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盼     
【这样的我】我来自湖南常德,姐妹们都称我"湘妹子"。我喜欢吃辣,所以性格也有点辣,勇于担当、敢作敢为。作为一名导弹号手,我希望能再次送导弹飞天,也希望我的拼搏之路能够给每名官兵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生活》2013,(8):13-14
有这样一群兵,他们的战位与导弹紧密相连,他们与"巨龙"朝夕相伴,经过日复一日的磨炼,锻造出一身"驭龙"绝技。他们就是——亲手摁下"点火"按钮专业岗位:导弹控制号手特殊指数:上榜理由:导弹部队里,最"牛"的兵非导弹控制号手莫属,他们拇指一摁,"巨龙"腾空,是公认的"王牌"号手。导弹各专业中,学习难度最大、操作技术最复杂的也非控制专业莫属,需要背  相似文献   

3.
号手,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火力要素,火箭兵方阵中一个神圣而又骄傲的名称。导弹发射前,指挥员一句“号手就位”,即意味着长剑列阵,蓄势冲天。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老唐,不禁让我捧腹又让我崇拜。老唐,原名唐英杰,我军校时的班长。记得当时选班长时,我们班充分发扬了民主,大家积极投票,结果是每人得一票。这下可犯难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家里颇有资产的老唐,"就是老唐了",古灵精怪的张小武脱口而出。"唐英杰啊,我看行,英俊又杰出的有为青年啊"!老唐被我们夸得晕头转向。"一个星期的冰激凌,老唐来请。七票赞成,一票弃权,选举成功,解散!"平时就很抠门的老唐就这样被我们扶上了班长的宝座。  相似文献   

5.
苏岑 《政工学刊》2014,(8):87-87
我的一个朋友,总是觉得自己命不好,吃汉堡都能吃出苍蝇,喝凉水都能塞牙。她每天上网到凌晨,然后中午十二点起床,过了几个月她开始间歇性吐血。她说:你看我命多么不好。我的另一个朋友,她说知道自己胖,交了男朋友也吵架,不把她放在心上,终于分手。她说我心知肚明,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如果我高挑又苗条,有着那个谁谁谁的天使容貌,我一定不会落到这样卑微痛苦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27岁与先生相识时,他已34岁,我们都是大龄未婚青年。先生看上去其貌不扬,又不善言语,一副忠厚老实相,对当时一心想逃离农村的我来说,没有被"掼脱"的风险,便一拍即合谈起了恋爱。第一次见面,先生就告诉我,他是谈过几个女朋友的:一位是他邻家小妹妹。和她出去谈恋爱时,除了吃,还是吃,吃得工资不高的先生胆战心惊,最后自觉自愿  相似文献   

7.
罗强和我同批入伍,一个火车皮拉来的。在火车上,我便发现这家伙吹起牛来真叫强。当时大伙都乖乖地坐着,听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这时,罗强扯着大嗓门对另一个新兵说:我妈说了,她请我们村的半仙算过命,就我这么好的模样在部队以后就是当将军的料子。新兵问为啥,小罗说:难道你看不出我长得有啥不一样吗?那新兵仔细地看了他半天,说:是不一样。小罗激动地问:快说,哪里不一样啊?新兵说:嘴不一样。小罗瞪圆了眼问为什幺?那新兵说:你的嘴能把小牛吹大,把瘦牛吹胖呗!  相似文献   

8.
昔日清华才女,今日火箭女兵。入伍前,清华校园里洒下她的欢声笑语;从军后,导弹发射架下留下她的阳光笑容。她带着梦想和激情一路前行,让青春在火热的生活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发射阵地向来是男兵的天下,如今女导弹操作号手也闪亮登场了——西北高原,雪山环抱中的导弹发射场上,两组发射单元同步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阵地之下     
正一周训练结束了,对驻守在大山里的成都军区空军导弹某营官兵来说,周末是难得的休息时光。火热的训练氛围还未散去,导弹阵地之下,地空导弹兵在生活里有着与训练场上导弹号手角色不同的另一面……图1、2不出早操的周末,从早起洗漱开始,别看整天对着一帮大老爷们,年轻人爱"美"的特点对于青年军人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无论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有自己多彩的梦想。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想就会去努力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现在人们之间交往,有一句非常受欢迎的祝福语,"祝您好梦成真"。但我认为,仅有"好梦"是远远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女孩极赋语言天才,她一直梦想当一个名主持人,这个梦她一直做了10年也没有实现。而另一个女孩辛迪却成功了。辛迪虽没有西尔维亚的天赋,但她却没有坐等机会上门,她先去了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北方,当上了地区电台的天气预报员,两年后,她调换了工作,后来,她又先后换了几个岗位磨炼自己。终于,她成了一家有名电视台的名主持  相似文献   

