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分析空间战场可视化仿真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个二维态势及三维战场一体化显示的可视化仿真系统.采用了战场环境、作战武器平台及作战特效的动态匹配与生成技术、动态窗口及视点管理技术、二维态势与三维场景一体化显示技术,在以上几种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空间战场可视化仿真系统.作为分布仿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一体化视景仿真系统直...  相似文献   

2.
舰炮防空是水面舰艇自防御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围绕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舰炮防空战法研究的内容,给出了舰炮防空战法可视化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其中的防空弹道仿真、反舰导弹弹道仿真、海浪水文气象环境仿真、战场焰火和爆炸效果仿真及舰炮防空战法仿真中实时碰撞检测的基本方法和优化技术,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在PC机上进行了实现.最后给出了舰炮防空战法的可视化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数字仿真系统,以某防空导弹攻击其典型目标为例,对引信、战斗部和目标的作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GL的引战配合数字仿真可视化实现方法,从而更直观地显示出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引战配合效果以及对目标的毁伤程度.为日后进一步提高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提供了参数依据,在提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生成兵力(CGF)技术在水面舰艇编队智能化生成和仿真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水面舰艇编队CGF物理模型人手,研究了水面舰艇单舰及战斗编队、舰载直升机和潜艇等兵力的仿真,实现了CGF兵力在执行各种作战任务过程中的所有战术动作仿真,重点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的攻击、防御智能决策和软硬武器的智能化仿真,包括导弹、鱼雷、深弹、电子对抗和水声对抗器材等.通过在舰艇作战仿真训练系统的应用,表明CGF对提高水面舰艇编队兵力生成和仿真的智能化程度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分析、作战使用方法研究和训练平台实用性不强的现状,采用复杂电磁环境生成技术,运用电子对抗作战使用理论,结合系列研练电子对抗反导积累相关数据,建立电子对抗仿真模型,实现仿真系统控制、复杂电磁环境接收与生成、三维海战场环境仿真显示、多型电子对抗显控界面仿真、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效能评估、舰艇电子对抗仿真训练成绩评定等功能,研制贴近实际的复杂电磁环境水面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仿真系统,以充分发挥舰艇电子对抗装备的作战潜能。  相似文献   

6.
以装甲装备战损仿真的问题特征为牵引,提出了基于Agents/Space框架的装甲装备战损仿真模型,包括:利用Agents技术刻画弹药的行为和穿甲后效,将装备模型虚拟为系统环境(space),通过Agents与环境的交互来研究战场环境下弹药对装备的毁伤作用,并选用MASON仿真平台开发了仿真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视类的导弹飞行训练仿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飞行训练仿真器的研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GL可视类的视景仿真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过程,主要由数据库、基本设置、交互控制、纹理、三维模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通过运算过程得到可视化仿真部分,解决了仿真过程中一些视点变换、姿态控制、场景变化、仪表仿真等关键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龙汉 《国防科技》2004,(6):25-26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发了科研分析手段的革命,抢占三维可视化技术研发的制高点是我国学术界的紧迫任务,本文简要叙述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列举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作者的开发实践介绍了某三维作战仿真场景的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OpenGL在舰艇实景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舰艇仿真是舰艇设计尤其是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OpenGL是当前技术最先进的三维图形API之一.文中使用3DMAX建立艇体模型,使用贝赛尔曲面元构造方法给关键点计算插值,并结合OpenGL中的图形绘制、纹理指定、动画计算等效果实现舰艇航行时的状态与海面环境的仿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演示、检验和评估,是研究信息化战场火力与指挥控制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基于MAS的仿真方法,把火力战系统的内部组元直接映射成相应的Agent,研究了基于MAS的火力战仿真建模过程,提出了基于MAS建模的火力战系统总体框架与工作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火力战Agent的定义与工作原理,为未来信息化战场火力战相关项目技术演示提供平台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亚超结合反舰导弹控制规律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海战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海战对反舰导弹的性能需求,提出了亚超结合反舰导弹是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分析了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并对未来亚超结合反舰导弹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选取作了研究分析,最后提出了亚超结合反舰导弹设计的主要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作战仿真领域,由于水下战场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水下作战对抗的复杂性,构建具有水下战场实景态势展现以及水下作战对抗演示分析等功能的仿真系统始终是一个难点问题。基于现代海战条件下水下对抗的应用背景,设计实现了海洋水下战场态势仿真系统,给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功能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案,并对系统的开发部署进行了具体实现,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对水下战场实景态势的高精度仿真,可作为海洋水下战场实景态势的演示分析研究平台和水下作战对抗的论证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观综合评判的作战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信度是作战仿真的生命线,对作战仿真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进行校核、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VVA)是确保其可信度的重要途径。合适的评估方法是进行可信度评估的前提条件。在全面分析与比较已有可信度评估方法基础上,针对作战仿真可信度评估中突出主题专家作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观综合评判的可信度评估方法,重点设计了基于专长权的主题专家权重定量计算方法。这些方法都被应用于"××作战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评估工作中。实践表明,本文的研究对于作战仿真系统等复杂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评估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化海战下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的迫切需求,面向作战使用人员(作战视图)、科研院所对抗技术研究人员(技术视图)和装备研制机构及相关技术人员(装备视图),采用数字仿真技术与注入式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个以导弹攻防体系对抗装备(或技术手段)的功能数学仿真模型为核心,以直接信号注入技术为仿真验证手段的反舰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为反舰导弹的作战使用和电子对抗战术运用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研究与训练平台.  相似文献   

15.
真三维显示技术在战场可视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战场可视化对现代战争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战争对战场可视化的新需求,并提出真三维显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体素的三难显示技术.显示效果既具有心理景深又具有物理景深,是战场可视化技术的突破性解决方法.概要介绍了真三维显示技术,描述了真三维显示技术在战场可视化系统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需求及ABMS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战争系统与一般的物理系统相比,建模与仿真条件、要求与过程有着明显差异。在论述战争系统及其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战争系统一般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将ABMS方法应用于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验证了其对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复杂影响,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模型,对非对称作战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学解释;给出了Multi-Agent的系统结构,在EINsTein仿真平台中设置了指挥决策Agent、态势感知Agent、通信协作Agent和作战行动Agent,以此模拟作战要素在非对称作战中运用的主要功能,进而演示非对称作战的过程,获得非对称作战的仿真实验数据;仿真模型描述了多要素影响下作战体系的突变现象;通过作战目的的实现和高倍增的作战效果,实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特点,在充分吸收目标中心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构想,论证了目标中心战应用于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可行性,并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着重对目标中心战理论中的“侦-控-打-评”作战过程进行适应性改造,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主要环节,包括态势评估,目标选择与分配,航路规划,协同打击和效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19.
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英文缩写为VR)技术引入到导弹作战对抗模拟研究中,提出了导弹作战对抗模拟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