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兵力编组效能直接影响登陆作战体系的作战能力。在分析梯队式和群队式兵力编组模式下登陆作战体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场理论研究登陆作战体系的拓扑势场,描述梯队或群队间由支援、协同产生的协同作战能力,建立基于数据场的登陆作战体系兵力编组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一种定量分析兵力编组作战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作战问题是研究信息化作战的新思路。在建立登陆作战兵力编组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系统优势函数,从兵力编组独立作战效能和协同作战效能两个方面,建立兵力编组效能评估模型,分析不同编组模式的整体作战效能。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群队式编组比梯队式编组具有更大的作战效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地空导弹兵混编群兵力编组问题是研究地面防空武器混编作战问题的重点,科学的兵力编组是提高混编作战效能的关键.首先讨论了计算异型武器系统战斗效能的方法,然后建立红蓝双方空地对抗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该模型确定兵力需求规模,使用线性规划方法优化兵力编组结构,可为决策层确定兵力编组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最后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空中兵力的合理编组,实现作战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升兵力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针对现代空战编队对抗过程的特点,从战术企图和信息优势角度提出了编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以编队目标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调配己方作战资源,提出了作战资源成本和兵力调度成本2种兵力编组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兵力编组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作战想定仿真结果表明兵力编组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空战兵力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空中兵力的合理编组,实现作战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升兵力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针对现代空战编队对抗过程的特点,从战术企图和信息优势角度提出了编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以编队目标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调配己方作战资源,提出了作战资源成本和兵力调度成本2种兵力编组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兵力编组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作战想定仿真结果表明兵力编组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空战兵力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战编成(编组)作战能力量化是作战模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五力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战编成(编组)作战能力的聚合方法以及对作战影响的因素,提出了作战编成(编组)作战能力量化的静态和动态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地面无人装备编组评估问题,基于案例决策理论的思想,设计了地面无人装备编组方案评估的具体流程与方法,提出了"任务-编组-效能"的案例表示方法,分别定义了作战任务、编组方案及作战效能的规范化描述形式;在案例分析中,设计采用与数据属性相匹配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提取出相似案例,完成对备选方案的评估,为后续军事专家对编组方案的调整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多维作战空间陆战兵力作战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登陆作战中陆战兵力作战能力问题,加强对现代作战的定量分析,针对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向多维作战空间扩展的实际,使用多维战斗力指数和生命力指数表示作战单位的多维作战能力。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维作战空间中的陆战兵力作战仿真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多维作战能力指数和生命力指数运用到兰彻斯特方程中。结合登陆作战中的两个主要阶段,分析了海上突击时对双方战斗力的影响,并通过作战仿真方法对算例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该方程能够描述登陆作战中的主要战斗行动,可以作为作战运筹分析的参考依据,适用于登陆作战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9.
李德栋  曹建 《国防科技》2020,41(4):19-22
用无人机担任僚机已成为战斗机编组作战领域技战术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跟踪美国“忠诚僚机”项目的试验进展,了解所用无人僚机和战斗机平台的性能及特点,把握长僚机编组作战对无人僚机的基本指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演变、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和现有装备改装趋势等因素,分析了“忠诚僚机”项目在推进空中分布式作战概念实用化、提高长僚机编组作战效能以及形成规模化无人僚机装备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无人僚机与有人战斗机编组作战是军队需要面对的新型作战样式这一结论,并结合国内空战理论研究、军用无人机制造能力以及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情况,给出整合资源发展优势无人机、以硬杀伤和软杀伤多种形式构建有效反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战化训练背景下的电子战体系对抗,对预警兵力的作战样式、战术战法进行了梳理,提出以预警情报质量作为构建预警兵力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的核心要素,并分别构建了面向预警兵力整体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和预警作战单元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战术数据中台、预警作战实时评估和综合评估3个方面,给出了构建预警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的技术途径,以及结合评估指标和能力分解的评估分析方法,对指导预警兵力作战能力提升和装备性能改进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体系所具有的能力出发,准确地描述体系中实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体系结构模型是体系设计与分析的基础,也是基于能力的体系规划的关键。首先提出了能力到组分系统的映射规则,然后将所构建的体系二分网络转化为组分系统的加权合作网络,有效描述了体系组分系统间的复杂关系。最后给出了体系组分系统关系价值度量指标,并对网络模型进行社团结构分析,为基于能力的体系规划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战体系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系对抗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个基本形态,它的作战能力不仅取决于体系构成要素的强弱,更取决于要素组合状态的优劣,作战体系的优化是实现最大作战效能的必要手段,也是高技术体系对抗作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出探索性分析和作战体系的基本概念和体系评价准则后,提出了作战体系的优化方法并给出了优化过程描述.该方法主要采用探索性分析方法进行体系对抗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作战任务指标、武器费用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最优的作战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体系对抗条件下空袭目标选择缺乏不确定多要素分析能力和足够的自主推理能力,研究了空袭体系的基本作战样式,根据智能决策模拟系统需求,结合决策行为产生机理,建立基于区间数的综合推理模型,给出空袭目标优选规则,提出基于推理的体系对抗条件下空袭目标优选方法,最后给出一个仿真实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体系对抗条件下作战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军事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装备保障方案进行权衡分析和优化筛选,从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的具体需求出发,提出了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基于 OU(组织单元)与 BOU(基本组织单元)的组织建模法构建了装备保障方案综合评价的组织结构模型,设计了系统的角色和各功能模块,并给出系统运作的一般流程和具体事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刘海龙  梁恒 《国防科技》2020,41(5):14-18
登陆破障行动是联合登陆战斗中各军兵种破障力量在敌预先设置和临机设置的各种障碍物中开辟通路的行动,也是确保登陆兵突击上陆和向纵深发展进攻的前提和关键。进入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破障装备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战场,各种新式障碍相继出现,对登陆部队的破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破障装备体系化、破障手段精确化以及破障过程无人化成为未来破障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世界主流的破障装备和手段,并论述了其局限性,如破障效率低、人员和弹药消耗量大以及容易形成二次障碍等,然后从破障装备体系化、破障手段精确化和破障过程无人能化三个方面对未来破障装备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网络为中心的指挥控制组织探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算组织理论以及探索性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对以网络为中心的指挥控制(Command Control, C2)组织的探索性分析方法的进行效能优化的探索性建模和优化方法.通过对信息化战场指挥控制组织及其组织要素的建模,建立动态适应使命与环境变化的指挥控制组织模型;通过对指挥控制组织及其组织要素多类角色和多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信息流、控制流的结构建模分析,建立并优化指挥控制组织及其组织要素之间的关于多种使命环境、组织属性的重叠网络模型.通过探索性分析方法,研究信息化战场网络指挥控制组织的动态重构的离散时态演化机制,并对指挥控制组织网络构成的有效性进行测度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新型炮兵测地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战术性能和特点,对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与传统测地装备、常规测地作业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系统目前的不足和发展建议,对于指导部队平时训练、有效地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指导测地装备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作战,侦察感知能力是炮兵获取决策优势与行动优势的基础。依据炮兵侦察感知系统的功能与构成,分析炮兵侦察感知信息流程,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侦察感知系统的各要素及影响关系,进而建立炮兵侦察感知系统作战能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设定作战背景,仿真分析了传感器性能、网络性能等对炮兵侦察感知系统能力生成影响问题,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论,为炮兵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素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核心思想入手,分析了该思想在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新模式,并提出了该需求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结论对于开展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