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F/A-18试射先进近程空空导弹 2001年3月,马特拉BAE动力系统公司的先进近程空空导弹(ASRAAM)在美国海军作战中心进行了试射,导弹从F/A-18战斗机上发射,试验获得成功。澳大利亚空军在1998年订购了近60枚该型导弹,该项试验是应他们的要求进行的。 ASRAAM是专门为空中近距格斗设计的空空导弹,弹重87千克,可攻击飞机、巡航  相似文献   

2.
建立空空导弹初始发射距离三维预估模型,提出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解算的新算法。该算法将空空导弹初始发射距离预估模型与黄金分割法相结合,用导弹初始发射距离预估值构成黄金分割法的初始搜索区间,进行攻击区边界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精度,降低了边界搜索循环次数,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7,(5):4-5
瑞典萨伯公司获3亿克朗合同试验流星空空导弹瑞典萨伯公司近期又获得两项总值3亿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的“流星”(Meteor)空空导弹项目合同,主要内容是在2010年前以JAS39战斗机为平台,进行“流星‘空空导弹的发射试验和弹载雷达试验。  相似文献   

4.
由于普遍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空战,使得空战战术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10多种作战飞机装备了中、远程空空导弹。中、远程空空导弹攻击距离远,飞行速度快,自动跟踪性强,可“发射后不用管”;与机载火控雷达相配合,具有攻击多日标的能力。同时,可减少对攻击方向和攻击高度的限制,增大了空中攻击突然性。从近期的几次局部战争和外军的演习中,可以看出现代空战出现的下述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远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从问世至今已经发展了4代。第一代为波束制导,只能尾追攻击,主要攻击目标是轰炸机;第二代为圆锥扫描半主动雷达制导,可以全方位攻击,主要攻击目标是轰炸机、歼击机;第三代为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制导,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全高度攻击单个机动目标,主要攻击目标是各类歼击机;第四代为主动雷达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能力,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全高度攻击多个目标,主要攻击目标是各类歼击机、预警机和巡航导弹。俄罗斯的R-77“蝰蛇”中程空空导弹和美国的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6.
蓝雨 《环球军事》2009,(6):46-47
“阿斯特拉”空空导弹是印度为其LCA“光辉”战斗机配套研发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早在2003年5月就进行了首次地面发射试验,并宣称要于2005年投入生产,最后又改称2007年,直到今年,“阿斯特拉”仍在进行飞行测试,看来,这种被印度军方寄予厚望的导弹离真正投产还需时日。之南,印度国防部曾称“阿斯特拉”导弹85%的技术由自己开发,性能已经超越了第3代空空导弹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空空导弹参加空战始于1958年,现在已成为空战的主战武器,在空战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战果。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被击落的38架飞机中有36架是空空导弹取得的战果。1994年2月28日在波黑西北部上空,美军2架F-16战斗机也是使用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在5分钟内击落4架“海鸥”G-4型攻击机。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空空导弹已经具有惊人的超远程攻击能力、多用途的中距攻击能力、突出的近距格斗能力、令人称奇的后向攻击能力,以及导弹打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而立之年”创辉煌 空空导弹从其诞生之日起距今已接近“花甲之年”。早在1944年德国人就已经研制了有线制导的空空导弹,却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二次大战后,美、苏、英、法等国展开了空空导弹的研究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红外被动式制导的空空导弹开始装备部队,但其只能从目标尾后攻击且效果  相似文献   

9.
空空导弹弹道计算需要解算一组复杂的微分方程。火控系统为了解算导弹的攻击区,不能直接采用这组微分方程,必须事先建立一套简单可行的导弹工作式,它既要满足火控系统的要求,又要充分地发挥出导弹的作用,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笔者阐述了如何为空空导弹的发射建立一种全向攻击的工作式。  相似文献   

