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联合战役指挥协同,是参战诸军兵种按照总的战役企图,在各战役方向、阶段为实现战役目标而实施的协调一致的作战行动。较之以往合同战役指挥协同相比,联合战役指挥协同组织实施更加复杂,保障任务更加艰巨。其指挥协同着力于参战诸军兵种力量的整体发挥,这既是以整体合力制胜之必需,也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发展趋势之必然。  相似文献   

2.
城市进攻战役,具有参战军兵种多,作战范围广,攻坚任务重,战法多样化,独立分散作战多,战斗队形易破建筑物割裂,指挥协同困难等特点。据此,应建立适应城市进攻作战需要的物资储备;建立三军联勤的保障体制和支援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和补给手段;充分发挥高技术后勤装备的作用;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加强后勤力量防卫和通信联络;对部队实施快速高效的后勤保障,确保城市进攻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参战,既是人民战争的重要体现,又是夺取人民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为了在未来战争中更好地组织人民群众参战。很有必要就现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参战的特点,可能遂行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战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现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参战的新特点现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参战与过去将有很多不同。人民群众参战的组织领导将更加复杂。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战役、战斗主要在地面上进行,人民群众参战主要是参加一些地面作战,而且武器装备比较单一。因而组织领导比较简单。现在交战双方不仅要在地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战役,参战力量构成多元、战场多维,作战行动和样式多样,高技术武器装备大量使用,导致交战双方的对抗异常激烈,战役节奏快、物资消耗巨大,对战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使保障的内容不断增加,保障任务艰巨繁重。因此,尽快使战役后勤保障体系和能力与作战体系相适应,实现“保障有力”的总目标,是未来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联合战役的迫切要求。适应联合战役多种作战力量、多维战场空间整体作战的要求,提高战役后勤的立体综合保障能力我军未来联合战役,是一个集陆、  相似文献   

5.
忻口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对日军打击最沉重的一次战役,无论是作战时间、参战人数,还是战况之激烈程度,在华北地区都是空前的,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称抗战初期的四大战役。  相似文献   

6.
名扬中外的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大地上进行的一场战略大决战.这次战役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歼灭国民党军人数多的鲜明特点.战役双方共投入兵力140多万人,其中国民党军80多万人参战,人民解放军60多万人参战,另外,还有543万支前民工协同人民解放军作战.  相似文献   

7.
任志强 《国防》2002,(6):39-40
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我国民兵参战支前的能力和新的军事斗争任务来分析,民兵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可能担负的参战支前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配合作战 所谓配合作战,即在统一的部署和指挥下,民兵作为战役、战斗行动的组成部分,以自己的作战行动来配合、支援军队的作战行动。可担负以下四项任务:一是翼侧掩护。在部队的翼侧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梳理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进行的战役和战役规模的9次作战行动:包括运动战阶段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阵地战阶段的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战役规模的作战)、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包括金城战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役指导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1944年下半年,美国为打破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垄断优势,决定在菲律宾打开突破口,建立一个稳固基地,使之成为插入日本整体防御体系中的一把尖刀,以期重创日军,进而掌握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控制权。最终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将战场设定在莱特湾海域。这场以登陆与反登陆为背景的莱特湾大海战,参战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战役的强度和惨烈程度,都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此次海战,从10月24日开始,至26日基本结束,在东西600海里,南北2000海里的广阔海空域内全面展开,包括航母在内参战的各种作战舰艇达293艘,飞机多至1996架。从作战前期准备来看,日本的兵力部署、战役布势及作战实力,总体上要强于美军。但因为3封生死攸关的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基于地面目标群的陆战武器火力指数模型,该模型与作战时节(持续的时间)、所要达成的作战目的、火力打击距离(射程)、发射的弹药量、目标性质(重要性)及毁伤效能有关,便于计算陆军参战武器的个体火力指数和战役总火力指数,并且能够计算对应于战场目标分布、重要目标分布的相应距离上的火力指数分布,从而便于武器对目标分配的战役估...  相似文献   

