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新的反弹道导弹末段防御系统将于明年初在夸贾林岛跟踪洲际弹道导弹目标。华盛顿通讯——美国计划试验一种新的与光学探测装置连用的弹道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用以保护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预计这种反弹道导弹系统,将是80年代用于保护MX高级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机动防御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某型炮瞄雷达识别反辐射导弹的能力,设计了一种面向炮瞄雷达的反辐射导弹识别与告警系统。系统由雷达信号采集终端和信号处理平台两部分构成。信号采集终端在雷达同步脉冲的同步下,负责采集I路视频信号并传送至信号处理平台,信号处理平台在频域实时处理I路视频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反辐射导弹,并发出报警提示。经试验验证,该系统可以识别出高速反辐射导弹。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美国正在计划设计和试验一种新的、能迅速部署的并与MX先进洲际弹道导弹相配合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五角大楼正考虑在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的规定范围内部署这种新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可以预计在三年到五年内美国洲际导弹力量的生存能力将激剧地下降,因而美国又对陆军的反弹道导弹工作重新发生了兴趣。不管是否能与俄国人签订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美国洲际导弹的易损性将继续存在,部署一种生存能力更好的新型洲际导弹时,其易损性只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消息:由于不断地生产和双重方法部署防空导弹,弹道式导弹雷达和拦截导弹,到1987年底,苏联就能够摧毁美国战略威胁力量约20%左右。这将迫使美国修改它以苏联为目标的单一联合的作战计划,里根政府的官员告诉国会。根据政府官员提供参议院的证词;苏联部署SA-12地对空导弹使它具备一种既有防空能力又有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消息估计在部署弹道式导弹系统的过程中,苏联很可能将此“作为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突破”。一位情报官员说。虽然继续部署具有能提供区域防御能力的高功率相控阵雷达的SA-12地对空导弹和为反弹道导弹(ABM-3)系统生产可移动雷达的元件,但是苏联还不能提出美国报复性核力量  相似文献   

5.
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评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雷达识别能力为背景,分析了地基雷达识别弹道导弹目标的技术途径。根据弹道导弹目标群在飞行中段和再入段表现出的特性差异,提出了涉及目标结构特性、姿态特性以及再入特性的综合识别策略,并初步分析了各种识别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弹道式导弹防御系统的功能是发现、识别或选择、指示、跟踪并拦截敌方导弹。一个现代化防御系统必须在跟踪数以千计自标的同时完成拦截数百枚导弹的任务。 导弹来袭的战术情况通常可以根据敌方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海上发射的弹道导弹来分析。这些敌方导弹包括各种突防手段、雷达干扰器和核弹头,以对付由若干个雷达站和地空导弹组成的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迎击弹道导弹的新型导弹系统方案,推导了导引方法。该导弹系统由一部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导弹发射机(MLV)和两枚反弹道导弹(ABM)组成。MLV用助推火箭发射,并根据地面或空中预警雷达及控制系统的信息计算出的飞行轨道引导至ABM的发射区。ABM为二级动力式导弹。第一级火箭用来从MLV上发射和加速ABM;第二级火箭用来修正末段弹道。由仿真证明该导弹系统与现有ABM系统相比可以扩大迎击弹道导弹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以来,如何调整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实施各种防御技术,初步建立防御能力,并论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3,(8):4-5
“箭”式反弹道导弹系统是以色列和美国合作研制的末段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箭-2”拦截导弹及其发射车、“绿松树”多功能雷达以及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用于防御射程在15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也可用于防御巡航导弹和反飞机。 “箭-2”导弹全长约7米,重2.5吨,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9,射程80千米~90千米,拦截高度8千米~50千米。推进系统为两级固体火箭,导弹飞行的初始段和中段采用惯性加指令制导,末段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上拥有弹道导弹的国家不断增多,其导弹数量、质量和技战术性能也正不断攀升。2006年,伊朗和朝鲜先后试射了中近程弹道导弹,促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了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构建的力度。"箭"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试验性实战部署的高层反战术弹道导弹地空导弹系统,由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制,主要用于拦截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2007年2月11日,以色列和美国首次对其新改型的"箭2M4"导弹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仅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后,以色列和美国再次对改型拦截弹"箭2 M5"进行了飞行试验。虽然这次试验仅仅是一次性能验证试验,但却证明了"箭2 M5"拦截弹具有较强的导航能力,且成本降低了20%。一旦该弹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必将大幅提高以色列和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箭2"弹道导弹防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新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美国国会1999 年3 月决定加速发展“最具前途”的高层战区 导弹防御系统, 所以有关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的新策略近期成了全球讨论的热点。文章从描述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配置和拦截试验出发, 简要介绍了美国的 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最后指出, 弹道导弹防御的核心思想是以数量庞大的精确制导武器摧毁来袭弹道导弹, 在战略导弹防御的三个阶段实施反导作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期,法国海军决定发展M51型弹道导弹,并计划装备在胜利级最后一艘可畏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然后再对前3艘艇进行升级改装,最终全部换装M51型弹道导弹。当时,法国在研的M51型弹道导弹及其辅助系统与已经装备的M45型弹道导弹发射系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换装之前必须进行试验。为了确保整个计划的成功,验证M51型弹道导弹在流体静力学环境下发射的结果,法国启动了一项试验计划。与战略核潜艇项目一样,该试验计划的参与者也  相似文献   

