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也参加了海湾战争,只不过我的战斗岗位是在德国外交部。”这是海湾战争期间德国重大间谍案件的主角吉特勒在接受德国《明镜》杂志采访时对记者说过的话。 吉特勒1994年出狱后一直居住在非洲的加纳。在谈到他的间谍生涯时,吉特勒对德国的安全部门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我的间谍生涯早在向伊拉克出卖情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他向记者透露,自1987年起他就开始向埃及大量出卖德国关于中东和以色列政策的情报。对于自己7年前的行为,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并用自豪的语气对记者说了上述的话。  相似文献   

2.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3):24-25
2014年6月,在美国入侵伊拉克11年后,这片土地再次被世界的目光所关注。不过这一次,目光的焦点不是此前占领伊拉克的美英,也不是曾经与它苦战8年的伊朗,而是此前几乎名不见经传的逊尼派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3.
1992年12月27日,一直保持沉默的伊拉克打破了禁飞区上空的宁静。一架伊拉克米格战斗机出现在其国土南部“禁飞区”以内32公里处,被美国 F-16喷气式战斗机拦截击落。这是美、英、法三国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以后第一次击落伊拉克飞机。同一天,还有另外3架伊拉克飞机闯入禁飞区,遇到美机拦截后掉头逃脱。然而,伊拉克飞机并未就此罢休。第二天,又有一些伊拉克军用飞机进入禁飞区,纵深与第一天差不多。伊拉克飞机为何一再冒险进入禁飞区?据以色列阿拉伯问题专家说,是对美国及其盟国的试探,以此来  相似文献   

4.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7):24-25
2014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美军随即开始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附近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阵地。这次军事行动,被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为继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球军事》2009,(5):5-5
“虽然伊拉克人民反对暴力和极端主义,但是仍有些人不希望省级议会选举获得成功。经过2008年的一系列军事打击后,基地组织的活动能力已经被严重削弱,但仍有能力对伊拉克平民目标发动袭击。”  相似文献   

6.
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海湾地区历来风云诡谲。1991年,这一地区爆发了牵动全球的海湾战争。时隔12年,伊拉克战争又在那里爆发。人们不禁要问,这两场战争有何内在联系,又有哪些不同? 显然,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都扮演了主角。伊拉克两次都是被打击的目标,而美国两次都是对伊拉克实施打击的主导者。这两场战争的内在联系在于海湾战争后美伊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不断加剧。然而,这两场战争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比较这些差别,人们会发现,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从战争诱因来看,海湾战争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伊拉克的入侵不但非法剥夺了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特别是当年5月布什总统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 驻伊美军便开始了自越战以来最倒霉的日子。这不,开战3年来,美军非但没有让伊拉克安静下来,反倒贴上了2000多名美军士兵的命。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中的60% 以上都是被“路边炸弹”——形形色色的简易爆炸装置夺去性命的。那么这些“路边炸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从驻伊美军那些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装甲车被反美武装炸毁的惨状照片中来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8.
萨达姆被执行死刑后,伊拉克动荡局势加重,宗教派别之间冲突接连不断,仇杀和暴力事件激增,每天平民伤亡超过100人,创下两年多来的最高纪录。为扭转日益恶化的安全局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1月6日对外宣布,伊拉克安全部队将在美军支持下在首都巴格达实施“新安全计划”,打击所有派别的非法武装组织。布什政府随即对此表示支持。然而,“新安全计划”真能拯救伊拉克吗?  相似文献   

