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黄喜军;韩传久;张彤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S1)
在雷达组网背景下,针对雷达测量距离精度较高,测量方位精度较低的特点,利用组网雷达的距离信息,采用线性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对目标三维定位进行了分析,并就迭代初始值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迭代结果的发散,而且可以提高线性最小二乘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有效实现对目标的三维定位。 相似文献
3.
节点位置是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的关键信息。而给WSNs内所有节点配置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成本太高。只可能让部分节点配置GPS,这些节点称为锚节点。节点通过获取与锚节点的距离信息实现定位。为此,提出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测距的二阶规划的定位算法(TOA-Second-order Programming-based Localization,TOA-SPL算法)。TOA-SPL算法先测距和测速信息建立基于最大似然的位置估计表达式,再通过分布式二阶锥规划技术求解,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实验数据表明,相比于半定规划的节点定位(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Localization,SDPL)算法,TOA-SPL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摄像机校准和初始定位是基于机械跟踪的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基于机械跟踪方式的虚拟演播室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Tsai算法的虚拟演播室摄像机校准算法和基于主动配准的虚拟演播室摄像机初始定位算法。仿真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算法操作简便,满足了虚拟演播室高精度定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声测定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推广的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该算法,我们可以获得弹丸的空间状态参数,进而应用Rugge-Kutta法可以反推出炮位,文中给出了估计外推误差方差的方法及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辐射源方位线(Lines Of Bearing,LOB)的无源定位算法,即Pages-Zamora定位算法、布朗定位算法、概率定位算法和模糊定位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迭代定位算法,并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对比实验,对5种算法的定位精度和运算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迭代定位算法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8.
机载测角三维无源定位的建模与算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机载测角三维无源定位应用中 ,采用载机NED (North_East_Down)坐标系作为状态坐标系、选在此坐标系中的目标位置坐标作为状态变量建立状态方程 ,采用测量系统天线坐标系为测量坐标系建立测量方程 ,两个坐标系以载机姿态角相关联。本文在此坐标框架下 ,通过对三个定位模型和四个定位算法的分析和仿真比较 ,确定了更适合于机载测角三维无源定位应用的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9.
引入测频信息进行无源被动定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无源被动定位技术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定位的约束条件尽可能地少,即尽可能地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只利用测角信息(DOA)的定位方法,由于可观测性的要求,在单观测平台对运动目标定位时,常常需要观测平台作特殊的机动运动,这种约束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不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引入测频信息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的定位方法,并给出了可观测性分析。运用该定位法定位,观测平台的运动形式可以任意,特别有意义的是,在满足某些条件情况下观测平台还可以完全静止不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瞄准分划的多特征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提取并融合瞄准分划的几何特征、灰度特征和运动特征,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应用亚像素定位算法,实现了瞄准分划的精确定位,满足了瞄准线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直接基于透视投影模型的标定算法计算量大、结果不稳定的事实,提出一种基于仿射投影矩阵的标定算法。算法首先线性解算仿射投影矩阵,然后分解出部分参数。在假定主点坐标等于图像中心的前提下,解算出其余参数,再以重投影图像点残差和为目标函数,对所有参数进行优化,获得精确的摄像机模型参数,达到精确、快速、稳定的标定目的。大量的仿真和真实图像实验证明算法比传统算法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15.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orders on identical machines in parallel. Each order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individual jobs. A job that belongs to an order can be processed by any one of the machines. Multiple machines can process the jobs of an order concurrently. No setup is required if a machine switches over from one job to another. Each order is released at time zero and has a positive weight. Preemptions are not allowed. The completion time of an order is the time at which all jobs of that order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weighted completion time of the orders. The problem is NP‐hard for any fixed number (≥2) of machines. Because of this,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wo classes of heuristics, which we refer to as sequential two‐phase heuristics and dynamic two‐phase heuristics. We perform a worst case analysis as well 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nine heuristics. Our analyses enable us to rank these heuristics according to their effectiveness, taking solution quality as well as running time into account.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6 相似文献
16.
平台式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最佳可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应用线性系统的奇异值分解理论对静基座初始对准的可观性及可观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给出了不同奇异值下系统状态可观性状况的直方图,并且计算出不同状态组合时系统奇异值的大小及对可观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选取N、E、Eε为不可观测时,系统的估计效果最好。其次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可观阵的秩为7的三种状态组合进行最优估计,仿真结果验证这种论断的正确性。最后从误差分析的角度阐述了这种论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图解法证明了航位推算轨迹和真实轨迹相似,符合相似性原理,并通过图解法推导位置修正公式;将位置修正技术用于里程仪的初始标定,经实测数据证明标定后的航向安装偏差角、俯仰安装偏差角及里程仪刻度系数误差大幅减小;将位置修正技术与GPS结合进行GPS/DR组合导航,经Matlab仿真证明该组合导航在长距离行车可将航向误差角限制在3.6′之内;该修正技术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