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概念武器对战略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发展新概念武器 ,推进实战化进程 ,是打破空间不对称战略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新概念武器的反卫星能力 ;建立了新概念武器对战略导弹突防能力支持的计算模型 ;最后就新概念武器对战略导弹突防能力评估的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抗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舰舰导弹对单舰防御突防概率的基础上,研究了舰艇编队采用各种手段对抗来袭导弹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问题,并推导出突防概率的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计算了突防概率随舰舰导弹齐射数量的变化情况。与在单舰防御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相比,此模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国致力于开发“NMD”(国防导弹防御)和“TMD”(战区导弹防御)尖端反导系统,给世界战略平衡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实,人们或许并不知道,美国也是战略导弹突防技术的始作俑者: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每年就将3~4亿美元的军费用于研究、开发此种技术。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目前,战略导弹突防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并为许多国家掌握。一、突防技术的鼻祖——诱饵袭扰冷战初期,为了应对原苏联可能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制造出了用于装备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宇宙神F”和“大力神Ⅱ”的诱饵。而且,这极有可能是运用最早…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特点,在分析目标舰艇对反舰导弹发现概率的基础上,研究了目标舰艇采用各种手段对抗来袭导弹时对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影响。设计了分别适应冲淡干扰、转移干扰、质心干扰、对空导弹抗击和近程火炮抗击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突防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该公式不仅考虑到了目标舰艇对来袭导弹的发现概率,而且顾及到了可能用到的所有对抗手段,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得出的结论对水面舰艇攻击战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汪民乐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1995,(3)
本文提出了战略导弹突防仿真模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导弹突防模拟系统并在微机上实现运行。该系统可为战略导弹作战提供决策支持 ,也可为研究导弹突防提供实验手段。运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 ,本文进行了模拟运行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对改变模型参数结果将怎样变化 ,也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TMD系统布设的战略前压,对弹道导弹突防构成了挑战,如何有效突防TMD系统成为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详细研究TMD系统构成和防御作战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TBM在飞行各段有效突防TMD的技术对策和不同射程TBM突防TMD的层次关系,最后通过建立突防能力模型定量研究了TBM对TMD的突防能力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8.
常规导弹突防作战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特点和拦截能力 ,在不对常规弹道导弹作大的硬件变动情况下 ,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若干突防对策 ,这些突防对策不仅实现起来简单 ,而且行之有效 ,为作战应用和武器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作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舰导弹攻击中,可能会遭受到防御方发射舰空导弹、舰炮的抗击和电子对抗的干扰,不同的舰空导弹系统、舰炮武器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它们的发现概率、反应时间、转火时间等各不相同,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也不相同.反舰导弹速度、被攻击舰艇大小不同、攻击舰艇角不同、导弹的命中概率也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对反舰导弹舰艇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突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为了追求绝对的安全,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贸然发展其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为了追求世界的制衡,必须研究如何突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简述了NMD的发展演变,在分析了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构成的基础上,针对其使用的拦截手段,重点分析了弹道导弹突破NMD的7种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电子对抗环境下飞机编队突防能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通常在电子对抗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对电子对抗环境下飞机编队突防能力进行建模研究.首先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雷达电子对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干扰频率、干扰功率、干扰时机、干扰样式、信号环境因素5个方面研究了雷达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然后运用解析法对飞机编队在雷达电子对抗环境下对地空导弹、防空高炮防御体系的突防能力进行计算,得到了关于飞机编队在电子对抗环境下突防能力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Inwook Kim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2019,40(2):165-192
The 2016 decision to deploy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 to South Korea has generated multitude of intensely politicized issues and has proved highly controversial. This has made it challenging to alleviate, let alone clarify, points of analytical and policy tensions. We instead disaggregate and revisit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One is whether THAAD could really defend South Korea from North Korean missiles. We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qualified optimism” by giving analytical primacy to three countermeasures available to defeat THAAD–use of decoys, tumbling and spiral motion, and outnumbering. These countermeasures are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o create but exceedingly difficult to offset. Second, we assess the optimal way to ensure South Korean national security against North Korean missiles. By examining the balance of capability and issues of credibility/commitment, we show that the U.S. extended deterrence by punishment remains plentiful and sufficiently credible even without enhancing the current defense capabil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