风般的访问,使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与以色列媾和的国家,并以和平的方式收复了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为此萨达特成为埃及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共和国卫队士兵向他举起了枪……萨达特阅兵场遇刺1981年是10月战争爆发8周年。按常规10月6日埃及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因此,作为那场战争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萨达特当天将在阅兵台上检阅部队。萨达特身着元帅服佩戴总统绶带.显得十分威严。总统夫人贾汉·萨达特理解丈夫的心情,总统要以最饱满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埃及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对纳斯尔城进行了装饰。国民警卫队司令马斯里将军提前一个多月就为这次阅兵作了精心准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48年以色列在美英的扶植下强行在中东建国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更加频繁,美苏也开始在该地区扶植各自的力量。在1967年6月5日至10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历史上又称六日战争。1967年6月8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熬战正酣,以色列为占领更多的领土,与埃及、约旦、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调停下,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以黎冲突终于在8月14日实现停火。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今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偷袭以军哨所。然而,美国《纽约客》杂志8月21日却载文披露,早在今年5月,以色列官员就曾访问华盛顿,与布什政府一起密谋攻打真主党武装的计划。联系到美国在此次以黎冲突中的态度,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以军对黎真主党大动干戈是符合美国意图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以黎冲突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曾两度前往中东地区斡旋,但她既没有督促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也不赞成立即停火,只是提出了所谓的“新中东计划”概念。那…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弹丸小国,但却是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国家,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几十年来,扑朔迷离、战火不断的中东造就了以色列这个地区“军事强国”,也激活了它的国防产业。目前在整个中东地区,以色列国防产业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9.
强子 《宁夏科技》2002,(4):44-45
以色列重视发展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但是,单凭以色列自身是难以成功的。在80年代,以色列就迫不急待地参与美国的“战略倡议”计划,与美国合作研究适合中东地区的各种战区导弹技术。  相似文献   

20.
(1)1月26日至2月9日秘鲁和厄瓜多尔爆发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在国际社会调解下,两国于2月签署和平声明,并达成协议在双方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建立非军事区。(2)根据以色列和约旦1994年10月签署的和平条约,以色列军队1月30日至2月9日从它所占领的约旦领土上完全撤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