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子在外充阔气,母亲在家卖耕牛”,这是一位民兵连指导员给一位青年民兵敲的“紧”钟。笔者认为,这个“紧”钟敲得好,敲在紧要处。 青年民兵中花钱大手大脚,虽为数不多却不可小视。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嘴不“紧”。有的看到人家抽烟、吃零食、下馆子等等,牙齿和舌头就会打架,不跟着“潇洒”一回,不足以显示自己“富有”。二是手不“紧”。有的拉关系、走后门,搞“感情投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连“泡”都不起,心不收缩一下。三是包不  相似文献   

2.
自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始,中国人民举行了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一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存亡的艰难岁月里身为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年逾六旬的于右任先生,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亡告全体同胞》(《八一宣言》),张、杨发动的通蒋抗日的“西安事变”,以及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持何种态度,应如何评价?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要述略。(一)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之态度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时,驻沈阳南满站的日本联队不过一万余人,而中国在东北驻军有十九…  相似文献   

3.
宋开宝年间,神泉县有一个姓张的县令,外廉而实贪.一天,他在县衙张贴出一纸文告,上曰:某月某日是我生日,衙内各级官吏和差役等,不得有随便送礼的.有一个小官与大家商议说:“县令明言生日,意思就是让我们知道,说不让献送,是谦虚啊!”大家皆心领神会.到那天,每个人都拿着很好的布匹送给县令.县令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又说:后月某日,是我妻子的生日,再不要这样了.张县令的外廉内贪、明拒暗索固然让人憎恶,但各级官吏和差役们的“聪明”及“善解人意”无疑怂恿了张县令的索贿行为,同样可悲.可以想见:今月县令生日送,下月县令妻子生日送,再下月县今儿子生日也送,再下月……并且张县令、李县令、王县令……这还有个完吗?送到哪年哪月是头呢?这样没完没了地送,小官吏们就那么心甘情愿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还要送呢?原因只有一个,还不是私  相似文献   

4.
经常擦车的人都知道,看到汽车脏了,可不能直接拿着布上去就擦。汽车上的灰尘和泥土都是由各种形状的微小颗粒组成的,如果你随便从哪找块布或报纸就去擦,这就如同拿把钢刷刷车,车漆和车窗都甭要了。表面上看着好像没事,俯身仔细一看,汽车表面上到处都布满  相似文献   

5.
一走进三面环海的湛江市,你就会感受到“军爱民、民拥军”的浓郁围氛,到处可以看到双拥共建的丰硕成果。 (一) 湛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大事来抓,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都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每年“八一”,市委、市政府都要举  相似文献   

6.
王冰 《政工学刊》2004,(9):59-59
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的‘脸’,这‘脸’有一条界限,如果落到这条线的下边去了,即丢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除了不知廉耻的外,一般人总是爱“面子”、要“面子”和争“面子”的,问题在于应该要什么样的面子,怎样才算有面子。时下,一些人在“面子”问题上,常常把握不住界限,结果好“面子”好了个“灰头土脸”。不妨粗列三条:要“面子”疲于应酬。人是社会的人,必要的应酬,本来无可厚非。但有的人为了显示“体面”搞攀比,今天你拉我“小撮”,明天我就…  相似文献   

7.
说“借”     
说“借”宋发选当今世界,咱们的汉语恐怕是最绝妙无比的语言了。随便拈来一个字或词,乍一看似乎简单明了,可仔细琢磨起来却是奥妙无穷。就拿“借”字来说,一看谁都明白其内涵,“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金钱”或“把物品、金钱暂供别人使用”。既然是暂时使用,就不能永...  相似文献   

8.
周军 《政工学刊》2014,(1):73-73
北宋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王琏,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却得以在首相这个显赫位置上寿终正寝。临终前,他对儿子和年仅6岁的孙子说:你们将来要考取功名像我一样去朝廷为官,现在我把做官的秘诀告诉你们,要牢记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忍”.在朝廷里有人指责、有人不按规矩办事要忍受;第二个字是“顺”,不管皇上和上司说什么要听从;第三个字是“躲”,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躲开,不要去理会;第四个字是“推”,有麻烦的时候要想办法推给别人,不要把麻烦留给自己。他说,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使官越做越大,还能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汉”级是我国第一级核潜艇,首艇服役至今已近30年。从这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艇首和指挥台围壳处一些声呐罩的布置情况,围壳舵的横剖面形状也一目了  相似文献   

10.
乾隆年间,小县令孙嘉注胆大妄为,给乾隆爷奏了一析。他把乾隆皇帝常犯的毛病,概括为“三习”。其一曰“耳习”,即皇帝习惯于臣民的山呼海顿,“喜谈而恶直”。其二曰“目习”,皇帝所看到的,都是对自己的顺从和作态,长此下去,皇帝只喜欢看到人臣的柔顺和连媚。其三曰“。0习”,由于皇帝的一切要求都能照办,久而久之,皇帝骄馒之心自起,只喜欢人臣绝对顺从,不允许哪怕稍微的件还。孙嘉诠断言,这“三习既成”,就会生“一弊”,即“喜小人而民君子也”。从那时起到现在已有一两百年了。历史事实表明,不只是乾隆皇帝,手中只要有…  相似文献   

