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仿真战例软件支撑环境是将仿真战例推向实用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联合作战仿真实验系统及相关基础资源为依托,提出了一种支撑仿真战例设计运行的工具、服务和终端应用环境,包括仿真模型数据层、仿真系统层、仿真战例服务层和用户终端应用层四个层次。在配置部署上分为实验用户层、实验服务层和技术开发平台层,可支持实验室紧耦合式、实验室松耦合式和研究员自助式三种实验应用。  相似文献   

2.
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军事能力建设与军事系统工程"。在基于信息系统的军事能力建设、海上方向安全与海洋战略、武器装备论证与运用、作战训练理论与实践、现代作战建模与仿真、作战实验分析、作战实验数据采集与应用、模型体系建设、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军事需求分析与军事概念模型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战例研究是学习战争的重要方法。信息化条件下,战例量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手段、研究途径都需要拓展。仿真技术催生了仿真战例,就是运用仿真技术构建的虚拟的作战样例。即针对典型的战争和作战问题,运用仿真技术进行科学实验,从而构建的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虚拟作战样例。仿真战例的核心内容是“战”、实现基础是“仿”、外在型态是“例”,它是“仿真”与“战例”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作战实验设计合理、作战实验过程透明、作战实验结果可信,需要将参与作战实验的军事研究人员和实验仿真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需要提供基本的支持工具和结合平台。提出了一个作战实验展示和分析框架,具有战场环境构建与展示、实验构想自主表达、实验仿真过程态势展示、实验过程态势分析四项基本功能。分析了"仿真数据——仿真过程数据"、"仿真数据——战场态势"、"战场态势——作战想定"、"作战想定——仿真系统"的数据交互方式与战场态势编辑、仿真过程展示、态势分析、想定编辑四种人机交互方式。  相似文献   

5.
战例研究是进行军事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汲取战争经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开展战例研究的前提是建立起知识体系完备、检索运用便捷的战例库。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战例数据的标准化描述、规范化存储、智能化分析成为可能,极大地支撑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战例库系统开发工作。本文首先从战例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战例运用和研究的基本现状,梳理了存在的典型问题;其次,从数字化技术对战例描述和战例库建设的影响角度剖析了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基本需求;最后,通过对智能技术的把握,分析了智能技术对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支撑作用,并对如何开展基于智能技术的数字化战例库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 ,仿真在军事领域的作用和所带来的效益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地利用仿真技术 ,提高作战实验的手段并推动军事理论的发展 ,是作战仿真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文章介绍了一个较先进的作战仿真平台———STAGE ,它提供了各种工具和框架产生定制的应用仿真程序 ,缩短了建立复杂作战仿真系统所需的时间。文章还基于STAGE平台设计实现了一个海军编队防空作战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在军事应用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及军事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仿真想定的规范化开发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想定与仿真模型紧耦合等问题,为改善想定的重用性,提出了基于军事概念模型的仿真想定生成方法,将仿真想定的开发分为想定结构化描述和想定形式化描述两个阶段,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军事概念模型的炮兵仿真想定生成系统,经实验表明有效实现了想定与仿真模型的分离,提高了想定的重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耕耘思想,设计了探索性仿真实验框架,并对框架中每个部分进行了简要探讨。基于数据耕耘的探索性仿真实验框架由乒乓式对抗推演预实验、单个仿真想定生成环、仿真想定空间运行环和仿真结果分析环四部分组成,通过将人的经验、智慧与计算机仿真手段相结合,在多次循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所需的军事决策建议或寻找感兴趣的战争规律。通过构建探索性仿真实验框架,能够将各种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整合起来,围绕实验目标实施探索性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军事仿真系统在军事筹划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果追溯与分析是军事仿真中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与复杂的交互关系中找出时序上的关联关系,帮助研究人员确定作战行动中的一些关键实体或事件,用于探究战争的发展脉络与蕴含其中的因果关系。首先对作战仿真领域的因果追溯分析做了简要介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事件仿真要素的因果追溯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军事仿真中的因果关系,并且有很高的通用性和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军事规则体系是军事概念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明确描述了主要实体间的关系,把实体的军事行为依据从定性的原则具体化为定量的规则,使军事概念模型的开发过程得以独立于特定的可执行系统。针对装备保障仿真系统开发对装备保障仿真军事规则体系建立的需求,在定义装备保障仿真军事规则概念的基础上,就装备保障仿真军事规则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装备保障仿真军事规则体系的基本方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示例。  相似文献   

