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我国航天第一港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发射了23颗卫星和上千发各类火箭及战略战术导弹,创下了中国航天史上9个第一。这些成就,记载了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尖端技术从起步到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等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温家宝、贺国强等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天局早在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就说,将会发表书面声明,祝贺“神六”成功发射。但美国各部门的情报人员则提前调整了卫星和雷达天线的角度,日夜监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举一动。美国军方人士更是公开宣称,他们将监测“神六”从升空、运行到降落的所有动作。●侦察手段“三位一体”长期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对我国形成了以间谍卫星、侦察飞机、电子测控船以及星罗棋布的监听站为核心的网状侦测系统,并不断派间谍深入我国腹地刺探情报。从太空到海洋,从天空到陆地,美国密切监视着我国航天及与此相关的导弹研制和发射情况。据香港…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11,(10):14-16
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等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温家宝、贺国强等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此作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勉励大家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一号"卫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装载于荷兰研制的两个卫星分配器中的三颗微小卫星,三颗微小卫星分别由土耳其、阿根廷、厄瓜多尔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为之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了酒泉中心接连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功?答案也许见仁见智,但悬挂于发射中心主礼堂前的大幅标语或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9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将2颗立方体星依次释放进行亚轨道验证飞行,其中1颗用于验证数据传输,另一颗用于验证分离机构。虽然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更大规模的航天发射任务,但是这次发射还是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1966年6月28日,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利亚回国途中非正式访问了巴基斯坦,并同阿尤布·汗总统会谈。30日,离开巴基斯坦回国。在专机经停乌鲁本齐途中,专程视察我国某导弹发射基地,观看地对地导弹发射。对导弹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在完成了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的飞行试验后,进入了在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固体导弹的飞行试验阶段。该试验分3步进行: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潜地导弹定型试验。1.先期准备60年代末,为适应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由海军试  相似文献   

10.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国成功发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和“探测”2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 发射约9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这次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火控界新兴的导弹发射技术——导弹离轴发射的原理和概念,并分析了这种原理的攻击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把导弹看作水平面质点的离轴发射数学模型,在这种模型下,在VAX/11—780机上进行了仿真,从计算结果分析研究了导弹离轴发射原理的实质以及这种发射技术较以往发射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导弹的型号可能有上千种,发射方式也千姿百态,但导弹为什么有的选择垂直发射,有的选择倾斜发射,而有的几乎可以以任何角度发射呢?实际上导弹的发射角度与技术、战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导弹发展史上来看,导弹多以垂直发射方式进行,二战中德国造的世界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就采用的典型垂直发射方式,而且似乎导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战略弹道导弹,还是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前均要进行复杂的发射准备工作,如导弹的定位。起竖。测试。瞄准等,决不是只要一按电钮,就能将导弹打出去的简单事情。弹道导弹发射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导弹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它决定了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拥有导弹武器的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导弹的发射技术水平,推动着导弹发射技术向着快速。安全。隐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国武器装备部导弹署最近成功地完成了批生产。西北风”导弹的发射试验。这次试验由战术导弹局组织,在兰德试验中心进行。共发射了7枚已做过严格环境试验的“西北风”导弹,大获全胜。这次发射试验使用 CT-20靶机,覆盖了导弹的整个发射区域。在实战条件下、自近距离、远距离从便携式三脚发射架上发射导弹,迎攻或尾追鱼贯飞行的目标,充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导弹箱式垂直热发射过程燃气流场对导弹及发射装置的影响,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将燃气流场与导弹运动耦合计算,采用域动分层动网格更新方法模拟了导弹的发射过程,采用多组分冻结流计算燃气流场,得到了导弹热发射过程中流场分布及导弹、发射箱的热、力载荷分布情况,并采用发射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导弹在箱内运动过程中,弹表面基本为负压,各测点导弹截面出箱以后,压力迅速升高为一个大气压;在点火时刻弹尾部产生一个775 K的温度峰值,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表面温度基本保持在300 K;发射箱的温度变化经历先升高,出箱后降低,运动一段距离到超临界状态又升高,随着导弹远离发射箱,箱内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导弹运动过程中,发射箱内基本为负压,喷管运动至观测点截面附近时,该观测点压力降至最低,之后缓慢升高,到超临界状态,压力下降形成一个波谷,随着导弹远离发射箱,箱内壁面压力逐渐升高为一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16.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6,(4):4-5
俄罗斯推出地面发射型R-77防空导弹俄罗斯的R-77(AA-12)空空导弹于2002年进入俄空军服役。目前正在此型导弹基础上改进成一种地面发射的防空导弹。该导弹的发射方式将是在57毫米S-60高射炮的简易炮架上的发射箱发射。其导弹发射箱长3.8米,装载导弹的总重量217千克,有效射程1.2-12千米,射高200米-9000米。地面发射型R-77导弹,能够安全可靠地存放在储运/发射箱内。发射时,需由地基系统通常是SA-8防空系统提示目标。一旦自身导引头跟踪到目标,R-77防空导弹,便可从发射箱中射出,飞向目标,其射击精度不低于空空型导弹。美宝石路Ⅱ双模激光制…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05,(11):10-10
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后,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8.
正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开启了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新征程。50年来,航天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航天自力更生、攀登高峰,向星辰大海不断迈进,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9.
舰载弹炮结合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火力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最大程度发挥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引入优化设计方法求取最大毁伤概率,建立了基于毁伤概率的火力分配模型。该模型将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导弹和火炮的火力分配转化为导弹火力分配。根据导弹杀伤纵深和发射间隔确定导弹发射数量。根据导弹在杀伤区内毁伤概率特性,确定导弹发射时机。  相似文献   

20.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射发展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力量;防空导弹形成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系列,拥有了不同发射方式、攻击不同空域的防空装备体系;海防导弹形成岸舰、舰舰、空舰、潜舰等反舰导弹系列,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海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我国各类导弹已形成完整配套的武器系统,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