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新年伊始,日美两国政府就决定从新年度起联合研制新型弹道截击导弹,目前双方正在为6月前签署相关备忘录进行调整。3月9日,美日联合成功试射了一枚弹头覆盖部分采用日本独家技术的新型海基拦截导弹(SM3)。此外,日本自卫队还计划多花40亿美元从美国购买导弹技术,自行生产“爱国者”3导弹。有关军事专家认为,日本借开发导弹防御系统的机会,打造具有强大进攻能力的导弹,绝非仅仅为了防御的需要。12亿美元开发 SM3新型海基拦截导弹“标准”-3导弹(SM3)的联合开发费用最多将高达27亿美元,日本将负担其中的12亿美元。日本主要  相似文献   

2.
美国东部时间1月25日晚9时,美军从夏成夷发射了一枚短程导弹,8分钟后美海军从太平洋上的“伊利湖”号“宙斯盾”导弹巡洋舰上发射了一枚拦截导弹,10分钟后,拦截导弹在夏成夷西北约480千米处的上空击中了目标导弹。这是新年伊始美国海军首次进行的从军舰发射拦截导弹的试验。美国防部官员称这次试验主要是为了测试海基拦截导弹的制导系统,而不是检验其是否能击中目标,真正的海基反导试验将在今年春季晚些时候进行。  相似文献   

3.
吴勤 《现代军事》2008,(3):17-21
日本时间2007年12月18日,搭载“标准-3”(SM-3)海基拦截导弹的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号“亩斯盾”驱逐舰在美国夏威夷附近海域进行了首次海基导弹拦截试验一在海基导弹拦截试验中,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号“宙斯盾”驱逐舰成功的击落了来袭的模拟导弹。这次导弹拦截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日本导弹防御系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在一份秘密报告中主张,美在建立陆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同时,还应建立海基NMD,以作为对前一系统的强化补充。目前美国许多颇具影响的保守人士,其中包括不少国会共和党领导人都坚决主张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部署海基NMD。他们认为,海基NMD利用现有技术就可建立,并且这种系统可以解决陆基系统存在的严重技术缺陷,即射入空中的陆基拦截导弹无法分辨来袭导弹的真假弹头,而海基系统则是在来袭导弹处于升空阶段,还未释放假弹头前将其摧毁。  相似文献   

5.
军备动向     
日本决定向美国购买导弹防御系统 日本媒体前不久报道,日本政府近日已决定购买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日本政府的计划是争取最终构筑由“爱国者-3”(PAC-3)导弹和装备在“宙斯盾”驱逐舰上的海基拦截系统组成的导弹防御系统,用于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海基拦截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处在大气层外飞行段的导弹,未能被拦截的导弹则用PAC-3在  相似文献   

6.
李梅 《国防》2013,(6):73-76
一、美国西太平洋地区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现状 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陆基和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加紧开展与盟友的导弹防御合作,充分利用日本、韩国的战略资源,建设强强联合、情报其享的导弹防御体系。1.预警探测系统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导弹预警探测除了得到“国防支援计划”、“天基红外系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等天基预警探测系统等的支援外,还重点部署了陆基预警雷达和海基“宙斯盾”系统。  相似文献   

7.
SBX巨型反导雷达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关键部分中段地基防御系统G(MD的)主要组成部分,由美国波音公司和雷西昂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监视近太空空间,辨别来袭的各种弹道导弹分弹头及假目标,作为反导系统的“千里眼”,部署在阿达克岛附近的太平洋水域。海基X波段雷达  相似文献   

8.
6月13日,正当美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的《削减战略性进攻性力量条约》余温未退、“蜜月”期未满之际,大洋彼岸便传来不祥之声,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当天晚上,美国又成功进行了海基反弹道导弹试验,此后又大兴土木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兴建6个拦截导弹的地下发射井和相应的通讯设施。美一番动作,标志着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构建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又成为国际社会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一个焦点,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投下了令人不安的阴影。美国此举意欲何为?美国能圆“天网”之梦吗?  相似文献   

