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使用配置半自动指挥系统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存在许多缺点:在夜间和有雾、有雪的低能见度条件下作战能力受限;射程短、射速低;战斗中易受光电干扰;不能有效毁伤坦克的多层装甲或主动防护装甲。因此,世界各国在改进现役反坦克导弹武器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武装直升机,这个被称为“飞行坦克”的家伙,是俄罗斯陆军航空兵的主要装备。新世纪,俄把提高武装直升机在陆军装备中的比重作为俄军武器装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性能先进的武装直升机将成为俄陆军未来的主力装备。 两条腿走路 目前,俄罗斯非常重视研制和装备新型武装直升机。今后几年时间里,俄陆军航空兵将走改造与研制并举之路,逐步淘汰第一代直升机,重点改装第二代直升机,加紧装备第三代直升机,着手研制新概念直升机,逐步实现主力直升机的  相似文献   

3.
1986年,法国战术导弹计划将在研究、研制和生产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ACCP 宇航公司不久将更换其近程小型反坦克导弹(ACCP)的名称。该导弹于去年9月底已被法国陆军选定,以取代火箭弹。另外,ACCP的最后布局将在ONERA作过风洞试验后,方能确定,1986年4月将首次发射定型的导弹。发射装置的样件已交给陆军去检验其操作是否方便。 AC3G EMDG公司目前已完成第三代反坦克导弹(AC3G)的论证阶段。研制合同将  相似文献   

4.
未来俄争对反坦克导弹的首发命中率、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是“发射后不用管”、全天候作战能力、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等。这就促使在战场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逐步退役,反坦克导弹的导引体制由激光半主动向红外成像发展,由单模导引向多模导引发展,如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 一、视线指令制导体制 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制导。由于在制导系统中采用红外测角仪,构成红外半自动跟踪。这一代产品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反坦克导弹已成为反坦克作战的中坚力量,是各国重点发展和大量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为了满足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反坦克作战的需求,建立起以新一代反坦克导弹为主,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体系,各国都在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其中主要有:美国的“掠夺者”、“长弓-海尔法”、LOSAT 直瞄动能反坦克导弹;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6.
决定导弹,特别是防御导弹,未来制导系统的发展趋势,大部分冲击来源于威胁。根据这个理由,未来制导系统的性能大部份由现行的威胁情况逐步形成。除数量上的性能改进例如,命中精度,生存能力等以外,还有新的质量上性能改进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通常认为是新一代的导弹。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具有目标暴露之后由射手跟踪目标和制导导弹的特性。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具有导弹制导系统的自动化的特性。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具有部份地放弃了对目标的跟踪;导弹的寻的头处于自动寻的状态,导弹跟踪人工指定的目标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法国率先投入使用,继而在众多国家掀起研制高潮。历次局部战争表明,反坦克导弹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与其他反坦克武器相比,反坦克导弹具有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机动灵活、作战效费比高等一系列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坦克导弹经历了4代,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装备。下面列举出10种最有代表性的反坦克导弹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现代地面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武器之间的较量将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展开。今天,反坦克导弹以其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已跃升为反坦克武器的主力。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装备40多种反坦克导弹,还在研制一批新型反坦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约有60%的坦克是由便携、车载和直升机载反坦克导弹摧毁的。60~70年代,反坦克武器与坦克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新型防护装甲的相继出现,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已相  相似文献   

9.
<正>据悉,法国武器装备总署(DGA)将在2017年11月开始将批量生产的新型数字式中程导弹(MMP)交付法国陆军和特种部队。至此,MBDA公司在法国开发的、被其冠名以世界上第一种经过全面鉴定的第5代地面战中程导弹的MMP将正式列装法国军队,用于作战部署。MMP供徒步步兵和车载使用,将取代法国陆军和特种部队现装备的MBDA公司"米兰"反坦克导弹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声公司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先后研制发展了三代十几种型号的战术弹道导弹,其中,第一代主要有“诚实约翰”,“红石”,“下士”、“中士”等型号;第二代主要有“潘兴Ⅰ”,“潘兴IA”,“长矛”等型号;第三代主要有“潘兴Ⅱ”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等型号。随着《美苏中导条约》的实施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美军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全部替换“长矛”导弹工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12.
王建刚 《环球军事》2009,(12):16-16
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或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又称地面炮兵、野战炮兵,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由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迫击炮、迫榴炮、无坐力炮、反坦克炮、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反坦克导弹等部队和分队组成。  相似文献   

13.
前言国外一般按作战高度来划分防空导弹的类型,本文所介绍的中高空武器系统主要是最大作战高度在十五公里以上的防空导弹。为了分析国外中高空防空导弹的发展概况,需要收集综合国外,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中高空防空导弹的性能参数以及研制、生产、装备使用情  相似文献   

14.
红箭犀利     
“红箭”是我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生产的系列反坦克导弹。自70年代始,先后诞生了“红箭73”、“红箭8”等型号。“红箭”反坦克导弹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吸取国外各型反坦克导弹的优点,其射程和威力与世界同步发展。针对坦克装甲主护技术的发展,“红箭”导弹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以保持攻击的有效性。目前最新一代“红箭”导弹已经装备部队,巨大的威力可以摧毁目前世界上各型现役主战坦克,技战术指标可与国外新一代反坦克导弹相媲美。  相似文献   

15.
近程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技术突破──英、法新型反坦克导弹王树魁目前,欧美国家战场前沿步兵反坦克火力配系主要由两级反坦克导弹和一级轻型反坦克火箭筒构成。第一级火力是射程近4500米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陶式和欧洲的霍特反坦克导弹。第二级火力为射程100...  相似文献   

16.
崔格特-MR反坦克导弹、是第三代中程、单兵便携式导弹系统,激光制导,配用串联战斗部。 1992年1月底进行了发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制导下的最大射程达到2000米。现在欧导动力集团(Euromissile Dynamics Group) 正在研制这种先进的反坦克导弹。  相似文献   

17.
婈毓 《环球军事》2014,(5):32-33,40
盘点各国陆军轻型化、特战化和信息化转型 当新技术革命改变战争时,战争也将改变一切。德制铁拳三型肩射热追踪反坦克导弹能击穿…米厚的钢板;以色列的MPR-500精确制导炸弹能够穿透数层楼,然后在目标楼层引爆;俄制“西兹勒”机动反舰导弹能飞行300千米,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15):72-72
7月18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宣布,俄西部军区导弹部队已于本月初装备“伊斯坎德尔-M”导弹。俄西部军区代理司令阿斯塔波夫当天表示,接装“伊斯坎德尔-M”导弹后俄西部军区作战范围扩大到原先的7倍,陆军导弹部队战斗力和俄国防力量均得到极大提升。对装备“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的人员培训工作正在进行,预计9月25日将举行导弹试射演习,由此导弹旅将可投入使用,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这次,选取了陆上自卫队新装备系列的第二种导弹——反坦克导弹,以飨读者。由游击战等特殊战例可以看出,目前地面战斗的主力是威风凛凛地疾驰在战场上的坦克和以坦克部队为中心、由乘坐装甲战斗车的步兵部队和白行火炮联合编队而成的装甲师。因此,与敌装甲师相对峙的野战部队迫切需要装备各种反坦克武器。  相似文献   

20.
自坦克诞生以来,装甲战车的防护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坦克的前部、两侧以及炮塔周围,都有较厚的各种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作防护。面对坦克周围这一层层先进的装甲防护,一般的反坦克武器,如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以及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等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即使是制导炮弹和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不能保证将其击毁。于是,人们不得不把反装甲的突破点转移到防护薄弱的坦克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