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海战史上,有这样1艘潜艇,它的名字很一般:U_(21)。但它却作出了很不一般的战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击沉近10万吨的协约国船只,大战结束后,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3~2004年世界舰艇年鉴中登记,除了吨位不足100吨的袖珍型潜艇以外,从最大型俄罗斯的2.65万吨“台风”级核潜艇,到最小型德国的450吨205型常规潜艇,及至朝鲜的277吨San—o级常规潜艇,世界目前共有42个国家拥有419艘潜艇。  相似文献   

3.
自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竞相研制飞机,并纷纷成立军事航空部队。德国的军事航空部队成立于1912年10月1日。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军事航空队共拥有各型飞机和飞艇4050架,约8万人。德国的航空工业也有很大发展,飞机年产量已达14130架。但德国被战败后,根据1919年6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只能保留40架飞机和196台发动机供商业飞行使用,被迫解散了军事航空部队,停止制造各种飞机,德国的航空  相似文献   

4.
说起世界各国军中要员的坎坎坷坷,人们就会想起为了发展航母而丢掉苏联海军元帅军衔的库兹涅佐夫。1 兹涅佐夫对航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战前英国和美国开始研制航母时,他就进行了全面的关注和跟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的航母出没在北海和大西洋攻击德军的战舰,包括排水量达3万吨左右的巨型战列舰,对世人震动很大。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陆军作战日平均物资消耗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六十五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六百七十五吨,侵越战争为一千多吨。现在更大增,美步兵师对坚固防地进攻,第一天仅弹药一项的消耗,1980年达三千多吨,八十年代中期已  相似文献   

6.
潜艇是实施封锁作战和争夺制海权的一支奇兵,在现代战争中战绩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击沉商船、运输船总吨位达1300万吨,军舰192艘;二战中,击沉非武装船只2300多万吨,军舰则有320艘之多,甚至包括17艘航空母舰。 台岛四面环海,石油、煤炭等重要物资完全依赖进口,是世界上主要资源进口地区之一,一旦发生战事,将面临海岛型外向经济被迫中断、生存命脉被扼死的绝境。有鉴  相似文献   

7.
周义  周丽 《国防科技》2002,(1):33-34
飞艇是一种装有推进装置、控制系统并可操纵的轻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早在18世纪就已经问世,是飞行器家族中的老前辈。早期的飞艇主要用于侦察、巡逻、轰炸和运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共制造了466艘飞艇,德国使用飞艇袭击不列颠腹地,使英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海军的战列舰排水量越来越大,通常大多在3-4万吨之间,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巨型战列舰,如德国俾斯麦级、美国依阿华级、日本大和级,这些巨型战列舰满载排水量高达5-7万吨,是“大炮巨舰主义”的典型代表.但是德国海军还出现了一种极为独特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这也是二战参战国中最小的战列舰,满载排水量才1.6万吨,只比重巡洋舰大一些,这一独特的舰种在别的国家是从来没有过的.本文拟对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介绍,以飨读者,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04,(11):40-40
据美国《地理》杂志报道,全世界现在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者。在它之后,石油消费大国依次为日本、中国、俄罗斯、德国与韩国,美国人现在每天消耗三加仑汽油,占全世界消费的四分之一,而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5%。  相似文献   

10.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使用坦克,其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又率先提出使用坦克作战和建设装甲部队的理论原则,使英国在坦克战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的装甲兵建设却被德国远远抛在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坚决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的科技资源,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出口──创新──再出口”的科技兴船之路。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了数百型船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的船舶进入了美国、英国、德国、挪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造船份额从1982年占世界的0.8%上升到1995年的5%,造船地位从世界排序的第17位上升到第3位,造船产量从34万吨上升到190万吨。…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重的火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造的一门重达1344吨的“法兰克福”巨炮。 这门最重的炮口径800毫米,炮长29米,能发射重4.8吨的炮弹,最大射程为55公里。据说该炮曾将一枚7吨重的炮弹发射到35公里之外。而操作这门巨无霸也是极不容易,需要1500多人同时运作。此外,1942年,德国还制造了一门重达1329吨的铁道炮。它是仅次于“法兰克福”巨炮的“二哥大”。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主力,为欧洲摆脱纳粹奴役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军曾经陷于严重被动,蒙受极其惨痛的损失.仅在战争的防御阶段(1941.6-1942.11),苏军的伤亡和失踪就达200万人以上,超过俄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海上中立     
宋云霞 《国防》2000,(4):31-3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舰德雷斯顿号于1915年3月驶入中立国智利的同波港内,要求停泊一星期,智利无力驱逐,只得同意其请求。同月14日,英国格拉斯哥、肯特及奥若玛三舰也驶入该港,要求智利将德国军舰交出。德舰自知寡不敌众,便自行炸毁,沉于港底。智利认为英国军舰违反了中立法规,便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运用中立法则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5.
据瑞典、印度等五国统计,从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1960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31次,36.4亿人伤亡,损失的财富相当于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金带。拿破仑战争时死了3,70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11年英格兰人首先将油料应用于战争后,油料在战争中的地位与日飙升。政治学家说它是液态的权力;经济学家说它是液态的货币;军事学家说它是液态的武器;而军用油料战线上的人则称它是现代战争的血液。20世纪的战争风云留下了一个个惊人的数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油料消耗3620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油料消耗竟达3亿多吨,占消耗物资的40%;只进行了42天的海湾战争,消耗油料408万吨,占物资消耗的65%!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协约国求和遭到拒绝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灾难性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此病使作战双方深受其害。在德国,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病倒了,仅英格兰平均每周死亡达4482人;在法国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丧生;在美国,有近50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更产生了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尤其是德军,许多士兵逃离战场,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发动了化学战,英、法、美、俄军队等国也相继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法国在战争期间共生产化学毒剂13种,计49296吨,俄国使用了4700吨毒剂,美国曾将500万发毒剂炮弹运往英、法,战争结束时仍有400余万枚毒剂炮弹的贮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进行的是一场化学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加紧化学武器的生产和备战,人们“谈毒色变”,化学战犹如弦上之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化学战终究没有发生,同盟国诸国准备的50万吨毒剂最后也不得不销毁。为什么这种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使用于战争,同盟国大力准备的化学战始终没有爆发呢?其中原因很复杂,在战争的不同时期,对同盟国的不  相似文献   

19.
在熟悉海战史的人们看来,“海上封锁”似乎总是与潜艇战联系在一起的。的确,潜艇似乎生来就是适于被用作实施海上封锁的海战兵器,自从水面以下也成为海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来,隐蔽地潜航于水下的潜艇对海上交通线所构成的威胁,不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一直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辉煌的战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战初试锋芒,共击沉水面舰艇192艘、运输船只5 800余艘,总排水量超过1 400万吨。以至于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海军  相似文献   

20.
193年德国国防军宣布设立陆军装甲兵上将军衔,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该军衔也随之被废止。短短的10年当中,先后有47位陆军高级将领被擢升为陆军装甲兵上将。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败后的德国被剥夺了拥有坦克和研制坦克的权利,其军队的总人数也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但德国人并不甘心受战胜国的宰割,他们在总结失败的教训l,秘密地发展自己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在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西克特的支持下,魏玛共和国国防部部队局成立了以埃里希-冯·柴希维兹为首的运输部队总监察部,由柴希维兹出任总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