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20世纪末印度的核爆炸震惊世界那样,最近几年,印军采取自行研制、联合开发、技术合作、引进购买等方式悄然做大导弹防御网同样让世人愕然。按照印军的方案:印度将建立以"箭"2反导系统和S-300反导系统为骨干、以"安泰"2500反导系统为中坚、以S-400反导系统为核心、以"蓝天"("阿尔什")和"特里苏尔"("三叉戟")反导系统为补充的、攻防兼备的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化不是直接杀敌的"利剑",但却可以催生出比利剑还强有力的"精神"。如果当代青年军人的文化生活都浸泡在《士兵突击》这般的影视作品中,浸泡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般的读书活动中,那么,他们就会把其间的好营养源源不断地吸收到精神世界中来、吸收到不断丰富的内心体验中  相似文献   

3.
交友要识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朋友,终生受益;一个不良朋友,贻害无穷。大家应当谨记:交友就是交命运。实际上,人性如水,交友重在识友。一、"墨水"朋友多交。朋友就像一本书,它可以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汲取人生智慧财富。历史上,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交结读书的朋友,养成勤学的好习惯,曾三次搬家选择邻居。古代贤哲说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  相似文献   

4.
背着伞包去跳伞的医生跳伞,是空降医疗队区别于其他野战医疗队的特有"名片"。空降医疗队员们对蓝天充满向往,可谁也没有想到,从白衣天使到蓝天舞者,竟是那样的艰辛与漫长。伞兵中流传着一句话"三肿三消,才上云霄",意思是说,在伞降地面训练中,只有双腿经受了从肿到消、从消到肿、再从肿到消的历练后,才有可能领取上飞机跳伞的通行证。地面离机姿势定型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 :“学则智 ,不学则愚 ;学则治 ,不学则乱。自古圣贤 ,盛德大业 ,未有不由学而成者。”学习 ,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而读书则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阶梯。江总书记讲过 :“学习 ,实践是成才的必由之路。”纵览古今中外 ,凡能成大器者往往都是那些嗜书如命、勤奋好学之人。读书 ,不同的人有不同方法 ,但归结那些学有所成者的读书方法不外乎是“三心”。即 :“雄心、苦心、恒心”。所谓“雄心” ,就是为理想而读书。俗话说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事”。古往今来 ,成大事者 ,大凡都是抱着远大志向去读书的人。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孔子到…  相似文献   

6.
问:请用三个关键词概述中国空军女飞行员(以下简称"女飞")。答:坚韧、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评:到位!驳:拜托,那是上个世纪用来赞美英模的流行语,关于"女飞",你们真正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7.
6月7日至12日,武警郑州市支队成功将数节车皮的国家重要物资安全从南京押运到郑州某目标单位。这些体形健硕、身手敏捷的押运队员,抬手即可百步穿杨,克敌制胜于穿梭的列车上如同家常便饭,长期的闪转腾挪让他们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夏如"烧饼炉",冬如"冰糕库"的闷罐铁皮火车厢里,睡在难以计数的"钱箱子"垒成的"金银床"上。艰苦的环境让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铁皮行李箱既当菜板又当餐桌,堆砌的塑料箱子既是床铺又是学习室,"烧饼炉"似的闷罐铁皮火车厢既是战场又是"家"。这几天,他们在比车外温度高7℃度、只有1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读书学习,生火做饭,执勤站岗之余写下了数篇日记,记录了被蚊虫叮咬的痛痒难耐,被高温酷暑"烤验"的历程,以及执行特殊押运任务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8.
正从当初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步入不惑之年的今天,从高山艰苦连队到城市机关大院,每每回想起初入军校时那次难忘的"获奖经历",我更懂得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有福同事,有难同当。1992年,我如愿考上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了蓝天方阵中的一员。那时候的我血气方刚、精力充沛,闲暇之余还经常写点东西,在学院的报纸上发表点"豆腐块",一时间在学院也是小有名气。平时在学员队人缘还不错,与上下级的关系也比较理想,加上我天生好强,所以总希望可以做出一点成绩让大家看一看。入学后,由于表现突出,我被学员队任命为班长,成为一名学员骨干。不久,学员大队通知要组织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蕴含在对应的汉字语源中。"战"字的声符"单"(鳄鱼类爬行动物)在无意识心理学中,为阴影原型,既是战争的破坏本原又是性冲动的能量,与生殖有关。"战"的音义为"接",指两性交接,表示结合,有政治统合之象。"争"的表义是争夺,其音义表示争夺双方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政治格局。政治的语源原型集中在"正"(政的初文)。正从一("口")从止,"止"(行军者)是战争攻伐的象征;"口"是土地、城邦和政治容器。"正"涵盖了"战"和"争",构成战争与政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志者,记也。志书属记述体。清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志书必须按照体例要求进行编纂。军事志亦是如此,必须严格按照《军事志编纂细则》规定的体例要求进行编写,同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横排到边"与"竖写到底"的关系军事志书的一个基本体例是"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基本要求是"横排到边"、"竖写到底"。  相似文献   