9.
17年来,两艘停泊在意大利军港里的伊拉克军舰的炮管被擦得锃亮 17年来,12名被萨达姆遗忘的伊拉克海军官兵仍在忠于军人的职守  相似文献   

10.
1991年,被世人称为“亚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至今还在接受着联合国已经长达7年的经济制裁和武器核查。1997年10月,美国和联合国与伊拉克在经济制裁与武器核查问题上的矛盾骤然上升,美、英等国又一次大量向海湾增兵,使该地区大有重演战争之势。后经俄罗斯等国调解,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矛盾并未消除。兵临城下的美英大军不但没有班师回朝,而且有增无减。12月4日,英国国防大臣罗伯逊在结束同美国国防部长科恩的会谈后说,如果外交途径无效,英国准备把它的“无敌号”航母由地中海开到海湾地区,以加强集结在那里的美军部队。他们仍准备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联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在伊拉克的外国人遭绑架的事件频频发生,并在不断升级。这让人们看到,在美军占领伊拉克一年后,伊拉克境内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为目标的抵抗运动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动向。当前伊境内的抵抗力量正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制造人质危机作为反美和破坏伊政治进程的重要手段。有国际舆论称,人质事件已成"人质战争",成为伊拉克的第二战场。那么,从伊战爆发到现在到底有多少人被绑架?到底是谁在实施绑架?人质危机何时才能平息?这已成为困扰世人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4.
谁是赢家     
《兵团建设》2012,(Z1):65-66
2011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布最后一批美军将在未来几天内撤离伊拉克,至此,长达8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在美军刚刚撤军后,伊拉克就内讧频频,这场战争到底谁是赢家?请看本刊根据《瞭望》、《半月谈》、《新华文摘》等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5.
美军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其陆、海、空三军都拥有十分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说,除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尚能在部分武器装备上与之一较长短外,其他多数国家都比它落后10~20年甚至更多。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拥有众多先进装备的军队,自今年3月20日,特别是5月1日布什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后,面对装备落后的伊拉克武装人员,其陆军却在伊拉克各地屡屡遭袭。损兵折将不说,许多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先进装备也先后折戟。这正应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那句老话。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被毁的几种主要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伊朗、伊拉克先后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霜灭。从2014年开始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到如今被"彻底战胜","伊斯兰国"的兴衰,也成为了中东混乱政治局面的一个缩影。"伊斯兰国"覆灭了,叙利亚问题走势仍变数多多。"伊斯兰国"覆灭了,但滋生"伊斯兰国"的政治土壤,即叙利亚国内的政治乱局,则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予以根除。近日,伊朗、伊拉克先后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己经覆灭。从2014年开始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到如今被"彻底战胜","伊斯兰国"的兴衰,也成为了中东混乱政治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美军占领伊拉克的五周年,又是布什政府的谢幕之年。被美军占领的伊拉克,时至今日仍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混乱的局势不仅消耗了美国巨大的财力,造成美军大量伤亡,也使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已过去整整两年了,可对作为胜利者的美国而言,这两年过得却不那么轻松,甚至可用焦头烂额来形容。 两年前,美国踌躇满志,精心备战,力求玩伊拉克于股掌,可还是遇到了"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萨达姆那么不禁打, 一个月不到就跨了台;二是没想到战后伊拉克这么乱,两年后的今天仍是"一锅粥"。对于第一个"没想到",如今美国算是 想明白了,萨达姆早就是一只"一捅就破、一推就倒"的纸老虎,根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于后一个"没想到", 美国倒是有过大胆的猜测,如在萨达姆被捕前,认为是他策划组织并实施了抵抗活动,可他沦为阶下囚后,伊拉克却乱得更 凶。因此,美国人至今也未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最近,美联社抖出猛料,认为萨达姆在倒台之前就设下了埋伏,并分析得  相似文献   

19.
沙漠遇“克星”——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峰 《国防科技》2003,(5):31-32
美国《新闻周刊》2003年3月的一篇报道颇引人注目:伊拉克从乌克兰或叙利亚偷偷购买了大约1000枚俄罗斯制造的“短号”反坦克导弹。随后美国防部长拉姆斯非尔德也表示,“短号”反坦克导弹是从叙利亚运到伊拉克的。一时间,有关俄罗斯“短号”反坦克导弹落户伊拉克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据悉,“短号”反坦克导弹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此外,美军还数度对伊拉克动武,继1993年、1998年以巡航导弹和战机发动数波大规模攻击后,美国五角大楼已拟定了对伊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准备在开战的头48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300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用密集、猛烈的炮火瘫痪和孤立伊拉克军队并为地面进攻铺平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可以说是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究竟他所领导的伊拉克有何能耐三番两次受到美军“眷顾”?本文就军事力量的角度分析伊拉克目前的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