13.
在1962年,公布了在太平洋夸贾林岛靶场上空进行的大量的导弹拦截试验的公告。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飞行器的最近一次试验中,发射了一枚美国陆军奈基——宙斯反弹道导弹。为了确保用核弹头摧毁目标,奈基——宙斯导弹的制导系统;两部独立的雷达,和一部陆基计算机。足够使它从远处接近目标。尽管这最后一步还没有实现。 但是,用一颗子弹击中另一颗子弹这样惊人的奇迹不能导致大规模战略防御计划的发展;同时也不能阻止十年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缔结。从军事观点上看,推行那种对侵略者来说,只要下决心努力就能很容易取胜的流行的战略防御技术简直是不值得的。  相似文献   

14.
美军认为,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具有了使用战术弹道导弹对美军战区兵力和资源进行攻击的能力,为保证战区部队及各类资源的安全,使之免受战术弹道导弹的攻击,必须发展先进的战区弹道导弹防御(TBMD)系统。为此,1993年5月,美国宣布将其“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更名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同时确立了以反战术弹道导弹为重点的战略,把主要工作转向了研制先进的 TBMD 系统。在此指导思想下,美海军正在积极进行海军区域防御(NAD)系统和海军全战区防御(NTWD)系统的研制,并正在寻求与盟国海军一道进行研制和采购。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上台以来,大大推进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研制与部署的进程——成功进行了第四次拦截飞行试验、调整了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进一步增加预算、拟在阿拉斯加建造新的洲际导弹拦截试验基地。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派出数十个代表团到世界各地为 NMD 系统游说;布什等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反弹道导弹条约》(ABM 条约)已不适时宜,甚至  相似文献   

16.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BMDO)在研武器系统的复杂性和性能特性,要求有一种综合的试验途径。该途径应能覆盖所有层次的试验。弹道导弹拦截器的飞行试验既受其复杂性及巨额开销的限制,也受试验靶场固有条件的限制。尽管飞行试验仍是弹道导弹拦截器试验计划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同时也必须利用其它的试验方法,以便全面描述系统的工作特性。弹道导弹防御局采用的一种试验方案,是利用专门的设备研究弹道导弹防御(BMD)交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美国陆军与雷锡恩公司签订了价值4.91亿美元的合同,研制反弹道导弹用的两种陆基雷达(GBR)。其中,战区导弹防御型GBR,采用固态器件,可空运,是现正研制的THAAD(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土防御型GBR,是大型相控阵雷达,用行波管进行发射,以固定方式部署在大西洋中的夸贾林岛上。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发展和部署弹道导弹防御受到一九七二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限制,所以至少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没有与其他战略武器一起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的计划。在以往的十年间,美国在战略武器脆弱性和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两方面发生的变化,足以需要重新严肃地考虑上述立场。  相似文献   

19.
弹道导弹弹头和诱饵的反红外识别能力是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评估指标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对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0.
弹头目标识别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技术引入弹道中段目标识别,可有效克服弹头隐身技术和有源干扰技术等对识别带来的困难,提高识别精度。建立了MIMO雷达中弹头目标的微动模型,给出了弹头自旋、锥旋和进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的参数化表达,并通过对仿真回波数据进行时频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弹头目标的准确识别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