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反潜战在美国海军的海上作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美海军对其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主要作战方式由在海上的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将主战场由远洋转变为沿海地带,这对美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所使用的反潜装备必须要能够在浅水及沿海区域环境噪声强烈、声学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地对付新一代“安静”型  相似文献   

2.
反潜战在美国海军的海上作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美海军对其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主要作战方式由在海上的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将主战场由远洋转变为沿海地带,这对美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所使用的反潜装备必须要能够在浅水及沿海区域环境噪声强烈、声学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地对付新一代“安静”型  相似文献   

3.
轻舟 《当代海军》2005,(9):46-49
据美国《海军时报》等媒体近日报道,瑞典海军“哥特兰岛”号常规攻击潜艇日前抵达美国圣迭戈北岛海军航空站,开始充当“假想敌”,协助美海军苦练反潜作战。美国海军认为,未来战争中,对手将通过部署噪声较小的柴电潜艇的方式,阻止美军进入至关重要的沿海战略地区。这些海底深处“寂静无声”的杀手,很难被发觉,美军舰艇极有可能经常会成为敌军鱼雷的攻击目标,海军作战部队在沿海水域的自由出入将变得非常困难。为应对未来战争和潜艇的威胁,近年来,美军急于提高其在亚太地区海域的反潜作战能力。为提高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反潜作战能力,不仅租借外国潜艇苦练反潜本领,还出台了一份名为《增强反潜作战能力》的机密调查研究报告,并专门成立了太平洋舰队反潜作战司令部加强反潜作战协调与组织,研究制订了一项新反潜作战概念以更新反潜作战理念,并积极研制一种新型海上反潜侦察机,美海军的一系列行动证明其正在亚太打响一场反潜战。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美海军失去了能履行远洋作战的强大的对手,美海军决定进行海洋战略的进一步调整,由以远洋作战为主转变为以濒海作战为主。在这转型期间美海军不断建造各种滨海作战舰艇,满足新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未来反潜战网络化、协同化的趋势,基于新型通信技术,描述了反潜网络的工作原理及所用通信技术的性能特点.对信息化海战中的各传统反潜平台,给出了基于反潜网络的典型协同反潜作战模式.新作战模式表明反潜网络充分利用了反潜平台对目标的观测能力,加强了反潜平台的远距离侦察引导和早期预警,从而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引导截击,大大增强了单平台作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型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虽然具有航程、航时、速度等多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巡逻飞行和盘旋等待上面,实际作战能力的发挥有限,且效费比也较低。若发展一型速度和岸基涡扇动力固定翼飞机相当,作战半径大、抗浪性能好、且具备水面持久驻留和低速巡航功能的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则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型水陆两栖反潜飞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对其在应召反潜、检查反潜、巡逻反潜和持久威胁组网式反潜中的运用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利用可在水面起降和长时间驻留停泊的特点,以大型水陆两栖为平台的反潜飞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航空反潜作战的有效性,还能极大的降低运行成本,对增强海军中远海作战能力和体系化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潜作战是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详细讨论现代反潜作战中主要的武器平台及对我潜艇作战的影响,提出了我军在未来可能的反"台独"作战中潜艇作战的3种主要战法.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逼出了新概念反潜战大致可分为大洋深海区作战和沿岸浅海区作战两种类型。冷战后,由于美国海军积极推行“由海向陆”的海上战略,其舰艇活动的区域已从大洋深海转向沿岸浅海,因此,沿岸浅海区反潜作战对美国海军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然而,美国海军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在浅海区域的作战优势并不明显,担负反潜任务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安装的各种声纳主要是为执行深海搜潜任务而设计的,大都是低频大功率型,浅海区反潜效果较差。而对手的常规动力潜艇在近、浅海区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的科学性,提升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规划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策论的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方法。首先推导了反潜机搜索条件下的潜艇生存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潜艇打击能力、进攻目标价值等因素,构建了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maxminmax模型,给出了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兵力部署maxminmax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应用典型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舰载反潜机反潜作战提供量化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德海军研制成功最实用的潜射防空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明 《当代海军》2008,(12):53-55
21世纪潜艇在濒海隐蔽作战和特种作战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水面舰艇普遍搭载反潜直升机后,海水已变得更加“透明”,潜艇面临的非对称威胁越来越大。潜艇急需行之有效的对抗方法和武器系统,美、俄、英等国很早以前已开展潜空导弹的研究,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潜空导弹研制,但因资金问题和美国海军自认为占据海上绝对制空权、又是远洋深海作战而搁置了该种导弹的后续研制。  相似文献   

