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留守红军在南方苏区的斗争。它从一开始到结束都与中共中央的战略相统一。中共中央不仅对游击战争进行了战略思考,而且对其进行了准备与部署。留守红军初期的斗争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后期的游击战则与中央红军在北方的斗争相呼应,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游击队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坚持了中共中央的抗日统一战线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鄂豫皖边三年游击战争中,鄂豫皖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根据斗争实际,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积极开展对敌斗争;适时调整策略,加强统一战线和瓦解敌军工作;创造性地建立以便衣队为基础的新的武装体制,积极主动开展游击战争;严格执行三大任务,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清剿"。鄂豫皖边区在战争实践中培养锻造了一批忠于党忠于人民、英勇善战、富有经验的军政干部,更是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有力支援了主力红军的长征,配合了南方其他游击区的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革命战争的两大战场之一,在战略上配合和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并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积累了宝贵的游击战争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随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当时分别活跃在川滇黔和滇黔桂地区、坚持游击战的两支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两支游击队的性质、任务,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完全相同,但因为最后没有改编成新四军而在通常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中被忽略和遗漏。回顾和研究这些红军游击队的历史,可以说是近年研究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新成果、新收获,也是对以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相似文献   

5.
1937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情势急转直下,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战略问题集体探索的历史进程中,朱德提出了红军抗日的“太行山战略构想”: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依托山地、敢争平原,采用高度机动灵活的战术,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法,变日寇占领区为民族抗战的战场。这一构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大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抗战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救亡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尤其是他制定的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基本作战方针、原则,体现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基本规律,被作为一种独特的军事战略受到世界所重视。日本的久住忠南在《战争、战略、日本》一书中指出:“毛泽东论述的最精辟的是游击战,他所论述的游击战,比以往任何战略书籍都丰富,他那富有的想象力,是举世罕见的。在二十世纪出现的各种战略著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  相似文献   

7.
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重视开展广泛深入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鼓舞了游击队干部战士的士气,获得了革命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从而保存了革命火种,最终壮大了革命队伍。由项英、陈毅直接领导的赣粤边游击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游击区之一。中共粤边特委及其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群众舆论宣传工作,保证了两次战略转变的顺利实现,其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在15个游击区中有较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朱德精辟阐述了以“群众战”为基本内容的人民战争思想,科学提出了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和作战方针,系统论述了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丰富和发展了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战术原则与战术运用,对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敬亭在鄂豫皖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事实上,高敬亭在红25军长征后,按照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勇敢地担负起全面组织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民,与凶恶敌人继续斗争的重任,英勇顽强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大别山红旗不倒。在斗争实践中,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切合斗争实际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连续粉碎敌人的反复"清剿",保存了一大批经过血与火考验的骨干,建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据点,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他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同国民党当局谈判斗争中,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无产阶级革命坚定的原则性与必要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捍卫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了广大军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的注释以及一些党史、革命史书籍,在解释、介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都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14块地区坚持了游击战争,没有把闽中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几年来,在编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过程中,史学工作者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认为闽中理应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阎景堂的《闽中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一块独立的游击区》一文详述了下面的理由:1、南方三年  相似文献   

11.
高敬亭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鄂豫皖游击区和红28军的主要领导者。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战争实际,正确制定武装斗争的政策和策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既反映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鄂豫皖游击区特殊规律的一系列游击战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高敬亭率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战,为鄂豫皖游击区和红28军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是我党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沦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实现我党抗战初期军事战略转变作出了杰出贡献,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一、精辟地阐明了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战略上的重大作用,并提出华北平原游击战战略方针,充实和完善了党的抗日游击战争理论1937年7月,全国抗战全面爆发。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着重讨论了军事战略问题,明确我军必须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由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正规战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游击战转…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红色革命电视剧<浴血坚持>,再现了1934年-1937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反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坚持,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该剧填补了过去没有全面反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电视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15.
人民海军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指导人民海军海上作战的具体运用,是人民海军作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人民海军海上破袭游击战思想,对深化研究人民海军建设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孙健 《军事历史》2021,(3):67-72
在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与项英、李乐天等中共中央分局和赣粤边特委主要领导人一起,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及时调整对敌斗争策略,实行战略转变;坚持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铸牢理想信念;注重宣传、发动、武装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大规模"清剿",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支经过严峻考验的骨干队伍.同时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在战略上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17.
曾中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他长期扎根革命战争一线,在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担任重要职务,擅长使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他撰写了多部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军事著作,成为红军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其军事思想主要有:强调发挥"群众战争"的威力,内外线结合的战略战术,将游击战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飘忽自主"的作战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地、平原和河湖港汊的游击战,是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作战形式。特别是从山地游击战发展起来的、以建立敌后根据地为依托的平原抗日游击战,在八年抗战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回首往事,当年跟随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同志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持久的平原游击战争的艰苦历程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把游击战由山地推向平原是在上海、太原失守后,在创建和扩展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展开的。1937年11月初,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即告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我第129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张钊 《军事历史》2012,(6):28-31
特种作战与运动战、游击战甚为相通.红军长征的胜利,得益于卓越地运用运动战以及带有运动战色彩的游击战.研究现代特种作战的战略运用,可借鉴红军长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战略指导上重视特种作战的战略价值,在作战样式上提升特种作战的战略地位,在战役谋划上发挥特种作战的效能,在战术行动中运用特种作战的作战技能,在官兵士气上发挥特种作战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国和苏联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游击战有时越过战斗规模和战术范畴,以战役的形式出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地显示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战役的主要特点二次大战中典型的游击战战役是:在中日战场上,我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大破袭战役(亦称百团大战);在苏德战场上,苏军于1943年8月3日至9月15日进行的代号为“铁道战”战役,和1943年9月19日至10月底进行的“音乐会”战役。这些战役的共同特点如下: 1.以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或战役行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