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潜望镜被誉为潜艇的“眼睛”。自潜艇问世以来,潜艇指挥员要想得到潜艇外部世界的最直观、最可靠的图像,只有依赖潜望镜。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种认识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1964 年,美国海军首先把电视摄像机应用到潜艇潜望镜上。电子成像技术在潜望镜上的应用,标志着潜望镜进入了光电潜  相似文献   

2.
今天典型的作战系统综合了潜艇上所有的传感器系统和武器系统。主要传感器设备通常由许多声呐系统构成,包括中频被动声呐、低频被动声纳和被动测距声呐。除声呐系统外,综合到作战系统的还有两个潜望镜、ESM接收机、各种电罗经和计程仪以及无线电导航辅助的导航系统和导航雷达。 目前潜艇上的主要武器是线导鱼雷,某些艇上还载有导弹。作战系统的典型功能包括传感器综合、决策/咨询支持以及武器使用。  相似文献   

3.
潜艇潜望镜,是一种在潜艇内部对水上进行潜望的望远式光学设备。在70年代末期以前的60年间,潜望镜基本上处在纯粹的目视光学系统阶段。80年代以来,现代光电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和桅杆技术开始引入光学潜望镜中。于是,潜望镜成了名副其实的“光电眼”,开始步入发展史上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潜艇多媒体侦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建立了一个基于QDD—10对空导航潜望镜、CCD彩色摄像机和多媒体计算机之上的侦察系统,分析了海上目标图象的退化,并提出了一套相应的图象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0):70-70
好奇成俘虏 1941年,伦普指挥德军的潜艇攻击了英军的海上运输船队。第一次交锋,英国的两艘运输船被击毁。如果乘胜追击,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可伦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目睹英国船只怎样沉没。于是命潜艇停在可用潜望镜观察的深度上,自己观看起来。这时,英军随船队来的护卫舰发现了伦普的潜望镜。10枚深水炸弹呼啸着向潜望镜飞来,德潜艇被打得伤痕累累浮出水面,好奇的伦普和他的潜艇都成了英军的俘虏。  相似文献   

6.
水上传感器     
为增加潜艇对海上、空中及地面目标作战的有效性,潜艇对水面窥探设备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介绍了潜艇搜集情报、监测和侦察用的各种水上传感器。重点介绍了红外潜望镜、不穿透耐压壳体桅杆、电子战系统、宽带通讯设备、漂浮光纤电缆阵天线,还介绍了改进的信号处理设备。对未来潜艇也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杨伟焘  闻舞 《环球军事》2009,(23):48-51
今年3月末,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常规动力潜艇“苍龙”号服役。作为日本第一艘安装了斯特林发动机的AIP潜艇,它的水下潜航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同时,它还采用了X舵、非贯穿型潜望镜等多项新技术,被外界评为具有“亚核”能力的新型潜艇。  相似文献   

8.
据JDW1999年3月10日报道,美国海军已批准新型短距离潜艇发射的反舰导弹概念,以改进弗吉尼亚级新型攻击潜艇的设计。根据军方官员和文件,将设计潜艇浅海战导弹。当在水面或在海岸水域中以潜望镜作业时,向核动力攻击潜艇提供防御小型水面舰艇和其它威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潜艇技术取得新突破 为水下潜艇开发出了双向无线电通讯系统。2008年3月4日,美国海军空间和海上作战系统司令部(SPAWAR)的一位高层官员表示,美国海军历史上首次利用浮漂天线及浮标开发出了水下潜艇双向通讯系统。此前,潜艇只有保持在潜望镜深度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212型潜艇是德国HDW船厂于1990年在209级1200型潜艇的基础上,加装燃料电池系统,并换装性能更先进的声呐、潜望镜及武器系统而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型装备燃料电池AIP系统的潜艇。后来,德国海军根据意大利海军的要求对212型潜艇的设计进行了改进,潜深增大,并采用了改进的外部通信系统和更好的逃生设备,称作212A型潜艇。该型艇既能反舰,又能反潜和攻势布雷,是一型设计新颖、性能优良、能较长时间在水下进行战斗活动的新型常规潜艇。  相似文献   

