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2015年科研项目《装甲车辆铝合金车体关键焊缝多波束检测技术研究》通过了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无损检测专业立项,目前项目已进入任务书编制阶段,将于2016年开始实施。项目针对装甲车辆铝合金车体焊缝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需求,构建多波束车体焊缝全自动检测系统,编制分析软件处理来自3D激光扫描焊缝的三维信息,支配机器人焊接系统完成焊缝的自动化扫查,最终完成铝合金车体关键焊缝的全自动无损检测。该项目覆盖了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计量、质量、理化检测和无损检测等四大领域,将  相似文献   

2.
航空用复合材料结构件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缺陷和损伤特点的分析,介绍可应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缺陷包括目视检查法、声阻法、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声-超声技术、涡流检测技术、微波检测技术在内的无损检测技术。并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技术关键进行剖析,展望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周千、张东)近日,陆军沈阳军代局某军代室牵线搭桥,力促北京理工大学检测与控制研究所与某厂召开检测技术应用与企业需求对接会,并在研究方向和转化项目上初步达成一致。该研究所介绍了残余应力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的应用、某产品超声自动检测技术方案等,军厂就某产品底隙检测、残余应力筛查方面提出了检测需求,并对某型产品应用超声检测的技术参数选择、检测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对提高该厂军品质量控制水平、推动行业技术工艺革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标准化发展现状,并我国兵器工业无损检测及其标准化在技术、管理、标准制定及宣贯等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就无损检测的技术普及、机构完善及标准制、修订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魏龙  刘乐  刘吉吉  马群 《国防科技》2021,42(4):69-75
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工作存在人工识别效率低、图像数据分散及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大量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开展无损检测图像数据预处理、边缘检测以及数据模型训练和应用等技术研究,探索快速、准确获得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特征的方法,深入挖掘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数据的内在联系,找到潜在规律。本研究不仅为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手段,同时,能够为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识别、测量、判读和发动机相关故障模式分析与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也能够为未来机器学习在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21,42(4)
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工作存在人工识别效率低、图像数据分散及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大量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开展无损检测图像数据预处理、边缘检测以及数据模型训练和应用等技术研究,探索快速、准确获得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数据特征的方法,深入挖掘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数据的内在联系,找到潜在规律。本研究不仅为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手段,同时,能够为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识别、测量、判读和发动机相关故障模式分析与故障诊断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也能够为未来机器学习在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图像判读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密封包装密封性能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气体状态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对密封包装的密封性能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从理论上、技术上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给出了刚性密封包装密封性能无损检测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管道无损检测问题,阐述了金属磁记忆效应的基本原理,与传统无损检测方式比较,归纳了磁记忆检测的基本特性。在磁记忆检测仪器研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管道磁记忆/漏磁综合检测仪。从检测机理、信号处理和缺陷识别3个方面对检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检测机理的局限性,提出管道磁记忆检测技术的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控制磁致伸缩超声导波单方向传播的通用数学公式,总结出实现导波单方向传播控制应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双通道激励源的信号幅值相等,两传感器间距为激励频率下导波波长1/4的奇数倍,双通道相位差为π/2的奇数倍.为了验证此结论的正确性,利用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装置对管道中导波传播方向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方法结论相吻合,可为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导波检测信号的识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一种推进器,在导弹武器装备和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发动机的内部情况和使用寿命如何?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只能凭借经验和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保守地判定使用寿命。日前,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无损探伤检测中心,笔者看到了目前国内唯一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整体无损探伤检测的最大的一台自动化检测设备,在目击了“无损探伤检测”的全过程后,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