11.
编队护航HVU协同反潜作战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代HVU编队护航反潜作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潜能力HVU相关度”的概念,分析了反潜兵力所承担的反潜作战任务的重要程度、反潜兵力本身执行反潜作战任务的能力和反潜兵力反潜作战任务完成情况对HVU安全的影响等,建立了“反潜能力HVU相关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战场舰艇反潜作战行动的特点,为增大反潜作战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舰艇搜索突击群有效搜索带宽度为主要因素以及其他诸如概率参数的相关要素对反潜搜索能力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反潜搜索能力和最佳作战行动效果。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为海战场作战行动的模拟仿真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海上岛国,日本在发展海上兵力方面不遗余力。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已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强大反潜护航作战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精干部队,是目前亚洲乃至世界上实力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海洋环境对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效能的影响,在分析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样式和武器装备构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洋环境对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效能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和函数关系模型。以直接警戒区反潜作战效能评估为例,引入B样条函数,建立海洋环境要素与海洋环境影响指数之间的映射函数模型,得到影响评估的量化结果。该结果基本反映了海洋环境对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文哲  宋佳平  刘林宇 《国防科技》2018,39(3):069-071,095
本文分析了反潜无人艇在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夺取水下空间控制权中的现实军事需求,对反潜无人艇担负的作战任务及典型作战模式进行研究,并针对任务实际提出了反潜无人艇的能力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岛战争期间,英军对阿军实施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联合海上封锁作战,为最终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封锁作战的丰富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5点: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灵活的封锁策略,是联合海上封锁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实施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保持指挥体系的畅通、高效;封锁兵力运用得当,注重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充分发挥先进武器装备的主导作用,以此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英国海军的建设方针有误,致使远洋作战能力不足,防空、反潜能力较弱,战争中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海军》2007,(4):64-65
美海军负责中国情报研究的高级情报官斯科特·布雷指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以及实施反潜作战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中国领导层特别关注其潜艇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军方也将更多的工作放在了潜艇部队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欧洲国家的新型航母开始服役,以及鉴于“谢菲尔德”号在马岛战争中被击沉和美海军的‘斯塔克”号在两伊战争期间遭受重创的教训,欧洲部分国家对舰载防空武器系统的重视和投入开始不断上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合作开发的舰载防空系统——“主防空反潜导弹系统”(PAAMS),将装备法国、意大利的“地平线”级护卫舰和英国的45型护卫舰,主要用于防空和反潜作战。  相似文献   

19.
谢立 《现代舰船》2012,(6):18-21
反潜作战是确保海上交通线安全乃至力量投送的先决条件。陆基固定翼反潜飞机的出现,再次清晰地表明,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洋。反潜机如何反潜?茫茫大海上,要找到一艘潜入海中的潜艇是非常困难的。对潜艇的打击程序可细分为探测一识别一精确定位-发起进攻。所谓探测是指将可能的目标定位在某个区域内,然后对其进行识别,也就是确定发现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国之间海上军事演习忆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然而,两个国家长达11年的合作共同打造一块“反潜作战的盾牌”,在世界上却并不多见。2004年3月7-19日,印度和新加坡两国海军在印度西南部的科钦港外海,举行第11次年度联合反潜作战演习。在最近的这次演习中,印度海军派出潜艇“沙尔其”号、导弹护卫舰“恒河”号、近海巡逻艇“勇敢”号和“竭力”号参加了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