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钉子     
一个男孩有坏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自己发一次脾气做错一件事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个月,这个男孩钉下了30根钉子。后来慢慢钉下的钉子少了。他的脾气也得到了控制,做的错事也少了。终于有一天,他告诉父亲,说他的坏脾气少多了。父亲再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每当控制住一次脾气,避免了做错一件事,就拔出一根钉子。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影响     
佚名 《政工学刊》2013,(11):75-75
故事一:很多年前,美国芝加哥有一个名叫阿尔·卡彭的人名声大噪,不是因为他的英雄业绩,也不是因为他的非凡创举。而是因为他罪大恶极,从走私到谋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然而,他总是能逍遥法外,因为他有一个人称“铁齿埃迪”的大律师。埃迪伶牙俐齿,精通法律条文,他的如簧之舌让卡彭一次又一次摆脱了牢狱之灾。卡彭为了感谢他,不仅给他很高的报酬,而且还分给他可观的红利。埃迪因此过上了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  相似文献   

3.
无我的境界     
前些天读史,读到清朝名臣谢济世的故事,内心颇多感慨。清朝名臣谢济世,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官,一次充军,一次刑场陪斩,经历之坎坷,实令人不忍卒读。凭这些遭遇,我们都会认定他的一生充满了怨愤和不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麻栗坡县八里河村有一位广为人知的老民兵连长,他就是“支前民兵模范”王和文。昔日为了维护边防安全与稳定,他舍身忘死,完成了40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1984年10月省军区为他记二等功一次,同年又记  相似文献   

5.
鸿雁 《政工学刊》2013,(3):79-79
这是一部让我们认识马克思的书,让读者一次次被他“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劳动的职业”而感动,被他具有的先知般的智慧所折服。  相似文献   

6.
站在省军区的演讲台上夸自己,他有些紧张,可当兵的经历让他很快进入了角色,把自己在武装岗位上的酸甜苦辣讲得有汁有味,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为他喝彩!他就是贵州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十佳基层专武干部”、正安县凤仪镇武装部部长任如新。  相似文献   

7.
敬卿 《国防科技》2001,(1):96-96
乔治·C·马歇尔(1880-1959),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少年时代颇为顽劣,他的父亲强迫他进军校读书,以此作为对他顽劣品性的惩罚,从而使他不情愿地迈出了他辉煌军事生涯的第一步。作为职业军人,马歇尔早年军衔晋升极为缓慢,原因是他的顶头上司对他怀有旧怨,使得他的晋升一次又一次落空。马歇尔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发生在1938年夏。新任陆军参谋长克雷格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认识小方,是在世界海拔最高驻兵点——神仙湾哨卡。我去采访,而他是陪同一位首长开车上了神仙湾。返回时,小方让我帮他捎了一封信。在军区大院里又一次见到方启辉。他已从高原回到了他的工作单位——南疆军区后勤部小车排。见到我时,小方老远就问了一声好,我忽然想起寄信的事,就对他说信早已寄走了。小方感激地一笑,连说了几声谢谢!“那位收信的女孩是你的女朋友吧?”  相似文献   

9.
元凶末日     
他最后一次看到日光是4月20日。在他56岁生日之际,在外交部的花园里,他主持了一次授勋仪式。他已经生病了,而且好像老了20岁似的。一位当时在场的人回顾说:“他已经开始驼背,脸部有些肿,粉红色的脸上透着一种病态……他的左手已经开始严重颤抖,全身都有痉挛……有时他想把水杯举到嘴边,但右手颤抖得十分厉害,不得不放弃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急救,差点送他到了工作的终点站 一纸协议,是他自我加压忘我工作的最好证明 一个"品牌",是客户对他工作的最佳奖赏 一种操守,让他为此长久守候  相似文献   

11.
悠悠兵工情─—记建华机械厂高级工程师安维栋王作东1990年12月,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副总工程师安维栋脑血栓病复发,又一次在工作岗位上累倒了。这一次,他病得很重很重,已经没有能力从事他倾注一生心血的特种产品研制工作,许多往事都在他的记忆中消失了,念念不...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个低调的"牛人",尤其在彩超技术上,堪称"神医",几十年行医生涯中,他从未出现过一次误诊、漏诊。笔者慕名来到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对特诊科主任韩其智进行采访。他参加过航天员初选、潜航员选拔,曾经检查出10余例新发病患,把住了飞行安全关口。避免一次漏诊2008年,韩其智参与一次重大任务的选拔体检。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控制B超探头在一名飞行员的左胸部游走,眼睛注视着显示屏。突然,一丝异样映人眼帘,"先天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不太可能吧!这名飞行员已经35岁了,经历的体检、鉴定不下20次,怎么  相似文献   