11.
1953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了夏季进攻战役,这次作战曾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主要是:进攻之前的战术准备问题;各兵种在进攻作战中的协同问题;如何保证在冲击出发地区预先潜伏突击力量,以避开敌人猛烈的火力拦阻问题;如何巩固新占领的阵地,展开反复争夺问题;如何在敌人构成完整防御体系的战术纵深内,进行穿插渗透作战,分割包围敌人的问题;等等。为了保证这次作战的胜利,志愿军各参战  相似文献   

12.
1911年,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参战,时至今日,空中作战已经由最初单一的战场观察、通信联络、手枪对射、炮火校正发展为编队空战、远程轰炸、直接支援、空中阻滞、战役战略侦察、空投空运、特种作战等等多种样式。可以认为,航空兵的出现,不仅在战争史上揭开新篇章,使军事斗争进入三维空间,而且也改变了陆地战争和海洋战争的面貌。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由单一兵种作战发展为多军兵种合同作战,从而大大缩短了战役、战斗进程,模糊了前后方之间的界限。现代航空武器装备因高技术物化而带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空  相似文献   

13.
“合”的观念。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所有参战人员只有做到思想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保证各战斗要素有效地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的作战威力。一是“合心”。一体化联合作战中政治工作要保证所有参战人员在思想上“合心”,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统一官兵的思想,强化参战官兵联合制胜的意识。使官兵认识到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系统与系统、整体与整体的对抗,所有参战力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一作战单元都可能对作战全局起到决定性影响。要从思想上站在战略的高度,思全局、谋全局。服务全局。二是“合力”。确保自身在指挥体制、方式、手段等方面与军事、后勤、装备实现高度融合,建立起与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相匹配的政治工作指挥自动化系统。使政治工作与军事行动同步展开、全程跟进、联合作用,实现作战信息和官兵思想动态的全程掌握,作战命令和政工指示的同步下达,作战情况处置与组织人员调整的协同进行,军事打击与政治作战的联合实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扩大红军、参战支前、购买公债、借谷等多种形式,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筹措战争费用和筹集粮食等作战物资,为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党的群众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注入了新鲜活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战争史上,组织动员民船参与支援战争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万山群岛、一江山岛战役,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等,都动员了大量民船承担海上侦察、救护和运输等任务。实践证明,无论是一般技术还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只要有海上作战或濒海作战,就必须动员民船参战支前。当前,我国海防安全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特别是两岸尚未实现统一,台独势力日益倡撅,使用武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而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报道     
现代战争,组织指挥难度大,参战的军兵种多,团结协同要求高,战场空间广阔,参战支前的民兵多,作战观念、样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认为开展民兵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民兵"政治免疫力"。首先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强化民兵的政治信念。其次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增强民兵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再次要抓好根本制度的落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条件下的登岛战役防化障碍具有任务艰巨,保障困难,组织指挥、协同复杂等新特点。高技术条件下登岛战役作战目的的坚决性,作战手段的进攻性,作战保障的独立性,作战行动的连续性和快速性,对防化保障的快速性、有效性、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已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基本作战类型,只有大力弘扬集体主义,各军兵种作战力量才能够更好地围绕共同的战略性战役目标实现协同与合作。随着军队合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已成为基本的作战类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强调整体制胜、系统对抗,要求各参战部队彼此间高度协同,使作战能力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协同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发挥整体合力的根本保证,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生命”。能  相似文献   

19.
加强沿海地区作战的战役后勤保障研究,对搞好未来作战的后勤保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我海军后勤保障力量实际,对沿海作战的战役后勤保障特点、指导思想、原则、保障力量的组织以及加强保障能力应采取的措施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被称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这次战役的整个作战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参战的第15、第12军官兵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本刊首次公开发表秦基伟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的日记,既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也为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份难得的素材。为了使读者理解方便起见,编者按照上甘岭战役的进程,将日记分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