9.
军情快递     
“小鹰”号首次试射“拉姆”拦截导弹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日前停泊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正在进行新型导弹——“拉姆”(RAM)的试射工作。这是美国海军第一次在航母上进行“拉姆”导弹的测试。“拉姆”导弹可以拦截袭向航母的反舰导弹。一旦“小鹰”号发射试验成功,这种导弹就可以正式在航母上启用,届时美国航母自身的防护能力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海湾战争后,美国将发展反导系统的重点,置于对付第三世界的“捣蛋”(rogue)威胁。但在威胁的先进程度和美国应于何时部署反导系统上,尚有争论。白宫和国会争论的焦点是,保卫美海外驻军的战区导弹防御,与保卫美国城市的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二者的部署...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海军网报道,美导弹防御署于3月8日对外宣称,一枚拦截导弹在太平洋上试射获得成功。这次试射是为了测试美日导弹防御计划中新研发的导弹。试射的拦截导弹是“标准”Ⅲ型防空导弹。美导弹防御署称,这枚经修改的“标准”Ⅲ型导弹是从夏威夷外海一艘配备“宙斯盾”系统的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于夏威夷时间3月8日上午10时47分成功发射。该枚导弹的鼻锥罩系是由日本设计  相似文献   

12.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0,(7):64-64
印度反导试验失败 3月15日,印度计划试射自制的“先进防空”型拦截导弹,但作为目标弹的“大地-2”型地对地弹道导弹飞行11公里后偏离弹道,未能进入拦截导弹雷达覆盖范围,故拦截导弹未发射。原计划拦截导弹将从距首都新德里大约70公里的孟加拉湾一个岛上发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俄罗斯海军加快了发展核潜艇的步伐。除了计划建造一种新型多功能核潜艇外,2006年3月有一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下水,另有2艘正在建造中,预计2008年服役。俄大力发展核潜艇的目的在于维持战略遏制力量,完善海基核力量构成,增强海基核力量在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地位,以此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抗衡美国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当前,美、俄作为世界上拥有海基战略核力量最强的国家,都在不断加强战略核力量在内的武装力量建设。那么,美、俄海基战略核力量究竟谁更强呢?总体力量:美国占优势美国海基战略核力量主要拥有“俄亥俄”级核…  相似文献   

14.
林炎 《当代海军》2008,(2):16-17
当地时间2007年12月17日12时5分,美国夏威夷上空传来一声巨响。这声巨晌意味着,日本首次海基弹道导弹拦截试验获得了成功。日本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在海上拦截弹道导弹的国家。可以说,这是美国发起的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步重要进展。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展史上具  相似文献   

15.
以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神的羊皮盾 Aegis命名的“宙斯盾”舰载作战系统,是美国研制的装备大、中型水面舰的综合性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早期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用于单舰或舰艇编队的防空指挥控制,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岸攻击的综合性舰载指挥控制系统。它是美国21世纪海军“联合防空作战”(AAW)和“海基弹道导弹防御作战”的基石,将确保美军备军种联合作战、登陆作战、向世界危机地区投送兵力的顺利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号称“弹丸”岛国。然而,它却是亚洲第一个走向资本主义“富国强兵”之路的国家。近代日本的历史,就是一部野蛮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史。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31年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对美、英的太平洋战争,最后,多行不义,自取灭亡。在日本横行半个多世纪的对外侵略战争中,日本军队的政治精神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的军队政治教育。 以效忠天皇为中心的忠君爱国教育 一、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近代日军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 近代日本军队的政治教育,其核心是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其他一切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天皇崇拜和神国观念是这一教育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军事》2008,(8):15-15
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6月5日上午8时13分,美海军在夏威夷考艾乌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一次海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日本天皇的产生为切入点 ,在揭示天皇历史的同时 ,剖析天皇在二战中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着重论述天皇对战后日本的影响。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 ,再次向世人警示 :天皇本身和日本人对天皇的认识 ,对日本的未来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切不可忽视天皇在二战中的作用及其对战后日本的影响 ,否则日本军国主义将会死灰复燃 ,重演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外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架构。以美国为主,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为辅,依次介绍了国外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的技术发展现状,结合舰船研究设计规律,探讨了国外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优劣势。通过分解防御系统的具体构成,分析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的作战运用,提炼出其架构特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搭载核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已经在世界各大洋巡游了近半个世纪。今天,美国海基核力量的中坚——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将被赋予一个全新的任务:携带常规弹头的“三叉戟”弹道导弹。2006年6月,美国海军上校特里·本尼迪克特(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技术主管)撰文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