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以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大举进攻波兰开始的。然而实际上,这场战争早在此前6天就已打响,但它却又被戏剧性地推迟了6天才正式爆发。垂涎波兰发动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整个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拥有30.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400万人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波兰又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其陆军军力在欧洲位居第5,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强国。纳粹德国如果侵占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战略资源,加强其战争能力,建立起  相似文献   

2.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希特勒向东侵略扩张、解决德国"生存空间"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德国早有吞并其野心.1938年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实施"绿色方案",于1939年3月1 5日,侵占了捷克本土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次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相似文献   

3.
四十五年前的9月1日,法西斯德国大举入侵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怎样作出入侵波兰的战略决策的?今天重新探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特勒从1933年上台起,就蓄谋通过战争实现德国垄断资本对外侵略扩张、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的狂妄野心。但是,他真正把发动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出在某个确定的时机发动战争的决策,应该说是在1937年。这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对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  相似文献   

4.
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捷克斯洛伐克战略地位重要,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因此,希特勒德国对其早就垂涎三尺。1938年9月30日,希特勒、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墨索里尼及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在慕尼黑正式签署了将捷克境内的苏台德区强行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10月1日,德军开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其他住有日耳曼人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战争轶闻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书面下达了对波兰发动侵略的命令,这时的德军已是箭上弦,刀出鞘,一场血腥的战争即将开始。 希特勒知道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他却要为这场战争找出一个所谓“正义”的借口来。于是,他首先命令德国所有的电台都广播了对波兰的和平建议。而与此同时;一小队党卫队特务已悄悄地在靠近波兰的德国小镇格列维兹。8月31日晚9点,格列维兹的电台遭到来自波兰的“袭击”。一小队身穿波兰陆军制服的党卫队员进攻了  相似文献   

6.
法国和德国彼此仇视、互相防备、停停打打已有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在德国灭亡波兰、入侵北欧之后,希特勒的矛头首先指向法国。 作为当时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对德国人的侵略野心是有所认识的。在众多的法国人当中他们始终认为德国是唯一的最危险的敌人。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人就着手在法德边境修筑一道防御工事,即著名的马其诺防线。法国政府把大  相似文献   

7.
60年前,一批德国抵抗分子实施了一次对纳粹元首希特勒的暗杀行动。此次笨拙的暗杀行动只让希特勒受了点惊吓和皮肉轻伤,而几名参与暗杀行动的抵抗分子除了一名女子外都遭到了纳粹行刑队的处决。如今,60年过去了,当年曾在暗杀希特勒行动中发挥过作用且幸存下来的唯一人员、现年86岁的老妪英加·哈格(Inga Haag)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戴维·史密斯和沃特·哈里斯披露了当年暗杀元首行动失败的始末。7月11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对此作了全方位的报道。希特勒几乎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耄耋老人英加在伦敦中心玛丽勒伯恩的  相似文献   

8.
1940年春,在用“闪电战”击败波兰后,希特勒又将侵略战争的矛头指向英法等国。在德军拟定的作战方案中,尽快击败比利时成了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如果比利时能坚持抵抗并得到英法军队的支援,德国军队就很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覆辙。而要达到迅速击溃比利时军队之目的,就必须攻占比利时的埃本·埃马耳要塞、并控制要塞附近的运河大桥,以保障“闪电战”的实施。最坚固的埃马耳要塞埃本·埃马耳要塞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著名的列日要塞的北部支柱,控制着缨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交叉点。它建筑在一个高地上,南北为900米,东西为700米。表…  相似文献   

9.
李浩 《环球军事》2004,(24):40-42
从没有一次作战像"彩虹"行动那样令希特勒暴跳如雷。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和巡洋舰居然被盟军的轻型舰艇打败,可谓丢尽脸面。纳粹元首从此失去了对水面舰艇的最后一点信心,一度命令将大型水面舰艇全部解体,把拆卸下的重炮交给陆军。为了平息希特勒的愤怒,老资格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0.
1934年6月30日.纳粹德国电台播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纳粹党内二号人物,冲锋队参谋长恩斯特·罗姆被解除职务并被开除出党.当时,即使是纳粹政权的核心人物圈子内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此事的个中底细,多数人则被蒙在鼓里.那么,希特勒为何要时他唯一以"你"相称的亲密朋友.为建立纳粹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开刀呢?(一)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领袖希特勒为总理.这意味着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上台.希特勒上台后通过野蛮的恐怖手段,残酷地镇压了共产党,解散了社会民主党和其他中产阶级政党,从而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使德国完全纳粹化.  相似文献   

