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空间对地观测系统效能评估常采用底层指标加权聚合的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且无法反映不同层次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利于后续的方案优化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FT和BN组合的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VFT和BN的效能评估流程和空间对地观测系统效能指标体系,以及时性效能指标为例,说明了该系统顶层效能贝叶斯网络的设计及其计算过程,提出了基于VFT和BN方法的效能指标计算步骤,并辅以案例验证该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是解决武器装备建设的有效性问题,明确目标武器装备价值是武器装备需求分析的前提.借鉴VFT思想,提出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一种新思路,以此提高武器装备需求分析质量.首先,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特点,引出武器装备需求体系的概念;与武器装备需求体系相对应,提出以"作战任务-功能指标-性能指标"为框架的武器装备需求价值模型,并给出武器装备需求描述模型;最后,提出基于价值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过程,给出了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3.
体系结构方法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体系结构方法缺乏明确定义和一致理解、难以指导实践的应用现状,详细阐述了体系结构方法的定义及本质、体系结构框架指导体系结构开发的作用,讨论了描述体系结构产品的不同建模方法以及支持不同体系结构框架的体系结构开发过程,详述了体系结构方法在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并说明了体系结构开发工具在体系结构方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体系结构方法进行总结,说明了其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导武器命中精度估计方法和检验方法存在的联系以及原理性差异,对两种命中精度评定方法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从双方风险角度研究了小子样条件对命中精度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的影响,明确了提升命中精度评定准确性的手段;在分析命中精度指标与检验方法关系基础上,通过将双方风险与区间上界估计方法进行比较,明确了命中精度指标为备择假设的检验方法;从双方风险层面进一步分析了区间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对于区间估计方法和检验方法,通过合理调整置信水平参数和检出比参数,能够实现两种方法双方风险的一致性,但两种评定方法理论基础不同,进行精度评定会存在评定结论不一致的现象,该现象出现概率与制导武器自身精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指导军队建设的过程中 ,站在战略的高度 ,运用系统综合集成的方法 ,注重广泛的实践 ,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 ,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系。这一方法体系 ,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领导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短波信道传播条件复杂,缺乏相关成熟方法和模型的现状,对当前国内外现有超短波信道模型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归纳。简单介绍了超短波传播特性、信道参数以及现有模型,重点梳理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用于超短波信道建模的方法。然后,针对基于随机传播图理论的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基于信道参数的模型验证方法。最后,针对不同的超短波应用条件,对相关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逆向和正向筹划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主要作战筹划方法,研究了各种作战筹划方法的发展、原理及特点,探索了信息化作战筹划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并展望了一体化联合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模型估计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模型方法是一种混合估计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估计方法而言 (例如 Kalman滤波 ) ,它特别适合于具有未知变参数或变结构系统的研究 ,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回顾了多模型方法的发展过程 ,对现有各种多模型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武器装备需求分析中存在的流程不规范和方法不明确等问题,基于体系结构框架思想,提出了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构建了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框架,规范了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流程,研究了武器装备需求分析的不同环节及其方法,并以陆航武装直升机编队遂行超低空“蛙跳”式对地火力攻击为例,验证了基于体系结构框架的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标选择理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代战争特点和要求,给出了适合不同目标系统的6种打击目标选择理论,即重心效应理论、链条效应理论、瓶颈效应理论、连累效应理论、层次效应理论和组合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针对不同类型目标,给出了6种方法,即非线性规划方法、集合论方法、矩阵方法、群落型方法、网络型方法和塔型方法,基本涵盖了远程攻击武器目标选择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