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欧洲各国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在地缘政治领域,美、俄、欧三方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博弈愈加激烈,欧盟的“东部伙伴计划”、美国修改反导计划等一系列事件无不对欧洲的军事安全形势产生深刻影响。成立60年的北约在迎来新成员的同时,也遭遇着发展困难与危机。欧盟热盼的《里斯本条约》生效,为欧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法国从各种现实国家利益出发于2009年3月重返北约。  相似文献   

2.
吴鑫  杨涓 《军事历史》2011,(5):55-61
1949年,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12个欧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相对完备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冷战结束后,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为进攻性军事组织,由区域性军事集团演变为全球性军事集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得力工具,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中情局曾经成功策反了一个苏联高级专家,这个高级专家被公认为最值钱的间谍。据悉,198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项旨在瓦解苏联的绝密计划,代号为“解放原理”。收买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说,中情局的“猎头”们还是相当成功的。苏联不少高级专家都被他们招募,为美国效力。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军品出口国,军品出口政策向来是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传统工具,其意图是通过向某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军品出口从而对其施加某种政治影响,或进行控制与利用,以此推行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达到争夺全球战略优势之目的。一、美国军品出口政策始终突出美国利益武器装备作为一种战争工具,有着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多重内涵。世界各国均对军品出口持审慎态度,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是把军品出口看作支撑其全球战略的重要基础,甚至还是牟取暴利、树立全球霸主地位的最有力手段。为保证本国利益,确保军品出口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军事强国的宝座,其主宰世界的欲望日益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大战中崛起,美国又把军事战略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为此,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地区防务战略”,把美国防务计划重点从对付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灵活  相似文献   

6.
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持续紧张,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叙利亚当局的外交压力,要求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同时,西方媒体也不断渲染叙国内冲突,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由要求美国和欧洲国家尽快采取军事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受命来中国“调解国共军事冲突”,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和中国共立党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成立了由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和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共产党代表叶剑英、美方代表罗伯逊组成的北平军事调处执竹部,负责调处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军事调处执行部下设36个“调处小组”,分赴各军事冲突地点进行调处。军调部成立后,美国仍积极协助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同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1月29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调处”,公开援蒋,2月21日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被迫全部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8.
随着军事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各国在航天领域也急于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自己的军事空间体系。这种努力在军用通信卫星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北约都发展了各自的军用通信卫星。一些欧洲国家还签订了双边及多边互助  相似文献   

9.
雨青 《宁夏科技》2002,(3):90-90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掌管军事、外交、经济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代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李鸿章也成为国人唾骂的千古罪人。这个历史责任到底是由李鸿章来负还是由清政府来负,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吧。  相似文献   

10.
“我们需要西方国家的信贷、粮食和技术,但我们仍将继续发展大规模军事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将实施更为大胆的对外政策,并最终取得对西方的优势。” ——勃列日涅夫(1971年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 尼克松的算盘 1969年1月,尼克松终于如愿以偿地入主白宫。当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泥潭,而苏联人的战略攻势却咄咄逼人。尼克松和他的外交谋士基辛格认为,要想挽回颓势,美国必须首先求得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缓和。军备谈判、贸易和投资将是这种“缓和战略”的主要武器。 苏联人对“缓和战略”欣然同意。因为这种“和平共处”可以帮助莫斯科获取急需的粮食、国外资金和西方先进技术,从而有利于改善已呈现困顿之势的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苏共中央非常清楚,虽然在某些科技领域,苏联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以及新兴的微电子等领域,它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