10.
越肩发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肩发射就是本机利用机载火控系统控制机载空空导弹攻击尾后敌机的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越肩发射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种是导弹向前发射,在空中转弯,然后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前射;另一种是导弹直接向后发射,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后射”,也叫“后向攻击”。从1993年越肩发射被公开报道,并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今已经11年。国内外越肩发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介绍了目前各国越肩发射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各种越肩发射的实现方法,总结了目前三个研究方向的工作,即前射、后射和工程化,认为越肩发射会在导弹控制、制导律和火控系统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并展望了越肩发射研究工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下世纪美军主力的“联合攻击战斗机”(JSF)一直神秘莫测。那么,这种新型的“联合攻击战斗机”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张列航  雷蕾  李研生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12):177-179,183
采用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对某型空空导弹理论攻击区进行处理来构造火控计算机导弹攻击区火控工作式,通过BP神经网络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仿真,获得典型发射条件下的失机发射概率、超界发射概率和平均成功发射概率.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解算导弹攻击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改进的BP神经网络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拟合精度和...  相似文献   

13.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闪电Ⅱ"同 F-22战斗机一样.都属于世界上最新型、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是美军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也是美国及其盟国21世纪的中坚空中力量。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单座,单发具有超声速、多用途和隐形等特点: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攻击陆海空目标的能力。在美军的战术设想中,F-35将与 F-22联手.形成类似 F-15与 F-16的高低搭配.当 F-22清除了敌方战斗机以及地  相似文献   

14.
空空导弹导引头角预定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空导弹导引头角预定是重要的导弹发射控制参数,其有效的计算精度分析,是导弹可靠截获和跟踪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前置追踪攻击原理,给出了空空导弹导引头角预定的计算模型,建立了机载雷达误差对导引头角预定精度影响的误差分析仿真结构,并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正式命名为“闪电Ⅱ”2006年7月7日,美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举行的命名仪式上宣布,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被命名为“闪电Ⅱ”,以纪念美国二战时使用过的P-38“闪电”战斗机和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制造的“闪电”双发超声速战斗机。F-55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瞄准下战斗机的作战特点,提出了一种武器协调发射与网络制导方法。首先分析了网络瞄准的基本概念与本质内涵,并结合网络化火控系统的特点,研究了网络瞄准下空空导弹攻击方式;然后构造了武器协调发射和网络制导的优势函数,建立了网络瞄准下武器协调发射决策和网络制导决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来选取合理的武器发射节点和网络制导节点,实现网络化打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根据战场态势和空中作战逻辑,实时决策出使网络整体优势达到最大的武器发射节点和网络制导节点,而且能够对武器发射和制导交接的时机以及战斗机的攻击方式作出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中距复合制导空空导弹捷联惯导传递对准的基础上,提出由机载火控系统根据导弹发射包线计算发出开始捷联惯导传递对准精对准的时刻,导弹惯导提前进行传递精对准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解决机载武器系统多目标攻击空空导弹传递对准满足连续发射多枚导弹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最后,在单目标情况下就开始传递对准时刻包线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8.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4):51-51
据报道,欧洲的导弹研发机构MBDA公司已经宣布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即在2007年3月初,该公司成功发射了第100枚先进近程空空导弹(ASRAAM)。2月26日至3月2日,在英国威尔士Cardigan海湾的Aberport靶场,英国第三飞行中队的台风F2战斗机成功发射了4枚ASRAAM导弹。从2007年年中开始,ASRAAM导弹将服役于英国防空快速反应部队的台风战斗机上。  相似文献   

19.
空空导弹火控攻击原理的改进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空空导弹火控攻击为飞行员提供的信息量太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空导弹火控攻击原理模型。并对改进后火控系统的接口关系以及火控显示画面作了初步探讨。该改进模型能充分发挥飞行员的主动性,提高空空导弹火控攻击的作战效能,是今后空空导弹火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载机雷达被干扰或无源探测系统定位精度有限条件下空空导弹无法正常发射和制导攻击辐射源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战斗机机载无源雷达与机载远程反辐射导弹组网协同测时差定位策略。建立了机弹协同测时差无源定位算法及精度分析模型,对单纯采用时差定位误差较大的情况,引入了修正增益卡尔曼滤波算法提高系统预测精度。经过仿真验证,引入滤波器后系统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可以对预警飞机等高价值电磁辐射目标远距离精确定位,为对辐射源进行打击和干扰提供了重要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