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胜 《环球军事》2008,(8):16-19
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组织陆、海、空三军发起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克被美蒋喻为“反攻大陆大门”的一江山岛,并迫使盘踞在大陈、披山和渔山等浙东沿海岛屿的蒋军逃往台湾。对这场解放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战史及各种回忆录中已有很多记述,而本文作者,原总参军训部战役局局长,此次战役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则在其新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将这场气质恢宠的登陆战役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尤其是决策内幕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一江山岛登陆战役发起53周年之际,我们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解放一江山岛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战役。作为战役的总指挥张爱萍,亲临战场环境,组织模拟演习,制定作战方案,在战役首攻方向、登陆地点、作战时机的选择上都做出正确决策,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1954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鱼雷艇第31大队在浙江以东海域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创造了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首次成功战例。1954年,逃据浙江以东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残部,以大陈岛为依托,经常向温州湾、三门湾一带海域袭扰,并常在夜间派出护卫舰在大陈岛与渔山岛之间、大陈岛与一江山岛之间海面游弋。为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保障当地渔民的安全,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决定以鱼雷艇第  相似文献   

4.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全局上以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强渡江河的作战,也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理论,在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叶介甫 《现代舰船》2012,(10):47-49
1949年底,大陆基本解放,国民党逃台。但浙江东部沿海的主要岛屿,如上、下大陈岛、一江山岛和鱼山列岛等,还被国民党军占据着。国民党舰艇以大陈岛为基地,经常到我温州湾、台州湾及三门湾一带窜扰。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为解放大陈等岛屿创造条件,华东军区海军根据上级的指示,决定使用鱼雷快艇对活动于大陈岛至鱼山列岛和一江山岛之间的敌人舰艇实施一次狠狠的打击,打破敌人的海上封锁线……  相似文献   

6.
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是我所亲历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的现代化作战行动。当时,我在华东海军卫生部组织计划科任科长,直接参与了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联勤医救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至今,已经快50年了,我对这一难忘的战斗经历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1954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了"一定 要解放台湾"的决定。同年9月3日, 我军炮击金门,第 一次台海危机拉 开序幕。1955年1 月18日,我军一举 攻克一江山岛,直 逼大陈岛。1月28 日,美国国会通过 了《授权总统在台 湾海峡使用武装 部队的紧急决 议》,第一次台海 危机达到顶点。2 月,美国协助国民 党军队撤离大陈 岛等岛屿。围绕一 江山岛作战,在军 事斗争取得重大 胜利的同时,我国 政府和军队还充 分运用国际法和 我国内法,广泛动 员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与国际反华势力 及台湾当局进行了法律较量,有力地配合 了军事和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8.
程友敏  谢均球 《国防》2002,(6):50-51
登陆战役运用民船是我军的传统做法,从金门登岛作战,到解放舟山群岛;从海南岛登岛战役,到一江山岛登陆战斗,每次都动用了大量民船。可以预测,我军在未来的登陆战役中仍然需要征集民船。因此,在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中,应高度重视对民船输送登陆部队海上航渡问题的研究,着力探索解决在航渡过程中遇到的速度难掌握、队形难保持、控制难协调、防卫难保障等问题,以提高运用民船输送登陆部队能力。  相似文献   

9.
1955年1月,张爱萍在任华东军区参谋长(1954年10月已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尚未到职)时,组织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进行解放一江山岛联合登陆作战,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当时,我在华东军区机关做秘书工作,对一江山岛的作战情况比较了解。在张爱萍老首长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一些片断告知大家。  相似文献   

10.
登步岛战斗是发生在50年前的一次渡海作战。人民解放军某师主力驾木船冲恶浪奇袭盘踞浙东登步岛的国民党军,在即将获胜的情况下,遭国民党陆海空军优势兵力的联合反击,某师与敌激战后,安然撤出。此战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深切关注……战斗概况1949年秋,人民解放军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