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收复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陆军间进行的最大战役。日本陆海空军近47万人被聚歼,是日本战史上未曾有过的惨败。 美军主力进攻莱特岛和吕宋岛以前,首先对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的主要岛屿展开攻势,经过慎重调查研究,决定先占领贝留岛和莱特岛。 攻占贝留岛时美军付出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3.
高庆军  柴震 《军事史林》2016,(10):40-47
大国地位的确立往往由一场战争决定.对美国而言,这场战争是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通过战胜西班牙为拓展海外利益并进而谋求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对其以新兴大国姿态跻身历史舞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美西战争在菲律宾和古巴两个战场进行,其中,在马尼拉湾进行的菲律宾海战意义最为突出.此战不但巩固并扩展了美远东军事存在,而且标志着美海军可抗击强国海军编队的远洋作战能力形成.海战的美军指挥官为时任准将、后来成为美军历史上唯一拥有“海军上将”(Admiral of the Navy,俗称“六星上将”)军衔的乔治·杜威.  相似文献   

4.
笑点 《当代海军》2001,(1):45-46
1 1901年,威廉·麦金莱总统遇刺身亡,西奥多·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谁能想到,13年前他还是个海军中校,在海军部任次长。他在海军部当次长时,常常超越他的职权行事:提前一年就预测到了美西战争爆发,并积极筹划了这场战争;越过海军部长,擅自下令进攻菲律宾群岛,夺取西班牙在菲  相似文献   

5.
1942年 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在这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中,日本海军吃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败仗,南云忠一舰队的 4艘航空母舰在顷刻之间被击沉。这次大海战从根本上扭转了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战争胜利的天平终于倾斜到了美军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内外对这次海战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长期和彻底的反思后,认为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战指挥“一团糟”   (一)情报战先输一筹   日本军事分析家渊田美津雄认为,“美军提前发现日本的攻击计划,是日本失利的惟一最主要的和…  相似文献   

6.
1944年下半年,美国为打破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垄断优势,决定在菲律宾打开突破口,建立一个稳固基地,使之成为插入日本整体防御体系中的一把尖刀,以期重创日军,进而掌握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控制权。最终经过权衡利弊,决定将战场设定在莱特湾海域。这场以登陆与反登陆为背景的莱特湾大海战,参战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战役的强度和惨烈程度,都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此次海战,从10月24日开始,至26日基本结束,在东西600海里,南北2000海里的广阔海空域内全面展开,包括航母在内参战的各种作战舰艇达293艘,飞机多至1996架。从作战前期准备来看,日本的兵力部署、战役布势及作战实力,总体上要强于美军。但因为3封生死攸关的  相似文献   

7.
咨询园地     
读者叶成同学询问中途岛海战的情况。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里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便决定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战役目的是夺取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到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翼侧的安全,并诱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作为次要方向,以迷惑和牵制美军兵力。日本海军参战舰船达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65艘、潜艇21艘,编成6个编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5月中旬,美国通过破译日本海  相似文献   

8.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过去几个月中连战连胜,头脑开始发昏,天真地以为日本海军必将以压倒的优势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达到一举消灭美国太平洋海军主力的目的,日本又悍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进攻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另一个是美国北部国土阿留申群岛。为此,日军动用了比偷袭珍珠港大得多的攻击力量。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作战方案雄心勃勃:把整个舰队划分成6支独立舰队,发动一场连锁攻势,作战范围从马利亚那群岛延伸到阿留申群岛。 按照日本大本营海军军令部的综合分析判断,1942年5月上旬,日军与美军在中途岛的整个实力对比为4:1,美军处于劣势,无法与日军抗衡。如果攻占了中途岛,就取得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军的历次海战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1950年解放万山群岛,上百艘渔船给部队运送弹药、器材、粮食,还有100多名船员补充到海军舰艇。1974年的西沙海战,南海渔业公司的402、407渔轮,担负了战区的观察、抢救伤员  相似文献   

10.
闻舞 《环球军事》2010,(1):56-5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是日美两国海军的舞台,航空母舰在这里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无力阻止美军的进攻,几艘航空母舰损失殆尽,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更是少之又戮为了挽回颓势,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自杀式攻击,试图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抵消美军的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11.
犹如美国海军三巨头(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在《美国海军转型路线图》自诩的那样:美国海军对国防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近十余年来美国航空母舰对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贡献”也是前所未有的。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乃至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无—例外,全都派出大批的航空母舰作为急先锋或充当“撒手锏”,其最大出动量高达6艘。迄今记忆犹新的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又有新表现,海军航空母舰和海军陆战队的参战舰载机总数再创新高,达到了676架,超过美军全部参战飞机总数的一半,为美军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2004年,尽管伊拉克战场上的硝烟尚未褪尽,但  相似文献   

