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核心下属子公司,是四川省首家专业从事无人机反恐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军民融合企业。公司长期专注于低空、超低空探测及低空近程防御领域技术研究,是多型军用低空探测雷达和低空近程防御系统总师单位,作为一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市场前瞻需求牵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军民融合重大创新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和防空概念的改变、空袭战术技术和防空战术技术的发展以及防空兵器技术的进步,对研制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必须是能够适应世界任何地区局势变化的高机动、多用途、具有联网功能的防空系统。一、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新需求由于防空兵器以微波雷达作为主要的搜索、跟踪和制导传感器,受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为有限,而目标视线大角速度运动也给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超低空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可能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和防空概念的转变以及技术的进步对研制新一代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它必须是能够适应世界任何地区局势变化的高机动、多用途、具有联网功能的防空系统。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新需求防空兵器由于以微波雷达作为主要的搜索、跟踪和制导传感器,受其本身技术特点的限制,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极为有限,而目标视线大角度运动也给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超低空目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可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从而导致了低空空袭技术兵器的成熟和低空空袭战术的长足发展,也导致了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4.
红外警戒系统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低空、超低空飞行的威胁目标(导弹、飞机),红外警戒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迅速的近程防御与对抗武器装备。针对红外警戒系统的主要技术,提出了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分析了信号处理对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给出了一种红外点目标信号预处理方法和红外目标点迹处理方法,以及虚警时间、虚警概率、探测概率的关系;探讨了双波段数据融合技术并简述了系统的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珠海航展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展示了车载式“近程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最近该集团又进一步披露了该导弹系统的一些情况。近程超低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随进防空和阵地防空,能够有效打击低空、超低空来袭的敌武装直升机、攻击机、无  相似文献   

6.
对抗低空飞行器威胁的雷达对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现状、特征及对防空雷达的威胁为前提,主要论述低空补盲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气球载警戒雷达的低空探测性能及对抗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威胁的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低空/超低空突防作为现代雷达防空系统的“四大威胁”之一,对国家防御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和威胁。文章在阐述低空/超低空突防的发展历程、经典战役和主要武器装备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战术层面重点分析讨论了其技战术特点及对雷达防空系统造成的影响和威胁,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对抗措施。对深入理解低空/超低空突防和促进我国雷达防空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空目标探测技术是应对低空、超低空突防目标威胁的重要手段。在对低空目标探测影响因素和目标低空突防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克服地球曲率及地形遮蔽影响、抑制多径效应、角闪烁效应和复杂背景杂波4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低空目标探测技术,对典型的低空目标探测雷达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未来低空目标探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光电火控系统概述在防御战中,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①立体性进攻,敌方利用飞机和导弹从高空、中空、低空超低空、水下多层次多方位地向我方围攻;②敌方施放武器的距离,已从过去几十米、几百米延伸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⑧敌方反干扰、伪装能力有明显加强;④加强了低空超低空的突防能力。所有这些因素,给国家防御,特别是低空防御带来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10.
弹炮结合的防空武器系统,是将低空近程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通过共用搜索、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或火控系统而构成的防空武器系统,用于打击低空和超低空来袭目标。它是随空防斗争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综合防空武器系统,目前,已经成为现代防空的主要拦截武器之一。该系统有弹炮混编式、共用一个火控系统弹炮分置式和弹炮一体化式3种结合模式。其中后两种模式做到了技术和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弹炮结合系统综合了防空导弹射击精度高、射程较远和高炮反应快、火力密集、近距离毁伤概率大的优点,能对付低空近程内几乎所有的目标,是一种高性能防空…  相似文献   

11.
国外高炮射击指挥系统近期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是与“低空防御”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为此,首先谈谈“低空防御”及其对防空武器系统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大家知道,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镇压各国人民革命,常常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侵略战争。他们都特别强调对地面攻击的飞机,应具有高空高速突防和低空、超低空、亚音速突防的能力。在现在技术条件下,由于雷达技术的发展和防空导弹的广泛应用,国外一般认为,高空或中空突防是代价大而难以成功的,然而由于雷达存在盲区及武器不易跟踪和瞄准,为低空、超低空突防提供了机会。因此,美帝、苏修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空袭目标的特点入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外低空超低空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特点,介绍了国外该类武器系统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CLC-3型高架高机动雷达采用一维相扫阵列天线和MTD信号处理技术,探测距离大于60公里(RCS=1m~2),用于低空、超低空搜索指示,也可用于防空网的低空补盲。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无人机"蜂群"技术和作战特点,针对传统防空体系对无人机"蜂群"探测距离近、拦截效果差、无法攻击其投放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防御思想的低空近程反无人机体系构想,设想将新型反无人机导弹、激光武器、"捕蜂者"无人机、无线电干扰设备和多种探测传感器融入到现有防空体系之中,以此来提高现有防空体系对低空、小型、慢速、群目标的防御能力。该作战体系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未来反无人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立新 《当代海军》2008,(12):50-52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当时用于中低空防空作战的小口径高炮和便携式近程防空导弹是各自独立作战的。其中小口径高炮射速快、弹丸威力小,其单发杀伤概率低,对3000米外目标不能形成威胁:近程防空导弹与之相反,其射速快、射程远、单发命中率高,但有射击死角,对付超低空目标效果不好。若将两种武器集成在一起,岂不是会产生“1+1〉2”的系统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俄C-300、C-400作为远程地空导弹的"新秀",备受世人关注,但在俄罗斯的地空导弹家族中,TOP-M1近程地空导弹同样不容忽视。它是俄罗斯针对2000年后的空中威胁研制的新一代车载式野战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俄罗斯代号为9K331,北约代号为SAM-15。该系统采用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能有效拦截除战略弹道导弹外的一切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空袭兵器,包括高性能的  相似文献   

17.
高速机动反舰导弹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高速机动反舰导弹和舰艇近程防御系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反应时间和精度等主要性能指标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改进拦截体制、灵活快速反应、多模型建立、机动检测和识别及改进预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可为舰艇近程防御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军用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作为陆军的主战兵器之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程度方面作了论述,论述了便携式防空导弹是对付各种军用直升机的最有力的武器和手段,以及在低空、超低空防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应在充分发挥和改进现有装备的作用的同时,应重视和加强对新型号的研制工作,进一步开展高新技术在新型号上的应用预研,以适应2000年低空、超低空对空防御作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由于雷达存在低空盲区,并且低空和超低空的飞机回波易受地面目标干扰,以及现代飞机本身低空导航、轰炸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低空和超低空突防和攻击成为现代战术空军的主要作战方式。越南、中东以及印巴战争的实践证明,低空和超低空入侵的飞机一般在300米高度以下,通常在海面上为50米,平原地区为60米,丘陵地区为120米。对付这样的入侵目标,低空导弹目前尚存在不少问题,如低空死区;对突然出现的目标反应慢(一般为6至8秒);设备复杂机动性差;造价昂贵不易大量装备。而带有简易单炮火控系统的小口径高炮(口径在40毫米以下)对付低空和超低空目标,却显示了它的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低小慢"无人机对重点区域的低空安全威胁越来越大。针对国内外现有固定式和移动式防控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2个子系统有机集成于一体,充分弥补了各自的优劣势,并突破了多目标协同打击、远程协助打击等关键技术。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机场进行了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试点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打击以及远程协助打击能力。新型无人机防控系统的构建是对反无人机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索,对未来新型反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