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点滴     
开一张证明给我一个男子献血后问道:“请问我的血是温热的吗?”护士点头称是。那男子说:“开一张证明给我好吗?”护士疑惑地望着他,说:“为什么?”“我老婆常骂我是冷血动物,我要向她证明,我不是!”(刘井录田墨林)  相似文献   

2.
张珂 《政工学刊》2008,(6):35-35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园长告状,说老师骂自己了。这位教师十分纳闷,自己从来没有骂过学生呀。园长批评小朋友说谎。小朋友委屈地说:“老师没有用嘴骂我,她用眼睛骂我了!”老师这才意识到,早上因为这位小朋友调皮,自己确实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会儿。这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小朋友这天真的一状,给自己上了一堂课,骂人不仅仅只有嘴巴,有时眼睛也会骂人的。”  相似文献   

3.
一只在英国海军中服役的绿色鹦鹉,不知什么原因,看见棕黄色头发的人,就开口骂他们。许多受到侮辱的士兵都原谅了鹦鹉。但是,一名棕黄色头发的高级军官却恼羞成怒,下令将骂过他的这只鹦鹉开除军籍。  相似文献   

4.
不解之缘     
我与《当代海军》杂志结识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已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读高中时候的事了。我在集市的一个书摊上偶然发现一本崭新的《当代  相似文献   

5.
指桑骂槐,比喻明着骂张三而实际上是骂李四.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 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刺."  相似文献   

6.
指桑骂槐     
张旭 《国防》2010,(4):75-76
指桑骂槐,比喻明着骂张三而实际上是骂李四。如《红搂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刺。”  相似文献   

7.
老兵吟     
老兵是那片很静的白桦林,故卒挂满了枝头,你说“有风的日子,别忘了给我唱首歌”. 老兵是一本书,在没有启封的夜晚流满,读懂的足忍念,读不懂的是留恋,挥手之问,跌落串事故事。 老兵是一本内涌丰害的日记,那满天的星斗皎洁的月光,闪栋着青吞的诗篇……老兵吟@田建彪 ~~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母亲指着西南方一溜山脊对我说,那里面有红军。红军是干什么的,那时候不甚了了。及至读了中学,放学后坐在校外的土岗上,眺望东边一座古塔,想象古塔下面的六安城,感到远方的世界很神秘。  相似文献   

9.
上:俄骂斯荪一30MK型战斗棚下:荪一27毪机编队表演上:俄骂靳卡一5口型 “黑鲨”攻击直升栅下:荪一27VBM型战斗棚第5届莫斯科航空航天展掠影卡一22B型直升棚 俄骂斯米格一29K型战斗栅卡一50型直升相卡一60型直升相 展出Bg一种军用毫升jIin第5届莫斯科航空航天展掠影@王长山  相似文献   

10.
对于唐代以前的军旅诗 ,三国时著名诗人曹植的《白马篇》不可不读。作为军旅诗中塑造英雄个体形象最为光彩动人的篇章之一 ,它那激越昂扬的格调 ,尤其是诗中的“白马英雄”形象 ,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原诗是这样的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木苦 (读户 )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 (读肉 )支。仰手接飞猱 (读挠 ) ,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钓螭 (读吃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  相似文献   

11.
可贵的自知     
倪玉  姜士收 《政工学刊》2003,(10):55-55
苏东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获得“唐宋八大家”的美誉,与他具备自知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自幼读了不少书,少年时代就显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苏东坡为此非常得意,挥笔写下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一副对联贴了出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说苏东坡才华横溢,有的说苏东坡狂妄自大。一天,有位白发老者拿来一本书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的脸立刻红到了脖子根。原来老者拿来的书苏东坡一字都不识。苏东坡十分后悔,他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立即取下那副狂妄自大的对联,换上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新对联。…  相似文献   

12.
练笔     
离她家越近,他的脚步就越沉重。已经是第三次了。一路上,他把想好的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看见她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想好的话却一下子忘得干干净净。“真没用!”他在心里骂自己一声。 他是家中的幺儿。在家里,爹、娘、哥、嫂,几乎啥事都可由他作主。可一到她面前,那份自信,那份洒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那几个结了婚的伙伴们都在笑话他:别看你现在神气,等结婚证一扯,照样一个“气管炎”(妻管严)!  相似文献   

13.
雷抒雁说他这一生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文字。他说:“草以花的名义站在园艺,树以果的名义站在山冈,我这一生就是和文字打交道,写文字,读文字,编文字,教文字,讲文字。所以,我就是以文字的名义站在纸上。”  相似文献   

14.
妈妈,认识您的人,都惊叹您一点也不象四十二、三岁的人,倒象五十好几了,瞧您:头发稀疏灰白,眼角爬满了皱纹,身板儿象颗弯树一样,您那当年的风采哪儿去了? 是啊,从妈妈那张19岁读高中时的照片上,就可以  相似文献   

15.
感激妻子     
感激妻子桑美顺妻子下岗了,她顿时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在那情感“磨合”的日子里脾气也变得急躁起来,同先前相比,简直视若两人。妻子下岗对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可不是个小事儿,本来生活又不宽裕,偏遇上这事真是有些吃不消。加之儿子读高中,每月开销本来就打得够紧的,...  相似文献   

16.
《梦溪笔谈》载:北宋文人柳开年轻时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有一年参加科举考试,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车推着,直奔主考官面前。没想到,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华丽。而另一位应试举  相似文献   

17.
释放的力量     
仿佛听到那震天价的吼声,冲破了无声的画面,在耳边形成冲击波——“好哇!太棒了!”被声音的巨响淹没。我在静中读一幅照片,而我被一种热烈的气氛冲击着。很少有什么能冲击我们审视的眼睛,很少有什么能撩拨沉稳平静心灵的惊奇,只是那个时刻空  相似文献   

18.
提起江西省广丰县人武部武器保管员杨石友,人们都说这是个“值得夸奖的‘怪人’”。“怪人”之说源于“怪事”。杨石友,高挑个、墨瘦、胡子拉茬,年近半百,爱喝酒,爱发牢骚。可他喝酒有一定之规,就是值班时馋死也不喝一口。喝了酒常会骂人,骂搞不正之风的人,骂吊儿啷当的人,管他是领导,还是同事!有人戏谑他:“当心人家说你对共产党不满!”他怒道:“胡  相似文献   

19.
抓紧培养跨世纪的兵工企业家牟显忠昔日读《三国演义》,对魏灭蜀总想不通。想那刘备,以皇叔的身份挚“匡扶汉室”的大旗,且有携民渡江的仁义之举,还是得人心的;军师诸葛亮智慧非凡,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庐,即做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后来打仗。也是奇谋...  相似文献   

20.
小蔡犟起来,甚至都显得有点傻。当上班长后,他多了一个癖好,喜欢被人批被人骂,每天还要招呼班里的兵向他"开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