11.
仝仲璞  张腾 《国防》2001,(5):56-56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副区长王宝林自1999年5月预任大同陆军预备役工兵团副团长以后,对这个“团副”就格外地倾心尽力。有人说预任副团长只是个“虚设的官衔儿”,他却说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有人说“不多挣一分钱,没干头”,他却干得有滋有味儿,倾注了心血。  相似文献   

12.
坟 场就在我们老部队营房后 ,绵延数百米 ,零乱地遍布这段丘陵地。老部队在“沟”里 ,老兵不多 ,新兵也不多 ,编制是一个连 ,但也只是那么十几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这样坟场就成了一种诱惑 ,这诱惑当然并非来自坟场本身 ,而来自它外面的小镇。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 ,看到了吧 !那儿 ,就在那儿 ,坟场是到达小镇的必经之路 ,越过坟场就是小镇。你应当理解 ,在“沟”里呆久了的人 ,把小小的镇子当成诱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所以坟场是不可忽略的 ,它连接着寂寞与喧嚣 !寂寞 ,唉 ,寂寞 !老部队的人对这东西有着极深的体会。所以他们会总结出那…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江西省于都县农村采访,发现不少农民抓住特色,专攻一绝,巧妙创业的新鲜事,令人开窍。这里采撷三例,以飨读者。福寿螺,喂甲鱼,半年获利万元“甲鱼爱吃福寿螺,2角一斤我处收……”这是在于都县罗坳镇步前村村头张贴的一张广告。农民熊育华巧用田螺喂养甲鱼,成为当地的一则趣闻。2003年,熊育华曾到南昌学习“绿色”甲  相似文献   

14.
郭华 《政工学刊》2011,(3):25-25
一位博士家的驴死了,就去另买一头。成交后,他要卖主写份券据,卖主不识字,便请他代写。半天过去,博士写了三张纸,仍未写好。卖主催促说:“您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某El,我卖给您一头驴,收您多少钱,不就行了嘛,写那么多废话干什么?”围观者很快编出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张,未有驴字。”朱元璋面谕群臣,写奏章“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  相似文献   

15.
书法讲究起笔皆藏,无往不收;凡有所往,必先反之。这样写出来的字,线条有力而坚韧,丰满而有质感。正如老子所讲:"将欲得之,必先与之"、"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书法艺术实际蕴含的是含蓄蕴藉,韬光养晦,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人生智慧。书法之道是人生之道。书法重法度,楷书须点如瓜子捺如刀,隶书蚕头雁尾、雁不双飞,提按转折毫不含糊,每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讲规矩,行如风坐如钟、小处亦不可随便,方正温良、乃于末节中见风骨。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与世界毒都“金三角”毗邻的小乡.这是一个世代遭受“毒魔”摧残的小乡。十几年前,乡里3800余名村民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同程度吸毒……  相似文献   

17.
走出困顿──重庆长风机器厂房改纪实任正铭“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潘美辰的一曲成名作,曾唱得重庆长风机器厂多少职工咀嚼歌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家”的概念是什么?除了有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共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为着这片空间,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不”字简单,谁不会说?但有的人在该说“不”时往往没有说,有的人在不该说“不”时却轻率地说了,这大概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敢说“不”。在同事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同仁,会招致挨骂;在老板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员工,会遭受“炒尤鱼”;在老师面前说“不”,可能不是好学生,会受到批评。难怪那么多人不敢轻言“不”字,凡事唯唯诺诺,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即使面对假、丑、恶现象,也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9.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这句话,是笔者最近从陶行知追文凭的故事中看到的。故事说陶老先生得知儿子通过他的关系弄到一张文凭,并拿着这张文凭到外地找到了工作,便立即给儿子发去“速将文凭寄回”的电报,接着又给儿子去了封言辞非常强硬的信.信中说:“文凭绝不能给你,我只能按你的实际情况写一份证明材料。总之,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相似文献   

20.
<正> 许多汉字,除其本义外,往往还有多个义项,形成义项群。各义项的产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序列性的,这就是字义的延展性,有人称作联属性。 研究义项群的内部联系,弄清字义的延展形式,有助于字义教学。例如,学生平时只知“历”字当“历史”之“历”解,而当教师把“历历在目”之“历”解释为“清楚”时,学生就感到不可理解了。若问为何又当“清楚”讲,有的教师也不尽了了,只能笼统以“一字多义”回答。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好死记硬背。其实只要抓住字义延展的要领,话不多就可以说明白。例如“历”是形声字。其繁体为“歷”,是会意字。“厂”(àn)表示山崖,两个“禾”表示一行行庄稼,“止”即足,表示“人走”之义。合起来表示人从山崖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