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环境法旨在制止不当军事行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对军事作战的作用日益凸显。筹划我军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部署,要认识环境法制对军事作战的决策部署、作战理念、装备保障等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省军区系统作为未来作战的重要后备力量,要更好地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必须针对信息时代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军事领域的新特点,突破传统思维模式,郑重在提高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下功夫。协调地方,依靠地方抓好科技强军,是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水平,提高打赢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军委江主席关于政治工作要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中 ,充分发挥“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重要作用的指示要求 ,切实提升政治工作的直接作战功能 ,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各项准备 ,我们紧贴联勤部队实际和未来作战任务特点 ,大胆探索“三战”学习研究演练的方法 ,取得了初步成果。一、着眼打赢使命 ,把“三战”演练切实摆上军事斗争准备重要位置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政治斗争形式 ,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 ,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对“三战”进行专门的学习研究演练 ,对我军还是个新的内容 ,对联勤部队更是个崭…  相似文献   

4.
深化心理战理论研究,尽快建立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我军特色的心理战理论体系,是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与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只有着眼发展,紧贴现实需求,讲究科学,培养人才,强化能力建设,才能开创我军心理战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作战与反恐怖战争已经成为新世纪军事斗争的新样式,它必然对各国军事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催化军事后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高潮。文章以前瞻视角,立足于我军做好未来不对称作战与反恐怖军事斗争准备与后勤保障工作,深入探讨了这个带有战略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炳文 《国防》2004,(7):29-29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扭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放松”和“扭住军事斗争准备不放松”的重要指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省军区来讲,就是要在努力探索信息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  相似文献   

7.
一、紧贴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切实加强对后勤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筹划领导。加强对后勤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筹划领导是党委的重要职责。党委要站在保障打赢信息战争的制高点上,把发挥后勤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一环,及早思考谋划。(一)坚持信息主导的思路。把信息主导的思想体现在发挥后勤作战功能的决策上,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信息化建设聚焦,加大基地保障、前出保障和精确保障建设力度,努力实现保障系统网络化、安全管理可视化、物资收发自动化、后勤装备方舱化、支援保障一体化的目标。在建设信息化后勤中推进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军事斗争准备是体系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为积极应对日渐复杂严峻的多种安全威胁、有效维护日益扩展延伸的国家利益边疆、加快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斗争准备的全域性、复杂性、实战性,要求加强系统筹划。要运用系统方法科学筹划、高效推进、全面落实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9.
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兴荣 《国防》2006,(7):15-15
加强国防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党、国家和军队的中心任务,着眼形势发展,围绕时代主题来开展。当前,要紧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军事斗争准备,突出抓好“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主题教育,真正形成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进步与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推进、人民安居乐业与国家长治久安相得益彰的局面。要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开展教育。突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鲜明特色,围绕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肩负的历史使命,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了解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态势,了解推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人武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实兵实战演练,锤炼了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战斗作风,培育了战斗精神,提高了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国军 《国防》2007,(2):61-61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是为实战服务的,编制工作必须着眼现代战争特点,紧贴作战需求,突出工作重点.一是预案编制要突出搞好战略物资储备.未来的军事斗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进程快、节奏紧、消耗大,对战争初期的物资动员保障能力要求高.预案编制必须紧贴军事斗争需求,做好战备物资储备编配工作.  相似文献   

12.
边境地区是未来反敌入侵的重要战场,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向。加强边境地区应急行动兵员动员问题研究,是当前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必须贯彻落实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着眼形势变化和边境地区应急行动特点,紧贴任务需要,抓紧实质性准备,扎实完成好边境地区应急行动兵员动员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军事斗争理论,为和平建设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人民战争的思想;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位置;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军队可以千日不战,不可一日无备。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按照打赢要求,坚持把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工作龙头。本期特稿"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系统工程",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因其具有的全域性、复杂性、实战性特点,需要加强系统筹划。作者精辟指出,"军事斗争准备既是战略任务,也是系统工程",要运用系统方法科学筹划、高效推进、全面落实军事斗争准备。运用军事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中遇到的问题,正是军事系统工程界把主题主线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加强后勤动员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仕林 《国防》2007,(12):14-17
后勤动员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后勤动员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适应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需要,适应作战后勤保障任务特点和市场经济新环境,突出重点,加紧建设,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后勤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6.
"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是相对"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而言的,它是指军队后勤为了保障打赢战争胜利,在后勤理论、后勤文化、后勤战略思维、后勤组织机制以及官兵的战斗精神、自身形象、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它们二者是互相依存、联系紧密、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搞好"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要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关系,要积极推进"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理论创新,要大力提高后勤官兵的军事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陈华 《国防》2012,(11):40
核心军事能力就是打赢战争的能力。新形势下,军分区系统要紧紧围绕大规模作战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军事指挥机关的职能作用,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大力加强地方军事工作。一要紧贴使命任务,寻求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按照"准备为实战、动员为打赢"的要求,结合辖区所处战略位置和战时担负的具体任务,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切实解决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大难点问题,全面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质量。二要抓住难点问题,强化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关节点。信息化指挥手段不  相似文献   

18.
姜异康 《国防》2005,(10):20-22
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发展,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认清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对增强整体国防实力、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搞好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我们一定要从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院校教育只有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才能为我军形成作战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才培养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做好人才准备,军事斗争准备才能落到实处。确立跨越式人才培养思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跨越式跃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部队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党委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抓好应急作战准备的紧迫感责任感;强化领导军事斗争准备的能力素质,切实提高抓应急作战准备的实际本领;端正工作指导,切实把应急作战各项准备工作抓细做实;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如期形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