1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14):63-63
专业军人的创意 一战前.英国对潜艇技术的发展并不感冒。所以,1914年当德国海军大搞潜艇战时.伦敦极为震动。英国海军参谋部一班从未见识过潜艇到底为何物的参谋们绞尽脑汁寻找着克敌之策。这些”头脑风暴”所导致的不少创意令人哭笑不得。有一个战法是训练一支海狮部队,让它们去啃潜艇的潜望镜,另一个相近的方案是寄希望于征召手艺过硬的铁匠.用快艇送他们出海去砸坏潜望镜。好在.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断然否决了这些专业军人的创意.总算是保住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脸面。  相似文献   

1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3):70-70
演技关乎战斗力 一战时期,英军大量装备伪装成武装商船用于反潜。时间一长,粗心的德国潜艇就不好找了。英国人只能在演技上下功夫,伪装商船除了要装满货物,上面的艇员还要会演戏。有的要扮成船长夫人,有的要把脸抹黑扮仆人。要紧的是,如果U型潜艇远远升起潜望镜进行观察的时候,全船半数人要立即显得“惊慌失措”,有些人还得主动跳海,如此一来,才会有德军潜艇愿意靠上前来。一战期间,德军70艘U型潜艇遭到伪装武装商船打击,其中17艘沉没,这也从侧面说明英国人演戏水平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3.
雷鸣 《当代海军》2002,(2):42-42
1944年11月28日晚9时许,美军潜艇“射水鱼”号正在日本本州岛南方160公里海域巡航。忽然,潜艇雷达发现一艘大型船只正沿着日本海岸快速航行。通过潜望镜观察,判定是日本大型航母“信浓”号,周围还有4艘驱逐舰护航。  相似文献   

14.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大战爆发后刚两个多月,德国就把大量潜艇部署到海上,袭击英国的海上运输船,破坏英国的航运计划。1914年9月中旬,德海军潜艇 U-8号、U-9号、U-24号等潜艇奉命出海,执行袭击英国海上运输线的任务。9月20日前后,各潜艇分别进入位于北海的预定阵位。9月22日拂晓,东方的水天际线上刚刚露出光亮,U-9号潜艇在水面上漂浮了一夜,艇长韦迪根上校命令下潜到潜望镜深度。该潜艇已出海10天了,如果再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15.
现代海战对潜艇鱼雷攻击的隐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雷达使用受到严格控制。而用纯方位数据解敌要素,在常规潜艇指挥仪中不仅使用问题尚未获得满意的解决,解题误差也较大。即使能用潜望镜在远距离上实测到一个距离值,由于其测距误差可能达10%左右,解出的敌要素必存在相应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乔林 《当代海军》2002,(4):23-24
冰冷漆黑的大西洋海面上,德国海军U-47号潜艇升起了潜望镜。猛然,英国海军“黑豹”号驱逐舰的庞大身影充满了U-47号艇长的视野。一场惨烈的潜舰搏杀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33”型潜艇是原苏联50年代后期开始建造的一种采用常规动力的中型鱼雷政击潜艇。艇体呈流线型.艇的中部设有指挥台,上面布置着潜望镜.通气管和侦察仪、定向仪、雷达.发极天线等升降装置.艇首都,上面设通訉声纳导流罩,下面设有综合声纳导流罩,在中间装有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部设有稳定冀、垂直舵,同时装有两具发射管。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潜艇潜望镜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制概述位于圣彼得堡的罗蒙联合股份公司(简称罗蒙公司)是俄罗斯潜艇潜望镜研制与设计机构。该公司的前身是前苏联列宁格勒国营光学机械厂,创建于1914年,是俄罗斯最大最老的光学与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现有职工1万人。产品完全按照 ISO-9000标准进行生产。该公司自1939年以来一直从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20.
潜艇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等。潜艇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运输舰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摧毁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还可以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巡逻和运送人员、物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