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12,(7):4-4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区成功进行7000米级海试的最后一次下潜试验,下潜最大深度达到7035米。“蛟龙”7000米海试达到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工作深度,完成了下潜预定的坐底、水体取样、沉积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摄像、照相、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标志着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海洋深潜器分探险型和作业型两大类,我国的"蛟龙"号属于作业型深潜器,它创造了世界同类型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的最新纪录。今年6月24日,是值得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在距离地面343千米的浩渺太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手控交会对接。同一天,我国"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平面以下7020米处坐底,成功完成系列科学考察,创造了世界同类型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李万顺  赵岩 《环球军事》2012,(13):30-30
人类—直怀着“上九炙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载人航天器和深海载人潜水器正是人类探索太空和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神舟”9号载人飞船载着两男一女三名宇航员飞上蓝天,奔向在天宫等候261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  相似文献   

4.
2013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中国深度刷新至7062米,一个个新记录,一次次海试.使“潜航员”这一新兴职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3年7月,我国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选拔工作正式启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6名潜航员,其中包括2名女潜航员。这是我国首次选拔女潜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一次选用女潜航员。  相似文献   

5.
<正>50米,300米,1000米,到今年的3759米,这是全国50多家科研单位10年攻关的结果,这样一个深度,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敲开深海神秘之门上天、入地,深潜被喻为人类的3项极限探索。8月26日,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03分的纪录。  相似文献   

6.
前进是他们的方向,深蓝是他们的坐标。正是蛟龙团队所有成员们对于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支撑着他们奋力拼搏,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相似文献   

7.
数字     
《现代舰船》2012,(11):8
10次截至日前,中国首艘航母平台16号军舰已经完成了10次海试。交付前海试次数极有可能定格在这一数字。300米日前,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提升,也使我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8.
"神舟"飞天,"蛟龙"探海。"上天入海"这个让亿万中国人心潮澎湃的梦想,在这如火的六月奇迹般同时圆梦。"神舟"、"蛟龙"今天的突破离不开长期以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也离不开无数军工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与智慧。接连在空间对接与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是军工人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拓展生存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创造了“中国精度”;120吨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开辟了“中国高度”发展的缩影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刷新了“中国深度……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就,是国防科技工业十年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2,(12):44-45
20世纪末至今短短十几年来,航天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3759米、4027米、5000米、6671米……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蛟龙"号的每一次探海,都在刷新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记录,报告着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喜讯。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汇集的——  相似文献   

11.
80年来,人民军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型战机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以及民口配套的完整体系,为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7):17-17
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本航次计划用时103天,分三个航段进行,分别为在南海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试验,在东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有关区域分别进行考察试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独立完成海上试验的大深度载人潜水装备,于今年4月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在世界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中,它  相似文献   

13.
眼下,嫦娥二号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突破7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它用矫健的身姿,绽放出生命的绚丽——依然向前翱翔的嫦娥二号,是我国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它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试验验证成果,突破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创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新模式,系统性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与特色的深空多目标、多任务探测器和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中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第3个飞入拉格朗日点、第4个开展小行星探测的国家。创造性的跨越,让中国深空探测的臂膀伸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与展望     
《中国军转民》2012,(12):1-1
2012年一页即将翻过,2013年翘首走来。辞旧迎新,感慨颇多。2012年是国际科技工业不平凡的一年,大事、盛事成就年度亮点:“神九”飞天、“蛟龙”深潜,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梦幻成真;中国航母服役……这一个个饱含着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全体人员的心血和汗水的重要成果,都是国防科技战线向党的十八大献上的厚礼。  相似文献   

15.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航天员景海鹏镇定准确的指挥,刘旺精准的操作,刘洋脸上展露出的女性特有的灿烂笑容这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都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记忆里。从1992年确定"三步走"战略至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整整20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6.
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之后,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50米,300米.1000米,到今年的3759米,这是全国50多家科研单位10年攻关的结果,这样一个深度,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载入深潜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亿万女性出征太空,为此我感到无上光荣执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我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应有的贡献。——刘洋6月16日,神舟九号载着三名中国航天员奔赴太空,这是中国人的第四次太空之旅。在这次任务中,中国女航天员刘洋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并迅速成为新闻焦点。中国首位飞天女英雄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铸造的?她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她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刘洋家。"一张"奇特"的书桌在刘洋家,记者一眼看到了一张"奇特"的书桌,这张蓝色油漆的木质书桌,"奇特"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桌面只有大约10厘米宽。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刘洋的母亲向记者介绍了这张桌子的来历。刘洋出生在1978年,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代舰船》2012,(8):8
尽管蛟龙号已在下潜深度上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但其所用技术与三四十年前的强国深潜技术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与美国50年前的"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相比,差距还不算小。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无论上天,还是入海,中国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自强是基础——求实是精髓——创新是灵魂"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从6月11日发射升空,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为载人航天的十全十美划上了句号。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二十年间,载人航天工程完美演绎了航天梦的乐章,将中国梦的交响烘托得厚重而高亢。航天梦成为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是放大的航天梦,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