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约。《公约》全面、切实地履行,对在全球范围禁止化学武器使用,防止化学武器扩散,减少化学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公约》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与融合,对《公约》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结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向第三次《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审议大会提交的报告,重点就与《公约》有关的化学与生物融合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惨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武器战,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  相似文献   

3.
所谓新概念化学武器,是区别于传统化学毒剂弹药而言的一种武器。这种新化学武器由于其弹药并不对作战人员构成伤害,更不会致人死亡,也不污染环境,因此短期内还不会受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限制。说它不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限制,是指它既不违背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内容和精神,也不受1993年1月公开签署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控条约《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约束。它是一种新型概念武器。这种新概念化学弹内装的不是普通炸药,也不是常说的沙林、芥子气等种种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美俄核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核大战的危险已降至最低点,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危险在增加,国际社会缔结《禁止化学武器化约》后,15年内现实2的化学武器依然存在,化学武器扩散及违约发展和使用难以完全避免,化学威胁依然存在。由此预测餐军核武器的使用方式有:敬告性打击,有限使用核武器,恐怖使用等。  相似文献   

5.
化学武器的广泛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使用表明,它能影响战斗的胜负并可取得战术效果。早年的国际公众舆论把化学武器看成是所有武器中最令人恐怖的一种,交战各方也都一致认为应在未来禁止使用这种武器。国际社会于1925年6月签署了《日内瓦议定书》,禁止化学及细菌武器的使用。然而,该公约并未能禁止住化学及细菌武器的生产和使用,也没有规定对违约者的制裁措施。有些签  相似文献   

6.
纪学仁  于义风 《防化学报》1999,9(1):64-70,78
1998年化学裁军,以执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中心,取得重大进展。公约组织全面开展覆约活动。169个签约国中已有121国批准公约,87国作出宣布。公约组织进行了349次核查。美国销毁化学武器近3000t,俄罗斯销毁化学武器尚处于计划准备阶段。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复,美、英动武,非缔约国中化学武器扩散不断发生,化学裁军仍潜存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7.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签署使销毁化学武器的问题日益迫切和重要。本文就销毁化学毒剂的化学反应:氧化(高温、低温)、水解、分解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化学武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武器是利用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困扰、迟滞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它包括毒剂、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等。由于化学武器强大的杀伤和威慑作用、使人们每当谈到它时就不寒而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武器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化学武器带给人类的灾难从公元前4世纪,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用沥青和硫磺的混合物挫败用烟熏法进攻的敌人开始,化学武器的对抗就与人类相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共使用了45种毒剂,总重量达12.5万吨,造成130多万军民伤亡。其中仅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伊普雷地区就施放180吨氯气,使英法联军15000人中毒、5000人死亡和500人被俘。这  相似文献   

9.
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是中日两国间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人民生命安危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不但在中国战场上违背国际战争法规悍然使用了化学武器,战后还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领土之上,严重威胁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宁夏科技》2003,(2):41-48
近来,美国不断指责一些国家发展化学武器、细菌武器、核武器(简称核、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准备对其进行打击,核、生、化武器再次受到世界的关注。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化学武器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化学战的发生与发展及扩散并没有受到国际公约的限制和政治因素的制约,例如1950年,美国将化学及细菌武器用于朝鲜战争,人们熟知的故事片《上甘岭》当中就有美军使用毒剂的情节。1960-1970年美国将化学武器用于越南战争。1980年美国将化学及生物武器提供给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并支持伊拉克在同伊朗的战争中较大规模的使用化学武器。化学战的历史经验给人们以启示,人们预测未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9世纪末。欧洲强国化学工业获得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军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高技术战场实际上有两个:一是包括陆、海、空在内的“有形”战场,另一个是“无形”的、但却异常激烈的电子战场。“有形”战场上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作用的化学武器已是世人皆知。电子战场上的电子计算机病毒,因其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感染力,作战效能不亚于常规战场上的化学武器,而被西方军界比作电子战场上的“化学武器”。因此,它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井正在加大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外军战场心理问题的存在为战场心理干预体系建立提供了契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纷纷建立战场心理干预机构,缓解战场心理问题。为了提高战场心理素质,外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门类的战场心理训练,如战场适应性训练、战场生理极限训练、战场自信心与自豪感训练、战场团队协作训练以及战场勇气训练。这些做法对我军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0年来化学武器的宣布、销毁、核查等履约进展情况。分析了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公约的普遍性、化学武器威胁的长时间存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未来高寒地区作战我军可能面临的核威慑和化学威胁,认为核威慑将贯穿战役始终,化学威胁有可能适时向化学条件转化。具体分析了化学威胁向化学条件转化的3种条件和5种时机,提出了敌可能使用化学武器的3种方式及相应的化学武器种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外军战场抢修工作研究和法规建设的回顾,分析了战场抢修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军战场抢修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我军战场抢修的长期实践,借鉴外军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军战场抢修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最后还就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核化环境。认为该大战可以避免,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不会对我构成现实的核威胁,但战场某些地区可能遭受次生核辐射的伤害。还认为,大规模化学战的危险可以排除,局部战争中小规模、有限度地使用化学武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次生化学伤害的影响可能会成为防化兵应当面对的主要课题。面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防化兵应当:1)做好准备,遏制敌人核化威摄;2)搞好战时  相似文献   

17.
军事百科     
谁最先使用化学武器军事史学界一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1916年2月在凡尔登战役中使用毒瓦斯,称为世界上首次使用化学武器。其实,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于1900年6月在天津就对我“义和团”使用了“氯气炮”。这种剧毒的化学武器,比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年限早了6年。《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篇叫  相似文献   

18.
化学武器使用后,毒剂气味在空气中四处扩散,无侦毒器材人员利用毒剂的特殊气味来初步判断敌人用毒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目前外军对用感官发现毒剂的所谓“主观侦检法”仍然比较重视。美军技术手册中规定、“所  相似文献   

19.
王作化  林生  菅强 《环球军事》2008,(3):104-106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恐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至今后果难除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战剂,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公开或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在1939年日本与苏联爆发的诺门罕之战中,日军为挽救战场败局,曾秘密将新研制的细菌武器投放战场,结果造成口军自身1300多名士兵神秘死亡就是其中鲜为人知的一幕。  相似文献   

20.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生效在即,根据公约的宗旨,一切化学武器都必须销毁,包括遗留化学武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