11.
在装备器材库,我抬头看见墙壁上时钟的显示时间。掐指一算,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发酸,眼眶不由自主地热了,因为离年底复员竟剩下120多天了!怎么这么快?驾驶16年的摩托雪橇啊,我怎舍得离开你们!我喃喃地念叨着。16年老兵的"无声战友"从入伍来到"黑河好八连"时的第一代国外进口的"开拓者"摩托雪橇,到第二代"暴风雪"、第三代"大森林",再到如今国产"极地狼";从当初的"雪上飞"到如今的陆地、冰雪"两栖飞";从原先的"重如牛"到今日的"快时捷",瞅着眼前整齐摆放的四代摩托雪橇,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全民阅读,需要在全社会养成人人读书的习惯,营造人人读书的氛围。军人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民阅读"中走在前列,有助于这一风尚的形成。现实中,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上了不少学、读过不少书,现有知识够用了。这一认识十分偏颇。一家国外机构提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南召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刘建国从长期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搞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时加强国防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他坚持"两手抓",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办实事,人武部党委连年被军分区评为"先进团级党委",他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务实书记"。  相似文献   

14.
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与地方,衔接国防与经济,关联平时与战时,必须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强化"四种理念"、搞好"三项融合"、处理好"三种关系",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一、强化"四种理念",理清国防动员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22,(2):76-77
一通"狂加关税",就逼停市场机制、扰乱全球供应链. 一张"实体清单",就把优秀企业排除出局、制造劣币驱逐良币的冤案. 一句"国家安全",就让项目瞬间泡汤、让投资者寝食难安…… 上述失德、反智、殃民"大举措",已成为"灯塔国"的惯常操作.国际社会震惊、迷惑、失望之余开始认清,美国既非自诩的"自由市场经济"典范,更谈不上计...  相似文献   

16.
兵团农牧团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任务?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更好地发挥好"三大作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有效途径之一。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推进农牧团场精神文明创建要在"四抓"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多读书,读好书,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成就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益和水平,真正做到读有所需、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却大有学问。要真正成为一名读书的明白人,必须克服"三疾"。一疾:藏而寡读,好买书喜藏书少读书。藏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但藏书不等于读书。当前出版业日趋发达,几乎到了想读什么有什么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一位中医专家自编一套"长寿口诀",内容如下:一贯知足,二目远眺,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六欲不张,七分忍让,八方交往,九(酒)薄烟戒,十分坦荡。知足常乐,为养生之本。"事能去之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做到知足常乐,一时、一事还不够,最好做到一贯知足。保持这一心态,自然长寿。"六欲不张"、"七分忍让",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所谓"二目远眺",既要有心理上的远眺,也要有眼睛保健上的远眺。心理上的远眺就是向前看,从  相似文献   

19.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即修身养性,对共产党员来说就是修养党性。修养党性,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实践证明,党员干部无论身居什么职位、肩负什么重任、面临什么环境,都要先读书养性,才能更好地为官执政。读书可以滋养思想。一日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三日不读书,心臆  相似文献   

20.
到院校学习,时常有人会问我在哪个学校读书?而我会回答在某某学院学习。读书不就是学习么?有什么区别呢?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我看来,读书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习要读书,而且非读书不可。正如有人讲的"聪明书打底","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增广贤文》有"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等。但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课堂上学,更多的要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人和事学。既要学字面上的东西,也要学书本以外的"无字天书"。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