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的两会,吴有生委员有备而来,他提早就准备了《关于加快海洋教育改革进程的建议》、《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维权执法力量刻不容缓的建议》两份提案参加两会。3月4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铁道大厦,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有生,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海洋说起。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已正式在轨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应用。该卫星首次实现了对全球海面风场、海浪谱两种重要海洋参数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完善了海洋立体监测手段,为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预警监测等提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3.
建国50余年来,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海洋科考在研究精度和考察范围仍无法全面满足海洋开发与国防建设的需求。目前,我国海区内仍有许多资料空白区,而未全海区高精度覆盖式探测。即便如此,我国现役海洋科学考察船多数船只已过了“青壮年”时期,有些已近“退役期”,同时船只的性能和探测设备也很落后,大部分海洋探测设备和科研仪器未及时更新,整体配套不完善,探测手段落后、探测覆盖范围小,难以满足多学科联合考察的需求;缺乏海上现场处理资料和资料传输能力,资料处理必须在返航后由陆上实验室完成,缺乏及时处理和跟踪处理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差,更缺乏与陆上实验室同步联合处理能力。此外,现有科考船船体减噪措施不完备,船舶噪声大,无法满足声学实验研究的要求;油耗高,运行费用昂贵。这样的科考船远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和参与国际海洋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的落后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能适应我国对近海管辖海域的观测,更不能满足进行深海(像南海等)的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开发、维护我国正当权益的要求。为此,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  相似文献   

4.
<正>初春三月,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它将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海洋的监测能力,有效服务海洋事业,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5.
海洋高技术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一个富饶而远未被开发的宝库;海洋,又是全球生命的支持系统,是人类克服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海洋,还是兵戎相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强国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整体力量提升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彰显.中国在漫长而艰难的海洋强国之路上,需要牢记马汉并超越马汉,确立和平合作、开放共赢的海洋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各种挑战;不落"法治陷阱",积极进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积极推进中国海洋基本法的制定工作;谋外线,力争上游;重实力、非强力,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不断提升海洋综合实力、海洋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7.
喻江 《国防》2016,(7):39-42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久远,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古近代维护海洋权益的实践与认识更具有历史启示.纵观世界发展史,一个民族的兴衰大多与其海洋国土意识和对海洋利益关注的程度息息相关,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原动力;海上武装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核心力量,是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盾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海疆安全威胁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维护海洋权益思想认识与实践,牵引维护海洋权益力量的调整与构建;相关矛盾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有效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指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海洋面积达36,2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0.8%,体积约137,000万立方公里。在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对物资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陆地资源因长期开发利用而日趋短缺的情况下,人类已经把视线更多地投向了海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志着人类新的海洋国土概念的确立。本期发表的《海洋·海洋观·海上长城》访谈录提出,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局限,海洋意识不强。反思近百年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尽快树立起新的海洋防卫意识,重视海上综合国力建设,建立具有强大的海上防卫力量。这是民族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现代舰船》2012,(7):58
出版: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5月《美国海洋问题研究》对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尤其是近50~6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美国海洋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理念;分析总结了美国海洋工作存在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10.
1815年—1914年,是欧洲从和平到战争的世纪。列强实力在这一时期急速变化,海权便是实力变化的直接体现。“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海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由此影响到其海洋霸权的形式:1815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拥有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英国拥有现实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其后到“一战”前,英国全球性海洋霸权的威慑性超过了现实性,最终重回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英国的命运与其海上实力息息相关;海上强国对世界历史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书摘     
《现代舰船》2012,(7):58
美国的国家海洋政策。奥巴马于2010年7月公布了新的《国家海洋政策》,增加了新的内容: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遗产;在全国开始沿海和海洋空间规划;加强海洋环境的恢复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加强北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美国实施全球海洋战略。美国将称霸海洋作为国家发展的长期国策。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之后,美国建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105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今年6月5日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日趋依赖海洋。随着海洋在人类生活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人类开发海洋能力的提高,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斗争日益突出,海洋热点问题明显增加,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就是海洋权益问题。随着海洋在人类生存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围绕海洋权益、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的斗争不断发生,且日趋激烈,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在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世界海洋热点区域问题。俄日北方四岛之争北方四岛是指日本东北部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4岛。它们是千岛群岛中的4个较大的岛屿,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据历史记载,日本最迟在17世纪即已发现并开始经营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岛上最早的居民是阿依努族,与北海道的阿依努族属同一族系。大约在17世纪,沙俄开始向东亚扩张,并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既可以带来财富,又可以引来外患。今天,中国的进口能源和外贸均非常依赖海洋,而对中国安全最大的威胁也来自海上。海洋,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领域。如何使用海洋、经营海洋,成了当下中国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海军前政委胡彦林上将。胡将军目前仍然在健全海洋立法、培树海洋观念方面做着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中船重工是以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和海洋开发装备的研发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重工紧密围绕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至2016年之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5%,增加值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丹麦历史和现实最重要的载体。在地理意义上,丹麦是被海洋所包围的北欧小国,东临波罗的海,西抵北海,北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接欧洲大陆,日德兰半岛的地理形势注定了海军成为丹麦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数个世纪以来,丹麦王国的生命线多建立于海上;数个世纪以来,丹麦王国的主权数度依赖于海军力量;数个世纪以来,丹麦王国的命运兴衰与海军实力的变迁休戚相关;数个世纪以来,丹麦王国的第一条以及最后一条防线就是海洋。有时侯,海洋授救了丹麦人的命运;但有时侯,海洋只能默默为丹麦人祈祷。  相似文献   

16.
国家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凸现,海洋资源控制权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也日益浮现,海洋斗争具有紧迫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战备观念开展政治工作准备;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海洋斗争具有政治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大局意识开展政治工作准备;军事斗争涉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生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海洋斗争具有复杂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作战功能开展政治工作准备;海洋问题事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海洋斗争具有残酷性强的特点,必须围绕强化战斗精神开展政治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将军的摇篮     
借问将星何处多,知者遥指荣成市。 在13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能诞生130多位将军,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人们那纯朴憨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诚实淳朴的性格,博大宽厚的胸怀和永往直前的精神,已经流淌于子孙后代的血脉,塑造成荣成人的基本素质。 海洋观·海防观·国防观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1998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国际海洋年”。蔚蓝的海洋,流动的国土,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陆上国土,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向来维系国家的安危。素有“海洋东面险要之区”之称的荣成,在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转民》2012,(7):4-4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下潜最大深度达到7035米。“蛟龙”7000米海试达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工作深度,完成了下潜预定的坐底、水体取样、沉积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摄像、照相、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标志着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如何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是各国海军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海洋战场的先期测量,则是一项为现代海战打基础的至关重要的工作。说得更具体一点,未来海上战争是高科技军事力量的较量,战斗效益的发挥需要战场环境条件的有力保障;而海洋测量正是提供这一保障的基础性、超前性工作,海上的一切军事活动都要以海洋测量的成果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AUV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AUV越来越为人们所倚重.首先简要介绍了AUV的发展历史,并从军事、科学研究和商业开发及应用3个方面对AUV在各国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分别为AUV的传统式导航技术和组合式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相关AUV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