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指中国以和平的方式崛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崛起会抛开以国防为依托。而边防是国防的有机组成部分,边防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试图根据边防的各种职能,分析边防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平发展和"积极防御"的理论与实践,是邓小平国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推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安全保障.推进"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国力的全方位增强,同时又为贯彻实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和平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崛起观的重要理论依据。该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和平发展思想,即:邓小平对国际环境作出了正确和科学的判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察;奉行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的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了我国的安全形势,深刻阐述了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国防建设。白皮书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搞好国防教育,对维护世界和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建设强大的国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晟  李华 《国防》2006,(1):1-6
和平发展的根本是以经济制度为主的国家制度创新,但国家制度的创新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强大的国防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平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效的国防建设支撑,强大的国防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外交能力,但当代及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军事实力仍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培育、发展外交能力的基础。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根源,中国的和平发展首先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与凝聚,尚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强大的国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母体和基本保障。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  相似文献   

6.
宋法棠 《国防》2005,(9):33-34
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也应看到,当今世界仍存在复杂、多变和不太平、不稳定的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民族分裂势力给我国安全和发展带来的威胁时刻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充分认清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维护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切实把国防动员建设摆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位…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阶段我军军事训练的时代背景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国防安全观念发生了转变。由以往单一的国防安全观向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国防安全观转变,军队不仅要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而战,而且要应对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外交安全等一系列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的军事任务。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的任务异常紧迫。敌对和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动,使军事斗争准备压力增大,必须做好采取断然行动制止分裂的准备。第三,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强大的军事后盾。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跨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平崛起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和平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求中国的军事力量必须具有维护和平的能力,发挥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邱型柏 《国防》2005,(12):50-51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着眼国家利益和军队建设与发展战略全局,对武装力量的使命任务做出了新的概括,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军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对国防、军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要基础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其中关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军队职责使命的内在联系,对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0.
和平的崛起,必须以强大的国防为保障;同样,强大的国防,必须以经济和以社会繁荣作后盾。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印证了这么一条经验:军民血脉相连,鱼水情深,双拥共建是必由之路,双赢发展才是硬道理。实践证明,双  相似文献   

11.
张学忠 《国防》2005,(1):25-26
国防动员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充分认识搞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搞好国防动员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从国际形势及国家安全环境看,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单极与多极、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更加激烈,传统不安全因素与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相互交织,战争危险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进行“西化…  相似文献   

12.
黄载浩  陈岳 《环球军事》2014,(15):66-66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和平发展。为此,中国实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防御性国防政策起源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战略上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尽管中国与域内有关国家存在领土主权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但中国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立场.并表示今后不以武力侵略他国或威胁他国.也不参与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二十六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经济建设计划和任务的要求,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国防经济的发展摆在适当位置,从而保障了我国国防经济的发展,并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经济理论.一、国防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相适应国际战略形势是发展国防经济和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周恩来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①并强调说:为了防备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我们应该在和平  相似文献   

14.
胡思远 《国防》2001,(3):12-12
抓住机遇,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抓住了历史上罕见的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使中国经济在改革与发展中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说"发展是硬道理"已经成为我们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抓住机遇"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面对新世纪的国防安全形势,抓住当前的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国防,对于保障新时期我国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性任务的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在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全国预备役军官已经和正在完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评授军衔工作。神州大地上,一个以宣传、贯彻、落实预备役军官法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国防热骤然升温。全民族大国防意识提高的热流汇同改革开放的巨浪,给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与之相适应的以加强预备役建设为后盾的精兵战略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的预备役建设始于50年代中叶,在当时整个国家面临除旧布新、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我国长治久安和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以伟大战略家的气魄,对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对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正确判断,从而为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决策,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和群众,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7.
和平的崛起,必须以强大的国防为保障;同样,强大的国防,必须以经济和以社会繁荣作后盾。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印证了这么一条经验:军民血脉相连,鱼水情深,双拥共建是必由之路,双赢发展才是硬道理。实践证明,双拥工作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种伟大物质力量;既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长冶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张毅 《国防》2011,(3):30-32
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战略实力、应对多种威胁、维护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云  薛小荣 《国防》2004,(8):4-6
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的科学指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邓小平开创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新道路、新境界,实现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同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在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实践中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以和平性、防御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国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主流,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国防思想的始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邓小平国防思维方法,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国…  相似文献   

20.
富国强军的战略思想深刻提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富国强军二者互为保障,相互促进。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富国强军的宏观战略,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