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苗雨丰 《国防》2014,(9):14-16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大战略思考,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加强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能力建设,必须强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坚持打仗标准,努力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略预备力量。  相似文献   

2.
肖国明 《国防》2014,(10):37-39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把日常战备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深邃思考,为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军事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工程,基层战备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和要求,系统规划,精细抓建,协调推进,全面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战备建设,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广州战区时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民兵队伍作为重要的国防战略力量,既是军队的组成部分,又是服务地方的骨干力量,必须在思想作风、工作思路和建设标准上加快转变。反观当前民兵队伍建设现状,对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差距还很大,必须建设打仗型后备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4.
金建忠 《国防》2014,(6):36-36
正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担负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战时担负动员支前、保障机动、要(地)点防卫等艰巨任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5.
郑洲 《华北民兵》2013,(5):48-48
习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不断强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坚持打仗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一、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最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部队建设的唯一标准我军是在党的指引下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习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中心任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国防后备力量要坚持把战斗力标准摆在首位,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落实战备训练常态化,练就过硬军事本领,才能确保关键时刻“打胜仗”。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我们军分区系统来说,必须把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作为最高要求,努力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国防后备军。一、信仰是根本,铸牢军  相似文献   

8.
郑黎 《国防》2014,(2):49-50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部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和根本价值所在。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役部队一样随时要准备打仗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建设部队,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牵引部队建设的"龙头",作为衡量部队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本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不断上升,应急处突成为民兵队伍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实际举措。军分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积极研究探索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卢长健 《国防》2013,(9):12-14
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深邃思考,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军区系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  相似文献   

11.
刘瑾  闵捷 《国防》2014,(2):56-56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要全面贯彻民兵工作"三落实"基本方针和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引领民兵工作,不断提高民兵快速动员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民兵聚之为兵、散之为民,如何提升民兵思想政治教育质效是一个现实问题。聚焦履行“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职能使命,必须归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指向,创新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质效精准投射到能打仗、打胜仗上,平时结合执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摔打磨砺,厚植国家战争潜力,为战时储备量足质优的后备兵员。  相似文献   

13.
崔云峰 《华北民兵》2013,(12):65-65
山西省乡宁县人武部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目标,按照"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要求,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这支"拳头"队伍的建设。全县民兵应急分队已成为一支"编制统一、装备齐全、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的民兵拳头力量,达到了随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万忠勇 《国防》2014,(2):59-59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预备役部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队伍,其根本职能任务与现役部队是一致的,在未来战争中肩负支援保障现役部队作战或直接参加作战的重任,必须坚持以战斗力为唯一标准,找准短板,深化改革,主动作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作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艾如良 《国防》2013,(9):49-50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民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担负着支援保障我军打胜仗的使命任务。必须牢记支援保障作战职能,坚持战斗力标准,着力加强质量建设,不断提高支援保障打胜仗的能力。组织落实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积极适应战争形态发展和"打赢"需要,坚持"建为战、编为用"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力量体系,优化兵员素质结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安阳  刘学伟  唐杰 《国防》2013,(10):19-20
民兵训练要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具体使命任务,狠抓训练质量落实。树立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相适应的训练观念。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民兵参战支前的任务、样式、方法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个靠人多力量大,主要在战争中学习打仗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训练观,推动民兵训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是树立任务牵引观念。  相似文献   

17.
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建设必须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军队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战斗力标准落实在国防动员领域,就是要把保障军队能打胜仗作为衡量国防动员建设质量的基本依据和刚性尺度,紧紧扭住服务打仗、保障打赢这个根本职能,以提高核心动员能力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打仗标准指导和推动国防动员实战准备.  相似文献   

18.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当前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围绕军事斗争准备深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民兵真正搞清“为什么要准备打仗,准备打什么样的仗,怎样准备打仗”这个重大问题是扎实做好民兵战斗精神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国防》2014,(5):27-29
正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着眼从思想上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多次强调要"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我军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充分继承,是在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新形势下对"打仗思想"的全新概括,同时也是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当兵打仗思想是基础、带兵打仗思想是关键、练兵打仗  相似文献   

20.
"能打仗",是中国共产党建军思想的鲜明主题和核心内容。习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的思想,是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科学把握和理性总结,是衡量和检验新形势下军队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尺度。人民军队要切实按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