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记者曹福成)11月1日,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航展盛大启幕。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展"亮相航展,吸引着诸多观众的眼球。作为本届中国航展中独具特色的主题展,"2016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展"坐拥展馆优势地段,以统一设计、统一搭建的整体形象亮相在展会上,集中展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装备的高新成果,进一步表达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1月1-6日在广东珠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展即将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主要以民口配套单位和民参军企业为主体,集中展示了"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军民两用高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业绩。江西泰豪军工集团和北京中航双兴科技有限公司以强大阵容参展,展出成果包括通讯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曹福成)2017年9月18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暨论坛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暨论坛活动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军委装发部、教育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该展览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曹福成)9月19-22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协办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航展以"创新引领、融合共赢"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军民融合"战略号召,集中展示国内外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成果,吸引了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国际知名航空企业竞相参展。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首次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货览暨论坛活动,在京丰宾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总共设置了政复辅导、体制机制创新、信息技术三场专题论坛。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情况。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京丰宾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总共设置了政策辅导、体制机制创新、信息技术三场专题论坛。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又称"珠海航展")迄今已连续举办十届。"中国航空航天设备技术展"是中国航展的专题展区。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曾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成功举办"2014中国航空航天设备技术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参展效果。为了进一步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切实推动"民参军",促进各配套企事业单位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11月6日,中国(珠海)航展这一国内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界盛会落下帷幕。本届航展展览规模、军用展品占比、外军飞行表演队飞机数量均创历届之最,国人齐心协力打造国家品牌,来自全球各地的尖端产品给力地展现中国航展"颜值"。在这个外界了解中国相关领域发展的窗口精彩频现: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14航空航天设备技术展"于11月11日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作为本届中国航展独具特色的展中展,"2014航空航天设备技术展"坐拥5号展馆近500平米优势地段,集中展示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和航空航天配套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加强了民口配套企、事业单位与航空、航天行业的沟通,促进了国际、国内市场合作与技术交流。参展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的科研院所、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西北有色金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1日至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航展展出规模、展品结构、展览形式及飞行表演队、专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新突破。据报道,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展商参展,室内展览面积8.2万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参展飞机135架。从整体上看,本届航展不仅具有国际性强、技术水平高的特点,可以说,又是一次我国军民融合高科技成果展示的盛会。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3月19日,2019北京国际军民两用装备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宣布,2019北京国际军民两用装备展览会(简称军民两用展)将于2019年5月6日至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据悉,展会同期还将举办以"一带一路与需求牵引,推进军民融合国际化"为主题的2019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峰论坛,以海洋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共享制造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的一系列论坛,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热点话题2021年10月国防科技工业网络信息大数据热词分布01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02中国馆亮相迪拜世博会0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04多款新型无人机首次亮相珠海引爆热点05一批先进成果首发、首展: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珠海开幕06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入选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07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08中国空间站后续建造规划公布将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军转民》杂志创办以来,致力于军转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相关工作的推动,努力把杂志打造成国家机关的"喉舌",打造成传播国内外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科技成果的窗口,积极发挥了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本社受政府部门的委托,承办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军转民成果奖评选、军民融合成果展宣传等相关活动,随着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作为军工系统重要传媒之一,中国军转民杂志社今后将承担更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军转民》杂志创办以来,致力于军转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相关工作的推动,努力把杂志打造成国家机关的"喉舌",打造成传播国内外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科技成果的窗口,积极发挥了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本社受政府部门的委托,承办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军转民成果奖评选、军民融合成果展宣传等相关活动,随着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作为军工系统重要传媒之一,中国军转民杂志社今后将承担更多的双向融合相关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军转民》杂志创办以来,致力于军转民、军民结合、军民融合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相关工作的推动,努力把杂志打造成国家机关的"喉舌",打造成传播国内外军民融合理论研究与科技成果的窗口,积极发挥了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本社受政府部门的委托,承办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军转民成果奖评选、军民融合成果展宣传等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燕利娜)12月10日至11日,第九届中国军民融合年会暨成果展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和军民融合(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军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生联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惠利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国务院  相似文献   

16.
岁末回首     
<正>《中国军转民》伴随着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又走过一年。岁末回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走入国防科技工业的宏大队伍之中,投入中国军民融合的伟大实践之中,融入广大读者作者的密切合作之中,《中国军转民》才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具有持续的创新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并报道了政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如制定发布了2015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在军工企业改革与转型升级、自主可控技术装备的  相似文献   

17.
炮霸 《现代舰船》2013,(1):25-27
2012年1 1月13日至18日,第九届中国航展(即珠海航展)在广东珠海举行。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飞行表演,珠海航展上荟萃中国最先进的飞行器、导弹、雷达电子设备的展台也吸引了大量军迷们的眼球。笔者在珠海的武器展台上流连多日,颇有所获。在此将此次珠海之行的图文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也是军工集团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军工电子国家队,信息产业生力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调整加快军民融合的步伐,从过去的"以军为主,以民为辅"向"以军为核心,以民为主体"转型,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正>"军民融合大讲堂"开课,首课由于川信、吴志坚等著名专家开讲本刊讯(记者曹福成)1月6日,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举行。省军区司令员邵亨等军地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陈晶晶等社会团体代表出席会议。"军民融合大讲堂"开课,于川信、吴志坚等著名专家开讲第一课。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新当选会长李喜增指  相似文献   

20.
<正>9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月度。在习主席"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号召指引下,各地举办的军民融合活动竞传佳音:9月7日,在第五届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巅峰对话"登陆中国绵阳科技城。9月9日,第五届中捷友谊农场对外合作推介会实现投资总额170亿元人民币的15个项目签约。9月24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一周内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累计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共签订8项重大合同,签署16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