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谈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军于1926年7月出师,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击败数倍于己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占领湘、鄂、赣、闽、皖、苏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地区,把革命势力...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在北伐期间组织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6年至1927年,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北伐战争,广东国民革命政府面对的是直奉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集团,敌我在军事力量对比上,众寡悬殊。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策应北伐战争、推进中国革命,肩负国共两党在北方最高领导责任的李大钊,在组织指导冯玉祥国民军策应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北伐和开辟北伐战争北方战场的同时,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组织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削弱军阀营垒、减少革命阻力,为北伐军贯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军事条件。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征讨蒋抑或继续北伐成为武汉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苏联顾问鲍罗廷主张北伐,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主张东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辩。国共双方在鲍、罗争论中摇摆不定。虽然联席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伐之决议并付诸实施,然而局势变化使得事态旋即发生逆转。冯玉祥的倒戈、南京政府的军事威胁等促使武汉政府不得不放弃北伐,转而实施东征讨蒋。因无可靠军事力量支持和政府内部分化等因素,东征很快中断,陷入尴尬境地。之后,武汉政府无奈地与南京政府合流,失去了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首次北伐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博士,在本文中“推倒旧论,另起笔端”,以新的视角纵论诸葛亮首次北伐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作者“思接千载,近鉴毫端”的求学治史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陈独秀是反对北伐的。近来,胡庆云撰文提出,陈独秀并非从根本上反对北伐,而是先积极后消极,在战略重点上犯了错误。说他先积极是因为他在北伐开始前曾多次表示希望早日北伐的愿望。如1926年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时,陈曾致电北京,要求解决北伐问题;后来又致电或写信给汪精卫、蒋介石,敦促他们“必须开始北伐”,提出“要乘吴佩孚势力尚未稳固时,加以打击,否则他将南伐,广东便没有积聚实力之可能。”但就在北伐即将开始时,陈独秀却突然发表《论国民  相似文献   

6.
准确地说,太平天国起义后有两次北伐。太平天国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地是哪?学界多认为是小天堂南京,笔者认为应是河南和北京,否则不能解释太平天国自广西出发后游行半个中国再到南京的问题。以往论者多采用罗大纲的供词论证太平天国第二次北伐的战略,笔者认为罗大纲供词不足为据。第二次北伐为什么不取最便捷的京杭运河而由浦口向北向西,经安徽、河南等数省取北京呢?笔者认为是杨秀清军事战略的失误,这导致了太平军北伐最终失利。  相似文献   

7.
在近似癫狂的革命氛围中,北伐序幕被正式拉开。在北伐誓师之际,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规范逐步确立。在北伐各战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在中共党人的努力下得以开展,官兵的求战欲望得到提高,对主义的信仰得到强化,这成为北伐迅速获胜的关键。尤其是武汉的革命浪潮,折射出国民革命军政治宣传的另一番景象,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情绪越积越高。轰轰烈烈的军事运动和民众运动一起,共同演绎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高歌。  相似文献   

8.
元朝末年,暴发了红巾军反元大起义。清朝后期,暴发了太平天国反清大起义。两次起义都进行了以夺取都城,推翻元朝、清朝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红巾军虽然先后有刘福通北伐、朱元津北伐,但后者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成功了,以胜利结束。而太平军北伐却失败了。为什么一胜一败?本文试图从战略角度比较他们的得失,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朱元津北伐的成功,首先在于战略决策与战略方针的正确,建立巩固的战略基地,先南后北,创造条件,把握战机,适时发动北伐。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江准流域暴发红巾军起义(或称红军起义),敲响了…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将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北伐以少胜多、屡建奇功,有史为据,并非虚夸;他的军事才能和过人胆魄,在北伐过程中尽显无余,不容质疑;陈庆之北伐功高而名薄,乃历史之憾事。陈庆之作为货真价实的一代名将,应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北方国民军抗击、威慑和牵制着35万奉军及直系主力一部,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方国民军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做冯玉祥的工作,使其逐渐倾向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李大钊对推动冯玉祥策应北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往中国现代史学术界对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史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北伐战役本身,很少注意到冯玉祥部队的南口防御战对于北伐军在两湖战场上打败吴佩军所起的重大作用。冯军南口防御战虽然最后失败,但它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和民国战争史上,却是值得研究的战例。结合当时国内政治形势来看,南口防御战的历史意义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探讨如下,请专家们教正。  相似文献   

12.
西征和北伐同是太平天国前期的重大战役,并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我们对西征战史的研究,却远比不上对北伐战史的研究那么热烈。至今似乎还见不到有一部或一篇西征战史的专著或专论,且兼论亦不多见。而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中的《西征军战事纪略》以及郦纯《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中的《回师西征》,篇幅尽管均长达二百  相似文献   

13.
北伐福建战场军事战略及其速胜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伐福建战场是由国民党的“党军”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战场 ,在北伐三个主要方向中 ,这一路打得顺利 ,付出的代价最小。究其原因 ,固然与东路军 (何应钦和苏联顾问 )的成功军事战略有关 ,也与战争双方态势的强弱对比的不断变化和福建特殊的省情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具有层次结构的局域网作为拓扑模型,考虑共因失效和关联失效这2类节点非独立失效事件发生的情况,建立了交换机节点失效模型来模拟交换机失效,利用Monte-Carlo仿真算法近似计算出网络的两端可靠性,研究2种共因失效事件和3种关联失效事件对网络端端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因资源节点出现故障和协议层出现错误而导致交换机失效的共因失效事件均会降低网络可靠性,且资源节点失效概率或协议层失效概率越大,网络可靠性越低;而由于使用了热备份技术、堆叠技术以及发生广播风暴导致的关联失效事件,即使节点独立失效概率很小,只要相关因数足够大,故障都会快速传播,导致网络可靠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1946年,周恩来同志在悼念“四八”烈士[注]的文章中,曾经深情地写道:“希夷(叶挺字希夷——编者注)!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然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这短短数语,是对叶挺同志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战斗一生的高度评价。北伐先锋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北伐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北伐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弋胜李大钊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领导的北方地区军事工作就是其中精彩的一笔。本文试就他在北伐时期提出的军事方略,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争取冯军策应北伐1926年2月21日至24日...  相似文献   

17.
它是北伐铁军。它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劲旅。它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先锋”。这支战果卓著的英雄部队如今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在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队和中国台北队分别入场时,大会乐队曾两次奏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进行曲。这是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和国际朋友极为关注的事情。因为,这首古军歌的来尤去脉和祖国统一是联系起来的。李鸿章和袁世凯在天津附近的小站练兵,当时的军队就唱过这首歌,歌名叫《皇帝练兵歌》。北伐时,北伐的国民革命军重新填词,定名为《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19.
耕海  牧洋 《当代海军》2006,(2):43-45
台湾军队,早期是成立于大陆的国民党军队,1924年6月16日建军于广东黄埔,历经东征、北伐、反共、抗战、戡乱等战役,于1949年随国民常政府逃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3000多个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之国”之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东帝汶独立事件、2002年10月的巴厘岛爆炸案、2003年5月开始对亚齐武装分裂分子的军事行动以及2004年9月9日发生在雅加达的澳大利亚驻印尼大使馆被炸等事件,屡屡使印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关注这一系列事件的同时,也在关注东盟各成员国中实力居前的印尼海军。为此,笔者经过多方查证,综合国内外关于印尼海军的诸多报道,编撰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