13.
爬过这道坎,远处还有一座山,翻过那座山,前面会有更广阔的天地……两年多前,他梦想登上奥运奖台,当他一步步向其迈进,多次在国际赛事中取得佳绩时,噩耗传来,左膝半月板受伤,"奥运梦"一击破碎。两年多后,他在军营里涅粲重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强军梦,屡破团、旅纪录,荣立三等功2次。他就是第十六集团军某炮兵团战士文辉。人伍两年多,文辉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胸前2枚军功章昭示着他不凡的军旅路。"成绩的取得靠什么?"近日,面对下连的新战友的询问,他的  相似文献   

14.
陈海平,年近古稀,是总参防化指挥工 程学院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从1956年他考 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化学兵工程系 开始,他就与军用化学毒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他这个年纪,本 应在家休养.安度晚年。但为了自己钟爱的 事业和工作需要,他一次次接受组织延长退 休时间的安排,一心一意地为我军的防化事 业贡献光和热。他说,作为一名防化战线的 老兵,组织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选择。他先 后20多次参加过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回收 作业,2次荣立二等功、荣获过总参“人梯 奖”、军队“育才金奖”,还先后被评为全国 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教员。他先后有 十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和军队级 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立志报国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将军、国家级专家,徐滨士在他近6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他首次在国内成功研制了水蒸气保护振动电弧堆焊设备,解决了坦克零件的修复难题,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荣立个人二等功;他首次在国内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用于重载车辆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大大提升了装甲部队的战斗力,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刘瑛  荣嵩 《国防》1998,(11)
巍巍友谊关铭记着他的英名,悠悠岁月述说着他的业绩。广西边防法卡山守备团团长李土湘,这位从湖南嘉禾入伍的潇湘汉子戍边20余载,把理想、追求、情感全部融入了祖国边隆的山山水水、用满腔热血铺筑了一条共产党员闪光的人生之路。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5次被广州军区、广西军区评为“法卡山卫士”标兵,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受到国家外交部、国防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的通报表彰。1997年7月,他被广州军区评为“优秀团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17.
当辽沈大地被今年第一场大雪覆盖得严严实实的时候,老红军龙胜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安详地走完了他88载的人生旅程。作为一名15岁就参加革命的红军老战士,他的前半生堪称壮怀激烈、战功卓著:历经中央苏区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革命生涯洗礼,先后参加了数百次战役、战斗,11次负伤。而他走下工作岗位后的离休人生,同样是春蚕吐丝、晚霞生辉,忠诚地实践了他“一生一世跟着共产党”的誓言。  相似文献   

18.
“欲望”的陷井辽宁向东化工厂监察处年仅30岁的孙春生,当过兵,复员后进厂当了工人,改革开放后冲向商海。他是一个被金钱腐蚀而扭曲灵魂的人,在他心中只有金钱是万能的,他为了成为“万能”的主宰者,竟利令智昏地把手一次次伸向了国家财产,终于酿成了犯罪。一19...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军区空军导弹某师技指合一的复合型导弹营营长杨学锋,1992年军校毕业后,被选调到空军新组建的导弹部队。他和他的战友们勇敢挑起我军地空导弹部队跨越式发展的重任,在10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创下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发射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次击落距离最远的目标、第一次击落高度最低的目标、第一次同时击落多个目标。他先后荣立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为祖国的万里晴空锻造了倚天利剑,书写了一部新时期的“射雕英雄传”。  相似文献   

20.
和旭东相识,是因为他和他的一群战友是《天津日报》的铁杆通讯员,隔不上几天总要来一趟,或送新闻稿件,或聊聊天,谈谈部队的新人新事,说说军事新闻线索,于是大家就成了朋友。在相处中,我感觉到了张旭东的那股韧劲儿。这是他为人的一个重要性格。从军8年来,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儿,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各级嘉奖。最值得战友和朋友们骄傲的就是,张旭东是武警天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