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用于区分服务路由器的crossbar调度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宽带路由器一般采用crossbar交换开关。Crossbar交换开关对QoS (QualityofService)的支持十分重要。提出一种支持IETF区分服务 (DifferentiatedService)服务模型的crossbar调度算法———OSP (OutputSerialPolling) ,该算法带宽利用率高 ,支持报文优先级。与目前存在的同类算法相比 ,具有硬件实现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软件集群路由器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集群路由器的研究现状,而后提出了软件集群路由器的两个参考模型:SCR-RM(software-based cluster router reference model)和PCR-RM(parallel cluster routing reference model),给出两个参考模型的具体描述。这两个参考模型将为集群路由器的后续研究提供参照系统、实验系统和IP流处理场景。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POP组网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部署SPR(Single POP Router)路由器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提出了异构路由器的聚合交换技术,可以将POP中的多个异构路由器以集群的方式实现一个规模更大的SPR路由器,具有降低组网成本、保护现有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交换效率等优点。给出了聚合交换技术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无缓冲路由器由于不需要缓冲器而成为片上网络低开销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无缓冲路由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单周期高性能无缓冲片上网络路由器。该路由器使用一个简单的置换网络替换串行化的交换分配器与交叉开关以实现高性能。虚通道路由器与基准无缓冲路由器相比,该路由器在TSMC65nm工艺下可以以较小的面积开销达到2GHz的时钟频率。在合成通信负载与真实应用负载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路由器的包平均延迟远小于虚通道路由器和其他无缓冲路由器。 相似文献
5.
LS-DSP是用于航天图像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内部的协处理器由处理元PE阵列构成。路由器则是实现PE阵列网格互连的专用部件,也是操作最频繁的部件。如何降低处理器功耗,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LS-DSP路由器的电路进行门控时钟的低功耗设计改进,并以算法为例进行了控制、执行过程功耗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结构的路由器降低功耗76%。 相似文献
6.
TCP流是网络中主要数据流,TCP协议处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知网络内部复杂特性,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对于路由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TCP协议处理机制,在分析TCP协议加增倍减的拥塞控制模式对报文缓冲的影响和TCP流保序性要求对报文处理的影响的基础上,对路由器的设计中报文缓冲和报文分配等关键问题提出了TCP友好的解决方案。TCP友好的路由器设计有利于提高路由器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线路传输速率的快速提高,报文线速转发面临极大挑战。基于并行处理技术,提出分布式并行转发引擎结构,实现高速报文转发。针对并行转发引擎负载分配问题,设计AHDA(Adaptive Hashing DispatchAlgorithm)算法,该算法为综合考虑负载均衡和报文保序提供支持。模拟结果表明,AHDA算法均匀分配负载,保证很低的报文乱序率,对网络处理器规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应用聚类技术检测网络入侵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聚类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处理不带标识且含异常数据样本的训练集数据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对网络连接数据作归一化处理后 ,通过比较数据样本间距离与类宽度W的关系进行数据类质心的自动搜索 ,并通过计算样本数据与各类质心的最小距离来对各样本数据进行类划分 ,同时根据各类中的样本数据动态调整类质心 ,使之更好地反映原始数据分布。完成样本数据的类划分后 ,根据正常类比例N来确定异常数据类别并用于网络连接数据的实时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有效地以较低的系统误警率从网络连接数据中检测出新的入侵行为 ,更降低了对训练数据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操作系统是紧靠硬件的基础软件,它既是应用软件安全的坚实基础,又是硬件不安全因素的屏蔽器.在操作系统安全隐患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信息保护、空间域保护和时间域保护等增强操作系统安全性的几种方法,以提高嵌入式系统抗击系统本身缺陷或敌方恶意攻击等安全威胁的能力.上述几种安全保护技术已在嵌入式Linux中进行验证,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路由器是互连网的关键设备,路由器自身的安全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举足轻重。作为安全网关,路由器保护内部可信子网与外部系统的通信。本支深入分析路由器及内部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介绍基于路由器的关键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分组到达路由器的时间间隔不断缩短,对路由器处理分组的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分组调度算法,如WFQ,由于性能和可扩展性等问题,难以在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中实现。为此,提出了分组非精确调度技术,在不影响应用QoS的前提下对经典的调度算法进行修改,通过简化硬件设计提高调度器的服务能力。模拟分析表明,采用非精确调度技术的SLQF算法的延时特性与传统算法LQF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Honeypot系统是构建一个跟实际系统类似的网络陷阱,成为现有网络安全体系的重要补充手段。它可以诱惑攻击者将时间和资源都花费在攻击Honeypot上,从而保护真实工作系统免于攻击。它能监视和跟踪入侵者,收集入侵者的信息,以分析系统所面临的威胁,研究入侵者所用的入侵工具、策略和动机,在网络安全中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是现有安全体系的重要补充。文章分析了构造Honeypot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对Honeypot的实现软件进行比较,并指出了Honeypot系统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不断加重,不经意的 疏忽便有可能遗留下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网上黑客教程和千余种入侵工具随手可得,因此 网络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的手段。入侵诱骗技术是网 络安全中的一个新兴的领域,是对现有的网络安全体系的一次重要扩充。结合校园网络平 台,将入侵检测和入侵诱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入侵诱骗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具体实现,并详 细阐述了入侵诱骗系统的中心管理端和网络代理端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误报大大降低了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用性,利用报警日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降低误报率的方法之一。提出了威胁路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因果关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利用网络的背景信息,发掘报警日志记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降低误报率。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并可用于辅助分析网络入侵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网络入侵检测的快速规则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指出现有规则匹配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规则匹配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非精确匹配技术,缩小入侵分类的检测范围,达到快速匹配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安全性要求设置不同的门限值,该算法可用于预测适合不同门限值的可疑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