12.
战争进入第4个年头,双方实力越来越悬殊。通过3年的较量,日本战败已成定局。 太平洋上日军最前线的各岛屿都处于盟军空军的猛烈轰炸之下,像砧板上的肉一样,随时都有被盟军吃掉的可能。 为了攻破日本防卫本土的大门,盟军决心攻克马利亚那群岛。 马利亚那群岛是绵延400多公里的弓形群岛,是日本“绝对国防圈”中的一个关键性链环、日本本土的南部屏障。 4月23日,美航空部队开始对马利亚那群岛进行空袭。 迎战美军的是日本第1机动舰队,由小泽治三郎任司令官,共有两个战列舰分队、3  相似文献   

13.
张晓军  陈宇  张京 《环球军事》2008,(18):60-62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潜艇性能和装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欧美各列强之间的海战日趋频繁和激烈,潜艇的作用逐渐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战和反潜战达到了空前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仅德国海军在战争中就先后建造了300多艘潜艇。整个战争期间,英德交战双方潜艇共击沉作战舰只190多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16艘,击沉运输船5800余艘,约1400多万吨。交战国海军共损失潜艇265艘。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走向终结的一个重要决策是美军决定进攻菲律宾。起初,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拟把台湾作为最后进入日本本土的主要基地。从战略意义上看,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平时期曾经在菲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为加强本土防卫,划定了一个以日本本土为中心,以菲律宾、台湾、冲绳及小笠原群岛为马蹄形防卫圈的“绝对国防圈”,以对抗美国的进攻。就台湾所处的位置而言,它是这个“国防圈”的关键环节。1944年9月,美军席卷了马里亚纳群岛,攻克了关岛、塞班岛以及蒂尼安岛后,建立了出击日本“国防圈”的前哨基地。随后,美军放弃了登陆台湾的计划,把突破点选择在了菲律宾。为了顺利实现在菲律宾的登陆,美军对台湾及冲绳发动了牵制性的袭击作战。1944年10月,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群自花莲东海岸外蜂拥而至,与日机在台湾空域展开了长达5天的“台湾空战”。  相似文献   

16.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24-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其南进的中继站,而且还作为其掠夺南洋军需物资回运日本本土的转口港。可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的态势,随后美军展开的越岛作战,使日本精心构筑的从硫磺岛、日本本土、冲绳群岛、台湾到菲律宾的“绝对国防圈”,迅速变成了前线。  相似文献   

17.
“神风”乍起进入1944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战争局势对日本愈加不利.特别是在太平洋海战场上,日海军更是连连受挫,节节败退。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日海军遭受自发动战争以来第一次挫折;6月的中途岛海战,日海军遭到惨败;10月的圣克鲁斯大海战,日海军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点胜利,但其航空兵却为此元气大伤;在11月的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日海军大败而归,盟军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在随后的俾斯麦海海战、库拉湾海战,布干维尔海空战、吉尔伯特海空战、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海军无不以惨败而告  相似文献   

18.
在3月20日打响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大型航空母舰再次领衔担当重任,成为战场上的“明星”。然而,谁会想到,就在2002年,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执意要裁减美军现在拥有的12艘大型航母。甚至连美国一些海军高官也认为,这类“老式”武器易受到攻击,已经过时了,并在美国海军内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大型航母虽然证明自己依旧老当益壮,大有用场,可对它的前途,美军还是感到有些犯难。  相似文献   

19.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次重大转折战役。战役中,美军以击沉日本4艘主力航母的巨大胜利,为珍珠港事件雪洗了灾难,而且以不可逆转的优势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主要得益于情报的截获和成功破译,胜负在开战前就已定局,难怪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在战后总结时说:在距战场1000海里的我的地下室里,已经筹划好了战局。  相似文献   

20.
(一) 工业动员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现代海战是高技术战争,平时军民双方的技术储备和战时的工业技术动员是提高作战效能、减少战斗损伤、缩短战争持续时间、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现代海战是合同战,除海军和其它军兵种参加外,商船队也是海军舰队的重要补充兵力,没有一支训练有素和有改装预案的商船队,就不可能在现代中等规模的海战中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