11.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宣战.波兰人民虽经顽强抵抗,终因武器装备和战术技术落后等原因,敌不住德军的闪电进攻,不到一个月,首都华沙就落入敌手.  相似文献   

12.
关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爆发的那场世界战争,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官方名称使用,则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那是在1945年9月10日,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写信给哈里·杜鲁门总统,提到前总统威尔逊曾建议将1919年的国际性战争称为“世界大战”(即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官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现代战争。战后,各类研究反映这次大战的书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关于二战中美英苏三强联盟,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两线对进突击,战胜希特勒德国的历史篇章早已载于史册,世人皆知。然而,围绕开辟第二战场这一重大战略课题背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争斗而构成的秘密战场,却鲜为人知。苏联著名作家、文献研究家列夫·亚  相似文献   

14.
“巴巴罗萨”是十二世纪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帝菲特烈·巴巴罗萨一世的名字。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发动了侵苏战争,扬言三个月内要将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为把侵苏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他将“弗里茨”侵略计划命名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总的战略目标是以“闪击”式战役击溃苏联。苏联为了抵御德国的侵略,艰苦而又卓越地  相似文献   

15.
刘波 《国防科技》2006,(4):92-96
当他的装甲部队旋风般地闪击至瑞士边境,兴奋地向希特勒发出电报时,希特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遂立即回电问:“你的通讯地址一定有错误……”,他自豪地回答:“一点都没有错误,我本人现在就在瑞士边境上的潘塔里城里面。”他,就是著名的德国上将古德里安,德国闪击战创造者之一,位居德军三大名将之列。其影响力正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评论:“古德里安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是一个具有极重大影响的人物。没有他,也许希特勒在刚刚发动战争的时候,就可能早已失败了。”创建德国装甲部队,创立装甲集群战术1888年6月17日,古德里安生于…  相似文献   

16.
1940年夏天和秋天,德国军方制订了攻占英国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的计划。这一计划有望取得成功。西班牙愿意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并且为此次进攻提供通道。英国不大可能在坚决的进攻面前守住在布罗陀。德国能够除掉皇家海军至关重要的西地中海基地,进而威胁英国与西半球及中东的交通。然而,这次进攻一直没有进行。佛朗哥把拒绝参战归因于西班牙的经济困难。可是,在其支吾其词的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它们是由阿道夫·希特勒夺取直布罗陀的动机所引起的。重新审视这些动机即是本文的主题。关于希特勒对直布罗陀的兴趣,以往的学术研究均从…  相似文献   

17.
1942年底,由于大型水面舰艇长期碌碌无为,希特勒盛怒之下臭骂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后者不得不提出辞职。"狼群"战术的发明人--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如愿接班。这位新任海军司令是"潜艇制胜论"的拥护者,上任伊始便寻找机会,准备给元首送上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  相似文献   

18.
近来,围绕着美国拟在捷克和波兰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有关各方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的较量。据报道,美国计划于2010年左右在捷克部署10枚导弹拦截系统、在波兰部署一个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现已就此事与捷、波两国开始谈判。此举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5日在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时指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目的无疑是制约俄罗斯,并重申“俄坚决反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然而,面对俄罗斯的强烈反对,美国近期仍一再声称,不会改变在东欧乃至高加索地区部署导弹  相似文献   

19.
希特勒的军事经济专家格·托马斯将军所著《德国国防经济与军备经济史1918—1943/45》(德国哈拉德·博尔特出版社1966年版),系统地叙述了纳粹德国的国防经济与军备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国外许多研究纳粹德国国防经济与军备史的著作几乎都引证这本书。我国史学界对纳粹德国国防经济史和军备史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而深入研究纳粹德国国防经济和军备史又是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值此书中文版问世之际,特撰文评介。  相似文献   

20.
精神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战争的基础之一.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是如此.希特勒上台后,为了欺骗群众参加战争,对精神动员极为重视.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首先不在它的武器,而在于它的意志,并且在征服外部的敌人之前,一定要消灭国内的敌人".(〈英〉: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上),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希特勒为了将德国人民绑上法西斯战车,在具体实施全民精神动员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