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ATM网络互连     
本文主要讨论了与ATM网络互连有关的一些问题。在介绍了ATM接口、ATM连接、ATM信令及ATM地址等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对ATM与LAN的互连、ATM与WAN(包括MAN)的互连、公用ATM网与专用ATM网的互连、ATM上多协议的使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协议识别的概念,提出了用于ATM协议识别的策略及其状态机模型,建立了系统误码的分布模型,通过理论公式推导与仿真,重点对δ、α的取值及其对ATM协议识别概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交换式网络中的VLAN技术的概念、宣传方法、实施标准,以及VLAN技术与ATM、DHCP、组播等其他技术的关系,使人们能够灵活地应用VLAN技术,轻及和其他技术一起,构建和管理一个更可靠、安全、高效的交换式网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易部署通信系统的需求及DXC技术的原理出发,描述了数字交叉连接技术在易部署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典型应用,并对其技术应用后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目的在于说明数字交叉连接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在易部署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同时也为类似系统实现通信网络接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光交叉连接技术是实现全光网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全光风名的光交叉连接的作用。技术特点以及国际上的进展,指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异步转移方式对支持带宽要求强烈的、延迟敏感的领域大有作为,是未来C~3系统的标志。在C~3中实现ATM,在做这样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要加以考虑。因为按照它们的性质,信息决策技术本来就复杂,使用框架有助于构造这种决策问题。根据系统工程,作者引入一个把ATM应用在C~3系统中并在各种方案中加以选择的决策框架。C~3概述和引入ATM技术,其中包括当前ATM的实现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简要地回顾了更替的竞争技术,对ATM比较提供了原始资料。使用折衷、风险、性能和成本分析,开发决策框架。情景和网络结构形成框架中考虑的种种方案。在框架中使用分析层次过程(AHP),以综合分析结果并帮助选择一个最佳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下概述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中使用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ATM与现有技术的比较提供一个基准。具体细节可见本章的参考文献。应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有相同的功能性。如ATM支持话音、数据和视频,而帧中继仅仅支持数据。 根据特定的C~3系统要求,按专门技术或混合技术建立的一项网络技术能够完善的提供所需的功能性。从理论上说,采用局域网技术能很好地满足局域技术要求,而采用合适的广域技术能支持广域要求。一些人认为:ATM“结束其他技术,代表一切技术”,因为它提供无缝的全球的连接性,因而不需要其他技术。但是,正如前面讨论的,ATM不完  相似文献   

8.
ATM交换技术     
本文首先讨论了交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采用ATM交换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其次,介绍了ATM交换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要点。最后还介绍了几种典型的ATM基本交换单元和交换机构。  相似文献   

9.
螺栓法兰连接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结构中,为准确预测该连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准确高效的有限元模型。针对有限元建模过程中模型各种参数的确定问题,综合使用数值仿真手段和试验手段分别对模型网格参数和接触参数的确定开展研究。参数确定后的螺栓法兰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机械零件的尺寸、口径等参数的测量大多采用接触测量,而利用零件图像的边缘信息进行非接触测量,则是一种新的更好的检测方式。用此方法可以对机械零件图像的边缘进行精确的检测,再根据相应的数学关系得到相关参数的值,不但可以提高零件检测的精度,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模拟边缘检测技术的具体过程,依次采用最佳阈值迭代算法、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边缘连接局部处理法对零件图像边缘信息进行边缘检测和提取,并对检测过程进行了重点分述。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验,验证了小波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所获得的良好效果,从而进一步显示了小波变换在边缘检测技术中应用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用于无线ATM的协议及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TM 被认为是下一代个人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或是B-ISDN 网络的无线延伸。目前无线ATM 仍处于发展初期,ATM 论坛和ITU-T 都未制定正式标准,研究人员正在建立实验性的W ATM 网络,并在其上面实验各种不同的协议。ATM 类的无线网络将在未来的宽带通信网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solution concepts for multi‐objective games to a bank ATM network model. In these games, the worth of a coalition is given by a subset of vectors of the k‐dimensional space rather than by a scalar. The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n ATM network model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way of setting interchange fees paid by the customer's bank to the one that owns the ATM.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网络事件关联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各被管设备感知的大量告警事件全部传送到管理端处理,会带来很多传输与事件管理问题;现有的网络事件关联方法很不成熟,一般只涉及底层协议告警事件的关联.在分析网络告警与故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设备这一级驻留代理,采用贝叶斯网络推理技术完成包括应用层告警事件在内的本地告警事件纵向关联方法.并在描述协议栈各层协议实体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利用AdventNet API和ebayes进行系统具体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据驱动的复杂系统非预期故障诊断通用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对复杂系统非预期故障诊断能力是故障诊断领域的难点。结合非预期故障诊断内涵及基本原理,构建了一种用于复杂系统非预期故障诊断的通用过程模型。该模型采用四层递进结构,包括四个主要模型,即预期(已知)故障检测模型、预期(已知)故障识别模型、非预期(未知)故障检测模型和非预期(未知)故障识别模型。分析了各模型所包含的关键问题及其相应的实现算法,包括检测统计量的构建及评估、故障特征方向提取、故障识别器设计及故障贡献率计算。该通用过程模型规范了复杂系统非预期故障的诊断流程,明确了数据驱动的实现原理。以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为例,验证了非预期故障诊断通用过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上大量的广播信息导致网络传输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介绍了解决网络二层广播报文泛滥的VLAN技术,以锐捷$2126交换机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VLAN功能应用代表性的网络互连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 WWW 业务为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动态控制移动台状态转移行为的算法。算法的目的是有效地均衡 WWW 会话过程中的控制开销和信令连接占用效率两方面性能。文章采用Pareto 分布建立 WWW 业务模型。算法同时考虑了状态转移和移动性管理对总的控制开销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信令连接重建概率和信令连接占用效率两方面性能提供了良好的平衡机制,并使控制开销总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NDIS技术在网络监测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NDIS进行网络包的监测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网络适配器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包的监测,并通过数据报文结构的分析,再现了应用层协议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Banyan网具有结构简单、自寻址、硬件复杂度低等优点,因而被许多交换系统和多机系统作为基本互连网络,但其内阻塞特性限制了它的性能。对某些特定输入模式,Banyan网是非阻塞的。本文讨论Banyan网的一类非阻塞特性,说明它们在ATM交换机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数据分布提高ATM交换机的负载均衡能力,用更小的硬件代价实现多目广播功能。  相似文献   

19.
TLI是ISO-OSI模型的传输层的一个编程界面,支持网络中两个用户进程间的数据传送。TLI为应用开发提供了两种服务方式:连接方式和无连接方式。前者适宜于要求较大数据量,面向数据流交互的应用程序;后者适合于含有短小快速请求/响应交互的应用程序。本文详细讨论了TLI的无连接方式服务和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学习模式识别移动代理因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网络学习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利用数据融合理论和使用移动代理技术解决网络学习模式识别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网络学习模式中的主要因素,针对网络学习模式识别提出了使用移动代理(MA)进行因素提取的方法。同时运用数据融合技术中分布式缠绕判决模型进行描述,从而使有效地获取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变为可能。也对网络学习因素提取MA的执行环境进行了具体阐述。设计了因素提取MA体系结构,分析了因素提取的执行过程,采用ATP层代理传输协议作为移动代理系统的应用层协议,负责学习模式识别的因素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