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锅炉对流蒸发管束各列的热负荷不一样,热负荷最大的应该是近炉的第一列管,因为它处于出炉烟气最高温度区域,吸收的对流热量比其它各列要多;更主要的,由于它面临炉膛,还吸收辐射热量。从一列管子来看,由于炉膛烟气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和进管束的烟气流量分布也不均匀,引起各根管子的吸热量也有所不同。例如,两端燃烧的燃油锅炉,靠中间(在一端燃烧时,则偏向于后壁)的几根管子比同列其它管子吸热要强些。从单根管子来看,由于炉膛火炬的辐射,管子正面面对炉膛的一点热负荷最强,而管子背面根本吸收不到  相似文献   

2.
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热损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粘液体管道输送中,利用热边界层减阻需确定热流量的计算。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各种热损失是总热流量的一部分。热损失有管内、管外及保温层三种形式。管外热损失是向周围的空气散发的,通过对流的形式发生。管内的热损失是导热或对流。保温层的热损失主要是导热。利用热边界层理论的成果,给出了各种传热系数和管道热损失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多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结合高增压锅炉蒸汽过热器管束中传热的计算方法和某高增压锅炉蒸汽过热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该蒸汽过热器管束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对该过热器热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最终通过计算得到了该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埋地高压天然气经小孔泄漏会导致土壤冻结形成冻土,应用一元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知识建立了天然气小孔泄漏吸热率模型和土壤稳态温度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小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达到最大值;冻土厚度随土壤热导率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土壤热导率对其影响较小,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可将船用锅炉通风系统中配备一台燃气涡轮,在高负荷时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即从经济器管束排出的烟气)流经该涡轮时所作的功可带动通风系统的压气机,但在低负荷时压气机需由燃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联合驱动.经对该通风系统的压气机、燃气涡轮和汽轮机进行有关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通风系统中采用燃气涡轮来利用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余热,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囱排烟的温度和节省蒸汽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添加剂改善高原热水采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采暖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拟利用添加剂改善常规的热媒水,增大采暖热媒平均温度,进而提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及散热量。并通过试验台分别对两种流体热媒的采暖系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及散热量进行实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热媒比以普通水为热媒时,散热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提高的平均值约为8.28%,单位面积散热量增加的平均值约为45.71%,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脉冲功率电源系统与耗能装置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同轴电缆在连续快速脉冲大电流工况下会温升过高。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同轴电缆有限元磁-热耦合模型,分析了管槽对流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同轴电缆在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条件的温升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同轴电缆内部导体温升过高问题,设计了多种新型水冷式同轴电缆,分析了不同冷却方案同轴电缆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内外导体冷却式同轴电缆冷却效果较明显,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烟气控制措施有效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准安全区"为目标,对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烟气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FDS和Building-Exodus模拟方法,在两种烟气控制措施下分别计算商业综合体室内步行街内的危险临界值TASET和人员安全疏散需要时间TRSET。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烟气控制措施是"准安全区"实现的充分条件,在同等条件下,自然排烟的有效性优于机械排烟。计算结果表明,自然排烟面积与排烟效果成正比。研究证明,若将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相结合,可以有效应对火灾时多种不利情况,增强排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同羽流模型对封闭空间火灾进行建模,在结合实验测出的热释放速率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羽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火灾初期,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填充速度相近,其中McCaffrey羽流模型与实际烟气填充过程最为接近;火灾后期,Zukoski羽流模型最接近实际烟气填充过程;火灾过程中,Thomas羽流模型和Zukoski模型计算结果非常接近,Thomas羽流模型更适用于一般的工程计算;4种羽流模型下的烟气层温度和实验结果有很大差异,实际工程中均不建议用来预测烟气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坦克热烟气红外辐射特征,针对某型坦克柴油机,利用GT-SUITE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后处理模块模拟得到了排烟管排出的主要辐射气体的摩尔分数。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计算热烟气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热烟气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Malkmus模型的非均匀气体光谱透过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热烟气的光谱透过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红外探测方向离散的热烟气红外辐射计算模型,模拟了某高空飞行器热烟气在2~5μm波带的相对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模拟计算了坦克热烟气在不同红外探测角度下的红外辐射特征,分析了在红外探测方向上造成红外辐射特征衰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火炮自动机后座反面问题计算中的传速比K、效率η、导数dK/dX的计算方法,以及当K=0时,比值K /η对于后座阻力R曲线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模式识别中,为解决样本增加时,反复使用传统K L变换进行特征提取耗时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 L变换方法,该方法利用快速递推算法来计算协方差矩阵,并使用矩阵扰动理论来求解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有关书籍上用电烟气分析器时计算空气过余系数α的公式及其简化依据,并指出由于简化会造成误差在1%以上。在本文中提出一个新的简化公式,可使误差仅仅在0.15%左右(适用于燃油)。针对目前我国海军用的0号重油,提出一个计算α的较精确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出在高大空间划分虚拟防烟分区的概念,在划分虚拟防烟分区时应当考虑建筑空间的走向、宽度差、高差,将空间划分为适宜的大小.计算机械排烟量时,可以按照轴对称羽流公式计算,烟气层厚度可按照顶棚射流厚度确定.最后给出虚拟防烟分区成功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液体火箭发射过程中尾部高温射流对发射场导流槽混凝土产生机械冲刷剥蚀,以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为研究对象,选用燃气射流正向冲刷的方式进行传热仿真,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热力耦合计算,分析传热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分布与表面剥蚀形貌,进而揭示出射流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剥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准确的温升模型,开展了在铜排不同端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取试验。首先,依据传热学相关理论,通过铜排温升试验获得了铜排不同端面的热功率、热传导热量,并运用牛顿冷却公式求解了铜排不同端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铜排温升模型,并将计算求解的对流换热系数代入ANSYS仿真模型中,进行了稳态温升计算;最后,将仿真与试验所得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ANSYS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潜艇舱室封闭条件下火灾烟流特性瞬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场模拟计算模型引入到潜艇非规则舱室火灾的仿真计算研究中,并在分析潜艇非规则结构舱室几何特性对烟气运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火源处于封闭舱室横向中心位置时的烟流瞬态特性进行了三维分析,得到了轴对称火烟流的体积分数、温度分布和烟气层厚度等特性.最后,与相同条件下的近壁面火烟流特性进行对比,发现舱室横向中心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火灾燃烧烟气流动规律,对于掌握初期形式为燃烧的单炕道的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爆炸后有持续燃烧的火灾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立的火灾燃烧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火灾燃烧实验,利用示踪棒对火灾烟气流动的分区进行了测量,对烟气流动分区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死区"和烟气区内流动和分层现象的研究表明,利用示踪棒测量火灾烟气层高度并定性的揭示流动性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火炮自动机后座反面问题计算中的传速比K、效率η、导教dK/dX的计算方法,以及当k=0时,比值K/η对于后座阻力R曲线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有时域平面波(PWTD)算法,提出了一种对时域标量场平面波算法的改进方法。此方法将现有算法中的插值计算改为制表查询,并给出了其最大误差。另外,还将现有算法中转移算子中对时间求导提到算法最外层,将原先所需的(K 1)(2K 1)次FFT和IFFT计算减少为一次FFT和IFFT计算。最后算例证明当算法选取适当参数值时,可获得需要的计算精度,并验证了改进算法所需计算时间远少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