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淄,历史上齐国的国都。大约两千四百多年前,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在这里“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晏嬰、姜太公、齐威王、孙膑、田单,许多文臣武将都在这块神奇的土上施展过富国强兵的抱负。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生活在这块上地上的人们,创造着新的辉煌,续写着新的篇章。本文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中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于中原,而楚国则雄踞江南,目无周天子,自立国号,还不断兴兵北犯,先后灭了17个诸侯国,直接威胁中原各国的安全和齐国的地位。为此,公元前656年,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组成联军,由齐桓公亲率征讨楚国。联军先击败楚的盟友蔡国,然后威逼楚国,陈兵于召陵,与楚军列阵相对。阵前,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潮流的形势下,综合国力的较量随之转变为各国间竞争的主要形式。经济作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基础,其竞争之激烈已趋于白热化。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经济战上。经济战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国家在动员、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阻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经济战理论的鼻祖,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前645年,字夷吾)。管仲活动于春秋中期周室王权旁落的纷乱之世。他担任齐国相国时,为齐桓公所倚重,并辅助齐桓公首登霸主之位。在记述他的言论、活动的著作《管子》一书中,不但阐述了管仲许多  相似文献   

4.
子贡(公元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在孔子高足弟子中,他以卓越的外交才能活动于各诸侯国,尤其是在军事外交方面留下令人称慕的业绩,他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军事外交家。 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剧烈变革时期。现存时制度、规范、教条受到了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广泛冲击和全面挑战,大国兼并,列强图霸,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呈现出多彩的局面。各侯国为了夺取军事优势。都采取了武力威摄和外交均衡的双重战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着摄相鲁国,在“夹谷之会”①中挫败齐国武力劫持鲁  相似文献   

5.
丹心系国防     
齐国故都临淄,自古以来就是崇兵尚武之地。两千多年前,一代君主齐桓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历史翻到20世纪90年代,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委书记杨汝奎一片丹心为国防,坚持经济工作与武装工作一起抓、一肩挑,使两者相得益彰,同步发展。他上任3年,使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迈出了三大步。  相似文献   

6.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所作。但据后人考证,该书并非作于一人,亦非成于一时,而是管仲及其学派的著述总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其基本思想由管仲所奠定。《管子》一书内容驳杂,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等领域,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的一本百科全书。本文只考察该书中的军事经济思想。一、“国富则兵强,兵强者战胜”的富国强兵思想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取决于它的  相似文献   

7.
《管子》一书,虽托名于春秋初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但并非出自管仲之手。南宋叶适认为:它“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①近人研究认为:《管子》基本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 《管子》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诸方面,在先秦思想史上,是一部极为罕见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8.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所著,实际上是托名之作。现在流传的《管子》,是西汉刘向整理汇编而成的,原为86篇,后佚失10篇,仅存76篇。《管子》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是我国的一部著名的古代典籍。它保存了春秋时代以齐国为主的各诸侯国的历史资料,其中也有一些记述中国古代边防的史料。笔者拟就《管子》一书所反映出的边防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安边境,亲四邻”据史籍载,春秋初期尚有列国160多,春秋晚期只剩下齐、楚、晋、秦、吴、越6个大国和10多个中小国家。齐国原是东方大国,在管仲执政期间,国家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张,先后并吞10国。据荀子说,齐桓公并国35;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战争中政治军官谋略的运用于传海陈明福着眼政治,着眼全局,在错综复杂的军事斗争中“心智清醒”,牢牢把握“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韬晦策略政治指挥员在谋略的运用上必须着眼政治,着眼全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情绪,一切为“大谋”——根本的政治目的和战略利...  相似文献   

10.
曹操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在经济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其“用许财定许”、“用冀财攻冀”和“用秦财取秦”的战略,是他对传统的就地取给和就近取给思想的创造性的发挥和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齐桓公现象     
《兵团建设》2013,(12):47
齐桓公在治国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业,这是他明智的一面。然而,他还有另一方面鲜为人知——他喜欢溜须拍马抬轿提鞋的小人。第一个小人名叫竖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戏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亲手蒸给桓公吃。第三个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齐伐卫,卫国派来做人质的。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这3个人出宫,不然他们必然为乱。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缺少刺激,觉得活着没劲,于  相似文献   

12.
[案例]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人物晏婴(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00年),是春秋后期齐国的重臣,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君王。他是有着高尚德操和高超政治艺术的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既有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政治家品格,又有乐观幽默、率直善良的平民之风。晏  相似文献   

13.
任弼时在西安事变前后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任弼时功不可没。他对事变判断准确 ,积极向中央出谋划策 ,为中央确定关于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和对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整训部队 ,扩大红军 ,保证党对红军绝对领导 ,为应付突发事件做好思想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充分准备 ;他促进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形成“三位一体”战略格局 ,壮己声威 ,威慑敌军 ,有效地配合西安方面与南京政府、蒋介石的政治谈判 ;他协助中革军委完善军事战略方针 ,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使党中央、毛泽东得以坐镇陕北 ,运筹帷幄 ,用政治谈判和军事防御的两手策略 ,指导西安事变后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 ,最终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4.
“伯乐相马”与“马相伯乐”吴歧山人们常用“伯乐相马”的典故,劝告当今一些领导在用干部时要重视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从“伯乐相马”使我想到了“马相伯乐”。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曾遇见一个牛倌,名叫宁戚。宁戚虽已认出桓公,但还是当面指责他许多过错,惹得桓公...  相似文献   

15.
苏秦间谍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秦是战国时期燕国派往齐国的战略间谍 ,其积 1 6年之努力 ,旨在帮助燕王颠覆齐国并获得了成功。苏秦间谍案表明 ,一名战略间谍的成功运用对于战略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这一案例 ,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用间”的若干特征 ,而且对于当今的谍报理论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军事思想,主要包含于他的变法理论和实践中。他对北宋国情的分析和对兵农关系的认识,对富国强兵、力争实现民族统一所提出的战略和策略,为加强军政国防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为变革北宋兵制所作的长远考虑等等,都不但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的本色,而且表现出一位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和气  相似文献   

17.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和复国功臣,他的军事实践和用兵特点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闪光点,给后世兵家以诸多启发。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分别述论如下:一、田单的军事实践述略(一)田单的早期经历田单是齐王的宗室远亲,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在齐洞王当政时曾做过临淄的“市橡”,即负责都城市场管理的小官。田单年轻时已对兵法有所研究,但因其地位卑微,“不见知”。齐王十七年(公无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燕、秦、赵、魏、韩五国军队攻齐。齐王以触子为统帅,仓猝应战,齐国军队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加上准备…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说:“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1962年6月,毛泽东同志到中南地区视察工作,他在和广州军区领导同志谈话时,科学地揭示了和平建设时期民兵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指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即民兵工作“三落实”。 邓小平说:“民兵就是要提到战略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又大大刺激了提升军事地位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强烈冲动。自1992年以来,日本已多次利用各种借口向海外派兵,以显示其军事实力和在国际安全领域“做贡献”的打算。日本海军作为军事发展的重点和对外主要使用力量,其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更加充分地表明了日本企图借着军事因素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因此,我们对其海军战略的调整必须保持高度关注。战略思想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日本海军已彻底抛弃“被动防守”、“消极防卫”的思想,确立了“积极防卫”、“主动进攻”的指导思想。把最初强调的  相似文献   

20.
民兵、预备役军事工作,在杨望保心中是战场。担任人武部长5年来,他凭着对党的武装事业的执着追求,牢记打赢使命,叫响“不怕汗珠摔八瓣,只求战场打得赢”,带领广大人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一门心思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所在入武部11次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