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日本对中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有一个服务于其野心达成的一贯动作便是获取中国的兵要地图。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参谋本部主导下建立了陆地测量部,对中国及邻邦地区展开军事情报搜集与兵要地图盗绘活动,并根据所搜集的军事情报编纂兵要地志。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组建临时测图部,开始对作战区域兵要地志进行秘密勘察与测量。此后盗绘活动演为惯例,盗绘范围不断扩大。日军参谋本部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编纂的《陆地测量部沿革志》《外邦测量沿革史草稿》等文献资料详细记述了陆地测量部盗绘中国兵要地图的发展轨迹,深刻地揭示了所盗绘兵要地图在侵华战争中的先遣兵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民国重庆军事地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绘法绘制的驻防舆图,大致贯穿整个清代,以《四川通省山川形势全图·重庆府附巴县》《全川营汛增兵图·重庆镇绿营驻防图》《重庆附近府州县驻防舆图》为代表。另一类是民国时期伴随西方绘图技术广泛传播而出现的各类军事测绘地图,主要有军用地形图、军用航空图、军事要图、军事工程图等。这些军事地图集中反映了清初至民国时期重庆地区的军事信息,是研究重庆军事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3.
四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4):85-85
●4月01日 1958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电视红外观测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 ●4月03日 公元271年4月3日,我国西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逝世。直至明末,中国的地图绘制都遵循着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即地图的比例、方位、距离、地形、角度、曲直等绘制原则。裴秀所绘《禹贡地域图》18篇是当时最为完备而精详的分区地图,其所绘的《地形方文图》流传达数百年。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在中国东北通过大力宣传神道教及进行奴化思想教育,积极营造"日满一体"格局。这是除军事强制外,日本能够把中国东北作为其备战苏联重要基地的基础。日本的大陆政策、全球战略以及苏联对东北由来已久的威胁,决定了其备战苏联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日本在伪满大力发展军事经济,其中对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领域的管控,特别是边境铁路的修筑,成为日本发展军事经济、积极备战的重要介质;对工业、农业及商业、金融的统制,是日本备战苏联的核心与基础。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推进社会改革、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制定了做地区和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成为了亚洲的"中心"和"大国",20世纪初,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迅速在亚洲扩张势力,形成了"独占"亚洲之势。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否定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使日本的"大国"战略受挫。但日本仍打着"协调外交"的幌子,扩张在中国的利益,伺机打破华盛顿体系,建立自身主导的东亚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军事观念的革新是北洋海军创建发展的思想前提。北洋海军的成军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突出成果 ;其武器装备和海防建设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实现“船坚炮利”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就 ;北洋海军集中展现了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在教育训练、军制变革、作战方式革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覆没同时也暴露了甲午战前中国军事变革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7.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后勤近代化建设经历了酝酿和初步发展两个阶段。两次鸦片战争是其酝酿时期,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开始萌芽,军队中开始引进西洋先进武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是其初步发展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晚清军事后勤近代化在军事工业、军队武器装备、军费收支、军事交通、医疗卫生、后勤体制等方面初步发展。中国军队开始从传统军事后勤向近代化后勤转变,为清末后勤近代化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三步走":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装备改革迈出第一步;甲午战争后,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制度建军走出第二步;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军事近代化围绕思想改造跨出关键的第三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军事法转型在兵制改革、军事训练法、军人待遇法、军事刑事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促进了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但存在军事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门的军事统帅组织体制、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等弊端,对甲午战争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的制约,缺乏相应经济军事变革与之配合,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和军政腐朽的阻碍,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军事法转型具有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
定向越野是借助于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方向运动的一项军事体育活动。组织好定向越野训练是提高用图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定向越野是深化用图训练的重要环节现地使用地图既是军事地形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军事地形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多次对照和反复行进,学员在现地确定站立点、确定目标点和按图行进的要领不难掌握,但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用图训练,使用图能力来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组织好定向越野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1.1 可提高快速准确定向的能力把握方向是现地使用地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并发表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这是日本根据"9·11"后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的新特点而对防务战略所进行的新一轮调整,反映出日本进一步加快军事扩张步伐的倾向,也体现出日本对新军事革命浪潮的思考和应对。对于一国的军事工业而言,其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防务战略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具有很强的军事需求指向性。因此,新防卫大纲将会对日本军事工业、尤其是2015年前的日本军事工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军队的兵要地志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着一幅1937年平型关之战,八路军第115师缴获日本关东军测量队调绘的山西怀安1∶10万地形图.此图由周恩来签名作为战利品送给了当时国民政府军政部的李华英(号小川).图中除黑色线描绘地形外,还对作战行动有影响的地形地物加红色简明的文字注记说明.其中对道路,注记有"胡家堡一太平庄道砾石多,大雨时交通断绝.夏家屯以南沙地、湿地解冰期(3月中旬一4月上旬)道路特别泥泞".这种地形图加兵要注记的军用地图,称之为"兵要地志图".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之间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战争,发生在1894年即清朝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故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中国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和日本明冶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  相似文献   

14.
宝岛台湾位于我国东海与南海之间,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遥遥相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从台湾开始的.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侵略战争强行割占台湾并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极为惨痛的一幕.为保卫家园、维护民族尊严,台湾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系列英勇顽强的武装抗击斗争,其经历时间之长、开展范围之广、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伟大抗争精神,构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斗争史册书写了一幕绚丽悲壮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经过长期准备、精心谋划而决然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明治政府确立了"大陆政策",奠定了由海向陆、对外扩张的理论和政策基础,首要目标是灭亡中国。以1887年《清国征讨策案》为标志,日本制定详尽的作战构想,加速进行扩军备战。至甲午战前,完成了全部战争准备。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对今天的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引进的西方军事技术,主要有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技术和军事理论等。西方军事技术的引进,对中国军事建设的积极作用体现在改善了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使中国的兵工建设得以起步和有所发展,使中国出现人器并重的军事思想,使中国的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发生近代化转变。但是,西方技术引进也有多方面的局限性,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军事技术引进局限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姚锡光是晚清时期颇有建树的军事思想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先后辅佐过李鸿章、李秉衡、张之洞等人,考察、研究和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活动。其中,他的陆海协同、持久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在朝廷中许多人的认识水平之上,有些甚至足以影响甲午战争的进程。然而,由于他的军事思想大多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或淡忘。本文认为,研究姚锡光的军事思想,对正确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军事信息安全和火控领域战场态势分析的需求.论述了利用Linux下开源工具包Qt,开发军用二维数字地图的全过程,包括地图架构、实现方法、采用泛型程序设计进行地图数据读取和显示,以及地图上军标标绘和图上量算.对Linux下程序设计和数字地图开发的科技人员有很大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制定了相关战俘政策,包括:为战俘营命名、为战俘营选址、设置战俘营规模和管理规定、规定战俘待遇以及战俘营管理月报制度等。甲午战争中日本制定的战俘政策是其后历次战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所制定的战俘政策的原点和基础。日本战俘政策是配合日本长期对外战争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为日本在国际上获得了"文明国"的声誉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演变与其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密切相关。二战期间,美国凭借庞大的军事工业与动员能力赢得胜利并确立其霸权地位。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激烈的军备竞赛,让美国的军事工业蓬勃发展并使其军事霸权地位得到巩固。后冷战时期,美国军事经费与军队的相继裁减,使军事工业走向萧条并被迫进行转型。在历经90年代的繁荣与萧条后,"911"事件的爆发成为美国军事工业复苏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