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个世纪,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别人惊讶地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脚下时,他微笑着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近日,95岁的季羡林面对记者关于人  相似文献   

2.
夜擒盗贼     
夜,静悄悄。河北省任丘市褚庄民兵连长胡爱国,正在华北油田执勤巡逻。当他走进一片玉米地时,突然听见不远处的一座井房里传来几声沉闷的声响。他迅速向井房奔去。从井房的小窗向里一望,只见两个幽灵般的黑影,在微弱的手电筒亮光下,正挥动锤子、钳子,偷窃油井机器零件。顿时,胡爱国怒火中烧。他一脚踢开房门,大喝一声:“不许动!”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吼声,两个正在作案的家伙吓得浑身筛糠。当他们惊恐地抬起头,见只有一个人时,贼胆马上壮了起来。一个家伙装出一副可怜相,哀求说:“大哥,饶我们这一回吧。”另一个高个子从怀里掏出一把“大团结”,嬉皮笑脸地说:“这点小意思,请收下。”他把钱一甩就要走。“站住! 跟我到油田派出所走一趟。”“哥们,放明白点,又不是拿你的东西,管你屁事! 放我  相似文献   

3.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4.
提起“法西斯”,人们就会联想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暴行。然而,“法西斯”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起源于罗马。 当时罗马每个执政官都有12名侍卫官,侍卫官肩上荷着一束打人的笞棒,中间插一把斧头,这种答棒就叫“法西斯”。它是用来处人以死刑的一种刑具。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执行官便吼叫着宣判:“用‘法西斯’对他处以死刑。”  相似文献   

5.
刘肖岩 《环球军事》2009,(12):58-59
他曾是苏联总参情报局驻比利时情报站站长,也是当时苏联驻外情报站最年轻的站长;他蹲过盖世太保的监狱,但却在监狱里把盖世太保反颠覆科的头目策反了;二战结束后,他因“叛国罪”而坐牢,在历经45年的申诉后,终于在1991年等到了全面平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被人羞辱 ,特别是当众被人羞辱是最让人难堪 ,让人愤怒 ,让人无法容忍 ,让人刻骨铭心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有时某些“羞辱”却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 ,它让人终身受益。记得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 ,有一次 ,一位英语老师让他背单词 ,而他当时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武侠小说。老师很生气 ,便当众对他说 :“你真是没出息 ,不仅糟蹋爹娘的钱 ,还耗费自己的青春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 ,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听了老师当众“羞辱”他的这番话 ,他既生气 ,又暗自下决心 :“你不要瞧不起人 ,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他…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连,提起周彬,大家都会说:“那真是个老实人”,形容人不爱说话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可形容他就得用“五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因为老实,他当上了我们连里炊事班的给养员,果然,他买回的菜既便宜又好。有一天,战友张涛把我拉到一边,神秘的说:“知道不?周彬找对象了,那姑娘就是卖菜的。”“不能吧?别乱说。”“真的,我亲眼看见那姑娘帮他送菜,两个人还有说有笑的。前天那姑娘还到营区来过呢!”看着张涛一副神秘的样子,我也不得不相信了几分。后来,我也瞧见了那个姑娘,有一天,她来找周彬,手里还拿着顶帽子,周彬见到她,脸一下红到了脖子…  相似文献   

8.
在我还是一名班长的时候,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把自己的脏衣服换了下来,正准备拿到水房浆洗,在水房的门口碰到了连队的饲养员史小波。他是河南籍战士,入伍前,由于父亲离异,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新兵下连后,当连长找到他问他有什么打算时,他说:“连长,我这种人也干不了什么,我就到连队养猪去吧!”史小波走到我的面前说:“班长,我给你洗吧!”我很自然地就把衣服给了他。当我转身往回走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握上方向盘,当一名合格的汽车兵1992年3月,刚入伍的汪家胜被分到汽车连,当上了让人羡慕的汽车兵。汪家胜进新训大队不久就碰了“钉子”。队里组织考核,他竟成了全班的“班副”。好强的汪家胜不服输,从那以后,他把脸盆当方向盘,把棍当变速杆,脚下踩三块砖头分别当离合器、刹车、油门踏板;练习摇车时,其  相似文献   

10.
铁心恋武     
潘星明刚满18岁那年,当上了基干民兵,高兴得与同事们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番,他说:“国防绿,是我从小的理想。”1988年初,正当许多人去追赶商品经济潮头的时候,他却毛遂自荐担任了江西省崇仁早山煤矿民兵营长。上任伊始,硬是  相似文献   

11.
国防恋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57年“八一”建军节,敬爱的周总理检阅海军舰队,登上李作玉服役的鱼雷快艇。合影时,总理把李作玉拉到身边,既对他又对大伙儿说:“要献身国防,要再立新功!”总理的话,激励着他为国防事业献身一辈子。 1960年3月,李作玉复员到上海,分配到沪东造船厂电工车间当工人,次年厂里建立人民武装部,当了武装干部。他在部队是雷达兵,要他负责民兵高炮  相似文献   

12.
韩晓峰 《政工学刊》2014,(10):77-77
我刚当指导员时,有几个战士因违反纪律被机关通报了,在进行批评教育后,我要求那几个战士“把事情和家里说说,并让家人给我打电话,不然明天罚抄条令一百遍”。刚回办公室不久,战士小李怯怯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让他进来后,才得知他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爷爷奶奶对他的期望特别高,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部队犯了错误,宁愿接受抄条令一百遍的惩罚。  相似文献   

13.
宋增建 《政工学刊》2002,(12):62-62
被 人羞辱 ,特别是当众被人羞辱是最让人难堪、让人愤怒、让人无法容忍、让人刻骨铭心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有时某些“羞辱”却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 ,它让人终身受益。记得我刚刚从地方大学毕业入伍到部队不久 ,便被挑选到组织部门当干事。当时年纪轻 ,阅历浅 ,工作热情很高 ,但工作经验却非常缺乏。一次政治机关全体干部开会 ,不少是团职干部 ,大都比我职务高。我负责会务 ,便去给政治部少将主任倒水。由于用力过猛 ,一不小心 ,便把杯子倒得满满的 ,并且溢到桌面上。正当我手忙脚乱找抹布时 ,将军主任却不紧不慢冷冷地对我说 :…  相似文献   

14.
齐夫 《政工学刊》2014,(10):76-77
1937年秋,贺龙在延安开会时旱烟叶用光了,警卫叫后勤人员买了些烟叶送去。当他得知因自己生活费已用光,这烟叶是用公款购买时,沉痛地检讨说:“我贺龙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喽!”事后两个月间,他每餐减盐减油减菜甚至不吃菜,硬是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把一斤半烟叶款如数还清。贺龙的如此这般“自罚”,对身边工作人员震动很大,在延安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5.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病残35年的妻子蒋成秀,含泪把她的丈夫叫到身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瑞虎啊,你对得起俺啦!这几十年让你受苦受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是一个活着的废人,俺实在不想再拖累你,求求你为俺做最后一件好事,行吗?”丈夫也眼含热泪,他知道妻子说的那一件好事是啥。他打断妻子的话说:“别再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17.
他叫高建昆,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一是出国留学;二是入伍当兵,但他自愿选择了后者。他叫陆伟,人们称他鹿城餐厅的“小老板”。当他父亲要把餐厅的财产交给他管理时,他拒绝了。他说:“等我当好四年兵回来再接你的  相似文献   

18.
有位指导员,对工作在自己身边的一位通信员倍加关爱,先是“提名”,让其入了党;接着又“果断”拍板,让他当上了班长。结果,由于不善管理,所  相似文献   

19.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20.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