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是一个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世界各国间的相互联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用东方巨人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巴不盯能了”①。50年前取得伟大历史性胜利的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同样,中国的抗战也得到了世界各主要反法西斯国家的一定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诸反法西斯战场浴血奋斗并相互支援与配合的结果。回顾中国抗日战场与世织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相互支援与配合的历史,总结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对维…  相似文献   

2.
齐德学  潘泽庆 《国防》2005,(8):20-2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亚两大洲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号称轴心国,妄图瓜分世界,法西斯势力在全球猖獗一时。然而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法西斯国家被彻底击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同时,中国人民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东方的反法西斯战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德意日法西斯就逐渐将侵略魔爪…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是“二战”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太平洋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法西斯的全球战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全民抗战的结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爱好和平和自由的各国人民同心协力、相互支援、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抗日战争得到了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各同盟国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朝鲜、越南、美国、加拿大、德国、印度、日本等国反法西斯战士志愿援华行动,也给予了无私的援助,一些国际友人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5.
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战场》),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史学专著。《中国战场》记叙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揭开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开始,1937年7月7日中国军民进行全面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辟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经战略相持阶段,到1943—1945年中国战场反攻作战,及至日本投降这14年的历史。作者在篇章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材上,始终把握两点:第一,第  相似文献   

6.
1940年8月22日至12月5日,在中国华北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18集团军(即第八路军)所发动的“百团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发动和胜利,不仅戳穿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而且对后来亚洲一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场的开辟,对这次世界战争的进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我们对“百团大战”在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回首这段历史,既让我们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大国地位而骄傲,也令我们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而不“强”的另一历史侧面而深刻反思。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1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挽回了长期失去的尊严中国人民始终站在反法西斯斗争最前列。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奋起抗日,开辟了东方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苏等大国正式投人战争时中国抗战已…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规模最大、交战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现代化联盟战争。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它早就把中国东北地区视为其“生命线”。经过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军阀斗争的胜利。抗战初期,毛泽东曾预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的进步,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是日本的困难;第三是国际的援助。”当时比利时的著名战略家勒尔坚在考察了中国的抗是战场后也得出结论:“日本士兵的子弹总有一天会朝向其国内射击,这就是日本军事的总崩溃。”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民特别是侵华日军官兵的反战运动,有力地捆住了日本军阀的手脚,增加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困难。侵华日军厌战情绪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反对和打破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必须联合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不仅倡导和推动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而且还积极声援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促进各国人民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争取英美法等  相似文献   

11.
Conventional wisdom on the phenomenon of war is criticised for providing little relevant guidance to deal with the security challenges of our era. One reason is that this attitude uncritically assumes power as synonymous with force. In response, ‘productive war’ is here proposed as a re-conceptualisation of war based on Michel Foucault's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power. Productive war appreciates the role of violence but subordinates it to non-kinetic dynamics influencing the dimension of mean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deal with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mobilisation essential to create public support for nation-building abroad and for visions of world order.  相似文献   

12.
战争工程: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战争工程是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必然产物 ,反过来它将成为促进信息化战争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新的动力。这种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综合集成和战争模拟为主要方法和手段的战争工程思想 ,应该成为信息时代的战争方法学。本文给出了战争工程的定义 ,研究了战争工程产生的原因 ,描述了主要的特征和内容 ,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战争资源是用于达成战争目的的一切物质、精神要素的统称,《孙子兵法》中包含着有效利用战争资源的光辉思想。《孙子兵法》具体地指出了要认识“地”、“天”、“将”、“军”、“主”这几类战争资源,要科学配置战争资源并关注战争资源的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ccording to Brian Orend’s binary political model, minimally just states possess a robust set of moral rights, while other states essentially exist in a moral vacuum in which they possess no moral rights. I argue that a more plausible comparative model would allow for a state to acquire (or lose) discrete moral rights as it improves (or damages) its moral record. This would generate a more accurate portrayal of both domestic policy within states and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states; 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the Allied forces during World War Two.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大规模、高度现代化的局部战争,也是有史以来电子战装备最集中、手段最完善、斗争最激烈、影响也最深刻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胜利,主要依靠的是现代高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电子战则是其中一张王牌,是其赢得胜利的电子战、精确制导导弹及C3I指挥系统三大法宝中的第一法宝,是决定陆、海、空战的关键因素。深入剖析这场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电子战的闪亮之处,对于我军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  相似文献   

16.
丁伟 《军事历史》2016,(2):21-25
朝鲜战争是在美苏冷战对抗的初期发生的,始终都有演变为全面战争的可能,但是战争并没有越出朝鲜国境。这场战争充分表现了现代局部战争的一些基本特征:战争目的的有限性、战争范围的有限性、战争以政治解决告终。朝鲜战争作为现代局部战争的开端,对战后世界军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首次大国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 ,也是战后唯一的大国之间直接军事对抗。战争的实践表明 ,这次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 ,就其对抗的性质、程度和结局 ,对后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控制战争 ,那么朝鲜战争可以认为是高控制战争的始作。本文以大量的历史文献 ,从中美双方对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规模、战争范围、战争持续时间和战争代价等方面的控制 ,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有限战争理论在战争中的形成和初步实践过程 ,将对人们关于战后局部战争的有限性和战争控制的认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战役实践主要是在歼灭战战役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并随着战略方针的调整变化,先后经历"立足内线歼灭战""外线作战为主歼灭战""大规模歼灭战""大迂回大包围歼灭战"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歼灭战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指导的许多方面必然要适应此种变化,以追求战争的胜利,但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战争指导原则依然没有过时.第一,正确认识信息时代战争的特点及其规律,以增强军事理论创新的针对性;第二,战争形态的划分有多种选择,战争本质不因战争形态的变化而改变,战争永远是政治的继续;第三,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战争指导原则不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过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