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二战期间,为迎头赶上西方国家的核武研发步伐,争取核科研优势,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苏联当局出台了历史上著名的"核计划"。苏联"核计划"是指以原子弹研发为核心的苏联核能发展规划。该计划始于1942年9月28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颁布"关于组织开展铀工作"的决议,止于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3.
4月26日,法国的《情报界》杂志披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能把苏联和越南人吓上谈判桌,精心导演了一场美国即将对越南发动核战争、准备把原子弹投掷到河内的“大戏”。不曾想到,一向嗅觉超灵敏的苏联这次居然出奇地“愚钝”,以至于这场独角戏悻悻收场。尼克松和他当年的核心决策层迄今都不明白,这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国内对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已基本比较清楚了,而对冷战的另一极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及其内幕则很少有所涉及.这主要是由于在冷战期间苏联将其列为高级机密,无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有关苏联窃取美国原子弹的秘密,多年来一直扑朔迷离。前不久,根据有关解密的资料,苏联间谍如何窃取美国原子弹秘密的经过终于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6.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当量22万吨的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中国政府于原子弹爆炸的当天即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恐怖威胁,一说到“基地”组织的核生化能力,美国反恐怖机构和情报部门就会说苏联的“提箱原子弹”如何落入本·拉登手中,世界各国的核废料如何可能被“基  相似文献   

8.
1949年8月末,美国空军一架装有“飞行实验室”设备的B-29飞机,在远东某地区飞行时获得意外发现:从苏联东部地区上空拍摄到的几幅照片的底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放射性物质的迹象。照片被送到美国情报机关,经有关专家分析,解释只能有一个:苏联在其领土内进行了原子弹爆炸。当情报局官员向杜鲁门总统报告此事时,他简直难以置信,连声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誉为“原子将军”的曼哈顿工程区指挥官格罗夫斯深知此项工程之浩繁、艰难,以及人力、物力耗费之巨大,曾说:至少在10年、20年之内,不会有其他哪个国家能造出  相似文献   

9.
李华 《军事史林》2023,(2):47-52
<正>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喷气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进行间谍拍照时,被苏联导弹击落。[1]这一事件,不仅是冷战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尽管这起事件已经过去60多年,但是今天就这起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做一回顾与反思,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美国U-2飞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首先,U-2飞机的研制,是因为20世纪中期苏联高新技术特别是军事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先看核武器,1945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随后,1949年苏联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美国爆炸了第一枚氢弹,仅隔一年苏联也爆炸了一枚氢弹。[2]再看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第一枚原子弹虽然早在1952年10月试验成功,但是英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直到1956年之后才初步形成。这一时期,英国的核威慑力量一直由英国空军承担。由于苏联核技术及其运载系统的飞速发展,促使美国、英国和法国开始研制新一代的核武器运载系统,要求这种运载系统不  相似文献   

11.
1949年8月9日黎明时刻,前苏联在本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引起了美、英等国家的一片惊慌。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苏联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由于前苏联是个封闭型国家,并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多少年来,人们无法知道苏联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究竟是怎样造出来。许多专家做了多方猜测,也只能讲出一些点滴内容。1950年1月,《纽约时报》报道,据美国麦克考密克专家判断,苏联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是一颗利用核材料钚-239制成的原子弹;1950年6月,《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内,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核专家和军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垄断核武器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俄国人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5年,多则需要20年,一般可能为10年。完全出乎美国人的预料,距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仅隔4年,苏联的原子弹便于1949年8月爆炸成功。从此,在核武器的威力大小、运载工具,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及命中精度等方面,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持续40多年的核竞赛。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方尤为注重提高核弹的爆炸威力,都想摘取和保持“核弹之王”的桂冠。  相似文献   

13.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在极为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他们认为以当时苏联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破坏和创伤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苏联要研制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否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2月27日,美国作出了一个惊世之举:将象征着世界离遭受核毁灭的时刻“世界末日之钟”向后调了两分钟,调到23时53分。它象征着核威胁已达到冷战后最危险水平。 恐怖的“世界末日钟” “世界末日钟”是由《原子弹科学家公报》杂志在1947年设立的。这座460毫米见方的木质模型钟摆放在《原子弹科学家公报》的总部所在地芝加哥大学里。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枚原子弹。两年后,参加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们设立了这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末日钟”。“末日钟”的指针距离午夜24时越近,就表明世界越危险,离毁灭越近。“世界末日钟”在1947年  相似文献   

15.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决策者们在50多年时间里居然严重低估了核弹的真正威胁!自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诞生、广岛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袭击之日起,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的政治家们关心的只是原子弹和其他核武器的爆炸杀伤力,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核武器爆炸一刹那产生的致命大火的杀伤力。实际上,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大火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远比爆炸本身产生的威力大得多,然而,这一威力却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16.
不知怎么,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苏联制造的。这种说法的大意是—— 苏联在1938年下半年开始研制原子弹。斯大林考虑到希特勒可能进攻苏联,要求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后来改为4年。为赢得时间,苏联同德国于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相似文献   

17.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3,(12):60-60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军队也向驻扎在东亚占领区的日军发起突然袭击。在苏军的猛烈攻势下,裕仁天皇的百万军队几天之内便土崩瓦解。可以说苏联对日作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在历史上,由于发生在同一周,美国对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让人忽视了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是美国二战中的一艘重型巡洋舰,被罗斯福总统命名为“国舰”,先后参加过10次左右的战斗。二战快结束时,是它把首批原子弹部件从美国西海岸运往西太平洋,为原子弹轰炸日本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情报官员们今天说,苏联和美国都正在试图研制一种能够摧毁来袭的核导弹的高能带电逊原子粒子束。两位美国军事情报部门的官员说,苏联的粒子束计划的规模可以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庞大的曼哈顿计划相比。一位官员说,苏联的计划已经执行了二十多年了。美国把粒子束作为武器的研制计划在规模上要小得多。据说,海军的预算是每年大约二百万美元,而陆军还要少一些。据几年来担任国防部科学顾问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研究员理查德·加温说,自从一九六  相似文献   

20.
一颗1亿吨当量的氢弹被引爆后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瞬间就把广岛夷为平地,这颗原子弹的当量仅为1万多吨TNT,也就是说,它是这1亿吨当量的氢弹威力的万分之一。假如这样的一颗氢弹在莫斯科上空爆炸,莫斯科市将立即从地球上消失,距莫斯科方圆 700公里内的所有城市也将会毁于一旦;假如把这颗氢弹投在美国的纽约,纽约市内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倾刻便会化为灰烬,像费城这样距纽约7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也将无一能幸免于难。无疑,这样的一颗氢弹对于人类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