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湖纪事     
正采访时间:2014年11月24日至25日居家过日子就像小河流水,有时一路欢歌;有时会遇到漩涡。顺利也罢,逆境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就如小河流水一样总是往前奔。——采访手记今年再到六师新湖农场采访,第一印象还是"变化":楼房又多了,街上行人又多了,车又多了。据说,冬季农闲季节场部有3万人居住。一进门:听到老人洪亮的报喜声徐步堂和徐连英老两口是记者第三年采访了,记者还想沿用前两年稿件中用的描述:"精神矍铄,脸上泛着红光。"3年了,  相似文献   

2.
新湖纪事     
采访时间:2012年12月10日至11日人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在改变着人。城镇化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在十年前,不,就是在五年前也不可能发生。——采访手记城镇化·人之变《兵团建设》记者已连续跟踪采访农六师新湖农场三年了,今年是第四个年头,用一年一个大变样来描述新湖农场发展一点也不夸张。而变化最明显的是楼房更多了,得用"楼群"这个词。  相似文献   

3.
话说一对钻石婚夫妇的住房变迁六师新湖农场四分场退休职工张明网、康远城夫妇2012年新买的楼房已经装修完毕,只等2013年钻石婚时乔迁新居。张明网退休前是个裁缝,他说:"我为别人做了一辈子衣服,为自己盖了一辈子房子。"  相似文献   

4.
正他们是农场里特殊的"文艺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兵团的文化事业贡献着力量走进农六师新湖农场迎宾路社区的活动室,一群特殊的"文艺人"正在表演着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他们就是新湖农场夕阳红地方戏演出队的老人们。这只演出队是2006年成立的,演员们都是来自社区的退休职工,尽管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娜  程晓桢 《兵团建设》2012,(13):17-18
过去的十年,对于农十三师红星四场的许多职工来说是不寻常的十年。搬进了新楼房,开上了小轿车,用上了新家电,幸福的生活正在敲开越来越多职工家庭的大门。"2009年,我和老伴搬进了场部新盖的楼房,退休工资也加了好几次,现在我们老两口每个月收入都有近4000元,家里也添置了许多新的家电。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用不着我们操心,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满足。"7月2日,谈起近十年来生活上的变化,家住农十三师红星四场的童享元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6.
高雄 《兵团建设》2005,(5):52-52
农六师新湖农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玛纳斯河、塔西河下游,土地面积981.2平方公里,是我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年种植面积34万亩。该场始建于1963年,如今,场区交通便利,场部离312国道40公里,呼克公路、干莫公路穿场而过,是自治区和兵团在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1月13日,六师新湖农场的机关工作人员领到了一张崭新的公务卡,这意味着新湖农场将全面启用公务卡结算制度,这是新湖农场综合改革,实行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采取的又一项措施。"启用公务卡结算制度可以使公务消费完全置于阳光之下,增加公务支出的透  相似文献   

8.
"把团场变成真正的城镇,把职工变成真正的市民,让大家真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力争芳新垦区尽快建镇挂牌。"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重视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灵活的方式,推进团场建镇工作。2012年,梧桐镇、蔡家湖镇相继挂牌成立,芳新垦区建镇也进入程序;日前,芳新垦区你追我赶、竞相跨越,处处呈现出一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动人场景,团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奏响了特色城镇建设圆舞曲。新湖农场以"生态立镇,有机强镇,玫瑰亮镇"为城镇发展定位,以富民强场为目标,全力推进城镇"品牌战略"建设进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在兵团各团场只要一说起小城镇建设,大家的脑海里就会出现盖楼房、修公路等画面。城镇化建设固然是以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为基础,但小城镇建设绝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在各地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一种体会,有些人住的是高楼房,拿的是高文凭,但却是"低素质"。明明小区内有垃圾箱,  相似文献   

10.
高雄 《兵团建设》2005,(9):38-38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这句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作为农六师新湖农场干部职工的座右铭,醒目地写在该场机关办公楼入口处.今年上半年,新湖农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职工增收又做了些什么,就此笔者对农六师新湖农场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一级内陆口岸巴克图口岸与塔城之间,有一座楼房林立、环境如画的新建城镇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荣获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些政工干部在给职工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常常笨口拙舌、理屈词穷。特别是当有职工群众提出疑问或者有反驳意见时,一些政工干部便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着实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政工干部会面临这种尴尬的原因主要有两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进程中,首先要明确人的城镇化这个主题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满怀深情地说:"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镇化……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用两年时间,让职工群众全部住上生活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的楼房,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把立足民生、关注民生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城、一镇、一集"的城镇发展布局,高标准建设居住小区。2011年,石总场总投资3.37亿元建设2700余套保障性住房。目前,全场已有8875户职工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该场对老镇区的供热、排水、自来  相似文献   

15.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5):32-33
从连队到团部,告别居住多年的砖混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天然气、集中供暖、有线电视,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城镇生活,二师二十二团,一座军垦新城镇正在焉耆垦区崛起。从连队到团部新镇,这个名叫幸福滩  相似文献   

16.
诗意家园     
四周是无际的棉海,城镇内碧波荡漾;街道整洁、商铺林立,居住环境安逸舒适,居民脸上绽放舒心的笑容……落英缤纷的10月,走进五师八十一团,一幅宜居城镇的画面映入眼帘。"人"与"城镇"协调发展,如今,八十一团正成为职工群众诗意的栖息地。多彩小城镇10月5日,记者走在八十一团团部平坦的街道上,只见超市、医院、饭馆、服装店、打字店、菜市场等一应俱全。由于楼房成片,三产兴起,市面繁荣,八十一团小城镇街道布局初步形成。这里已经成为方圆20公里内最繁华的小城镇。在该团竣工不久的昌盛小区,搬家的  相似文献   

17.
话说一对"铁婚"夫妇的住房变迁从最初的一名"连官"一路走到今天,从儿时羡慕别人住楼房,到如今享受团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八师一二一团政工办副主任白付强在总结这一切时,笑着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相似文献   

18.
高雄 《兵团建设》2006,(11):45-45
金秋,农六师新湖农场31.5万亩棉花银花吐絮,一个个文明生态连队建设在加速实施之中……近5年来,新湖农场和谐发展谋跨越,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深化改革迈大步“十五”期间,新湖农场深入贯彻兵团党委“1 3”“1 8”文件精神,相继出台《经营管理实施细则》《预算管理办法》《机关行  相似文献   

19.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步伐越来越强劲,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前不久,支边青年刘春娟和她的老支青朋友们回乡"寻根"。一师四团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花草环绕的休闲广场,设施齐全的学校,绿色的工业园区……支青们记忆中的大漠已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城镇。先进的挤奶机,电脑操控的10万亩生态园区,大马力农机、精量播种机、飞机化控、膜下滴灌、机械化收割……团场的变化,令老支青们震惊不已。老支青们仅仅触摸到了一个团场的变革。打开新疆地图,一个个"军垦城镇"  相似文献   

20.
正夕阳西下,居住在九师一六六团金汇小区的77岁退休职工朱镜洋悠闲地坐在小区凉亭里,为老伴演奏二胡,"如今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不光住上了楼房,小区里还有活动场所,环境也好,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老人感慨地对笔者说。近年来,一六六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城镇内涵,着力打造宜居宜业、产城结合、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