11.
"李永雪这样的好儿媳真该值得宣传啊,她伺侯瘫痪多年的公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像这样的好儿媳少有呀!"当我们听到四川省万源市术平镇四合村原村长的这番话后,感到这确是值得宣传,于是在他的带领下,爬坡上坎,气喘吁吁,走了一个多钟头的山路我们来到李永雪的家。恰好李永雪的丈夫罗兴康从外面打工回来,他说,"我父亲今年89岁,母亲6年前去世了。两年前,父亲因脑溢血瘫痪,大小便失禁,手都抬不起来,下床要人扶,吃饭靠人喂。"自打公公从医院回家那天起,照顾好公公便成了李永雪最重要的事情。李永雪每天给公公端药喂水倒便桶,洗脸洗脚洗尿布。公公的床前随时都有她温馨的身影,无论  相似文献   

12.
"号手就位"、"占领阵地",导弹发射架下,一名英俊的上尉有条不紊地组织导弹发射训练,虎目浓眉,口令如雷,沉着指挥战车列阵、长剑引弓。政治教育课堂,这名上尉侃侃而谈,运用网络向全旅官兵讲授《让军人血性在砺剑路上闪光》,充满激情,句句催征,方圆千里营盘,一片热血沸腾。这就是乐焰辉,第二炮兵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连"指导员。  相似文献   

13.
母爱无边     
母亲是一位勤劳、坚强、善良的农家妇女,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在我们兄妹心目中的威信极高。她的勤劳给了我奋斗不止的勇气,她的坚强给了我克服网难的信心,她的善良给了我做人的准则。1986年,我招飞体检合格,而因文化考试不合格而落选,要知道招飞体检合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年几千人体检,合格者就那么几个,一般情况下只要体检合格都差不多能被录取,而我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却失去了,父亲骂我学习不努力,对我非常不满,认为我丢了全家的面子,弄得我情绪非常低落,母亲一点都没有怨我,反而安慰父亲说:"他虽然没有给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演讲中,我让听众做了一个小活动:回想近期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再想一件近期很不开心的事情。大家都完成后,我说,你们不必告诉我答案,如果开心的事情与他人有关,请举手。几乎所有的人举起了手。我又提了另一个问题:不开心的事情与他人有关的听众,请举手。又是几乎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军》2004,(4):68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 向军 我是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二年级学员。02年,从山东章丘四中直接考入军校。我选择军校的最原始动机就是兴趣。高中时我们班有三个军事迷,当然包括我。我们仨住一个寝室,每月都把省下来的伙食费花在了购买军事杂志上,当时买的最多的就是《当代海军》、《军事史林》、《现代舰船》和《军事画刊》。我们成天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我国军队与武器装备,并且相约将来一齐考军校,俨然就是三个未来的军事家。高考时,由于他们视力不济而与军校失之交臂。我是三个人中的幸运儿,不过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广州研究会号召新四军战友写些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情况。为响应号召,我和四弟叶华明商量应当把当时父亲叶挺、母亲李秀文和我们一家子的遭遇作一个回忆。1943年9月以前我们一家都随父亲被“软禁”在桂林郊区。由于父亲经常到市里买《新华日报》,加上周恩来伯伯几次派人来家看望联系和给点经济支持,国民党特务很不放心。9月份的一天上午,国民党特务突然把我父亲强行押送到湖北恩施。我父亲看情况紧急,如单身一人恐出不测,因此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们几个孩子去陪他。经与母亲商量决定由二弟正明、四弟华明、五妹扬眉(我家当时七兄弟,她…  相似文献   

17.
让爱成长     
李进 《政工学刊》2002,(12):48-48
跟荣的交往缘于给她送信。她的信特别多 ,有时一天竟能收到五六封。那是大一的事情 ,当时我当班长 ,每天分发本班的信件是我的一项工作。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 ,我突然发现荣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很陌生又很熟悉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已“放光”(我中师时的班主任曾说过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 ,他的眼睛在注视对方时会放光 ) ,但我那时确实很紧张、很激动、很兴奋 ,也很快乐。我是在偏僻山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 ,对于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电视剧或小说上见过 ,并且对此我从不抱幻想。真没想到 ,一个暖暖的初夏的傍晚 …  相似文献   

18.
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知道许三多,都记得他在新兵连的"出色表现"。去年新训,我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支队教导队担任排长,就遇到一个被人称为"烂泥扶不上墙"的"孬兵"。教导队接辽宁兵那天,我正好不在,带了几个班长去库房领装备,刚回来,一班长就气  相似文献   

19.
5月,一个雨后的清晨,仓库业务区数十公里茂密的树木一片葱笼,山道两边从下到上处处绿意融融。我、吕处长和盛助理驱车前往318洞库查库。车行至山林深处,突然空中传来阵阵异样的“嘎嘎”叫声。抬眼望去但见十几只或大或小的喜鹊围成一团在林间翻飞。后座的盛助理随口说了句“哎,怪了,今天的喜鹊叫声怎么与往常不一样。”随着这话,我扶了扶眼镜,目光专注地又  相似文献   

20.
常提醒自己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已。"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老太太发现马路边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有快倒塌的危险。于是,见有人向那边走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