12.
电子对抗军官作战研讨仿真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电子对抗军官作战研讨仿真平台”的军事总体和技术总体的设计思想 ,重点讨论了仿真平台的框架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相似文献   

13.
军事领域仿真工程——仿真在联合作战研究中应用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军事领域仿真活动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军事领域仿真工程来促进仿真在联合作战研究中的应用.将军事领域的仿真活动区分为分散、集成和领域三个层次,讨论了不同层次的仿真活动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阐述了军事领域仿真工程的内涵和目标,分析了涉及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若干工作建议.通过尝试探讨军事领域仿真活动的发展规律,期望有助于增加军事领域仿真活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4.
军事爱国主义是解读《孙子》与孙武其人的关键思想要素。《孙子》中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元素主要包括:"兵者,国之大事"的军事价值观;"安国保民"、"安国全军"的军人价值观;"君命有所不受"的道德选择方针;"兵以利动"、"非利不动"的军事功利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德环境效应说五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及其开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仿真概念模型是对现实军事世界中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独立于具体仿真实现的表示方法。规范的仿真概念模型是一种“认识标准”,是军事领域专家与仿真技术人员沟通、协作,提高仿真模型正确性、互操作与重用性的基础。本文从仿真概念模型的内涵、作用与分类出发,探讨了仿真概念模型在军事仿真开发中的位置和角色。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关于"战争是科学"、"信息化战争"、"军事技术装备与战役理论的关系"等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思想,促进了军事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关于"军事科学体系"、"军事系统思想"、"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和"作战实验"等论述,构划了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体系,倡导了军事系统思想及其基本方法,创立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了作战实验方法及其发展方向,促进了军事科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关于"有限战略核力量"、"开发航天技术"、"打好小仗"、"军品生产"和"军队人员培养"等论述,促进了军事科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开发完装备维修保障仿真系统后,如何快速发现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运行规律,指导系统的设计优化,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装备维修保障仿真实验的问题引入着手,分析其所处的研究环节;明确了装备维修保障仿真实验的基本内涵,研究了装备维修保障仿真实验的原理、特点和基本过程,归纳出关键科学问题,进而提出了装备维修保障仿真实验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8.
作战体系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系对抗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基本形态,它的作战能力不仅取决于体系构成要素的强弱,更取决于要素组合状态的优劣,作战体系的优化是实现最大作战效能的必要手段,也是高技术体系对抗作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出探索性分析和作战体系的基本概念和体系评价准则后,提出了作战体系的优化方法并给出了优化过程描述.该方法主要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进行体系对抗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作战任务指标、武器费用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最优的作战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军事仿真想定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仿真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仿真想定开发耗时耗力.目前主要靠人工为各个系统定制仿真想定,由于定制过程中参与人员众多,而且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这样做给以后大系统仿真带来诸多不可移植问题.为解决军事仿真想定中资源、协作等问题,整个军事仿真想定开发的标准化至关重要.在详细考查了仿真想定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合作开发军事作战仿真想定的方法,总结出了仿真想定开发标准流程,并介绍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军事想定定义语言MSDL.  相似文献   

20.
面向对象的复杂作战仿真系统概念模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面向对象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概念模型设计来描述复杂作战仿真系统,实现问题域的表达。首先分析了概念模型的表达要素;进而以面向实体的技术对概念模型的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标识,并用系列规范的图和表格来表示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构造概念模型的技术是符合日益增长的军事需求的,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